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由 美騎 發表于 運動2021-08-07
簡介感測器位於車的兩端,當檢測到路面顛簸時,系統會分別開啟前叉或後避震

飛坡買什麼rc好

出處 : pinkbike 作者 : Gustav Gullholm

這是一個夢想成真的時刻。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頂級效能的避震,1x傳動系統,升降座管和無處不在的碳纖維。我們不必討論現代山地車效能有多可靠,或者配置的選擇有多麼琳琅滿目。選擇一輛超超高性價比的山地車並不難,而且只要錢到位,XC世界盃同款賽車也是手到擒來的事。

我們當然無法忘記在那些老款單車上度過的美好時光,並且只要我們想,那些“情懷車”依舊可以發光發熱。同樣的話對於那些預算不高的單車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但無論怎麼選擇,我們都不可否認當今大多數山地車都已經足夠優秀了,特別是在那些高精尖技術和外觀設計上。

那麼,如果我們想玩點新花樣,該如何升級呢?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改造背景和靈感來源

這個專案從最開始就有兩大目標:嘗試裝配出最好最快的XC/XCM山地車,並且讓它成為有史以來看起來最乾淨的車。其實單獨拎出一個目標來實現就已經小有難度了,更何況兩者都是地獄級別。

其實,第一條已經相對直接了,畢竟這取決於車架和其他元件的選擇。而且我敢打賭在整個專案完成後不會有人能夠在配置表中找到升級的餘地。當然,有些地方取決於個人喜好,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定是一輛超快的山地車。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完成了很多讓人垂涎三尺的大工程,但這一次幾乎讓我以一種難以置信的最好的方式達到了完美。

第二個目標是一個更長更復雜的故事。我真的非常想打破山地車的外觀侷限性,甚至推翻山地車該有的樣子。這個目標的核心是在保留現代XC/XCM競賽車所有功能效能的同時,將線管完全實現內部整合走線。最後的事實是,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甚至不得不回到五年前剛開始進行山地車改裝的時期。

簡潔可以帶來更好的美感,雖然簡潔外觀設計已經成為公路車的常見景象,但在山地車上簡潔遠不只是“簡單”那麼簡單。所以在2016年,我開始著手模仿這個概念。我有一個定製的一體車把組合,專門用於內走線,但這就是我能達到的極限了。我一直沒能試圖找到一款合適的保護線管的限位器,所以我不得不放棄了當時的專案。

快進到2018年秋,我決定再試一次,訂購了一臺Scott Spark RC SL車架,這是我開始在新專案上不計成本的起點。我最初的想法是打造一臺全內走線的Shimano Di2變速系統,並且嘗試是否可以將手動電控的FOX iCD電子避震整合進Spark車架裡。你是否還線上管數量而發愁呢?我也一樣,但幸運的是這時候全新的技術降臨了。

SRAM釋出旗下AXS無線變速系統,而FOX也推出了基於感測器感知的全新自動電子避震系統LiveValve。不僅在效能上更有進步空間,而且它們的出現也使我的工程量更加輕鬆。現在我是一名狂熱的投機(Trickstuff,一家腳踏車剎車製造商,自處為雙關)粉,而且我得知他們正在研發用於內走線的原型剎把。從現在開始一切都到位了。

跟之前一樣,汽車世界一直都是我的靈感來源。我當然非常清楚,腳踏車是無法與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超級跑車相提並論的,那畢竟是工程、設計和效能匯聚的結晶。但我的意思其實是,我非常確定這臺腳踏車的價格“只有”一套令人望而生畏的柯尼塞格碳纖維輪轂的三分之一,還是不帶輪胎的。

儘管如此,我依然想讓這臺車能有跟超跑一樣的氣場。在那些超級昂貴的奢侈品配件加持下,我希望當它在跟其他高效能單車同臺競技時鶴立雞群,並且還能有一些不同於往常所見的風采。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定製方案

近年來,很多人都已經在不同程度地進行整合線纜設計。最著名的是Trickstuff,它與Stoll Bikes和Bike Ahead Composites共同製造了一臺全內走林道車,其次是裝配MCi系統的馬古拉。兩者都是非常有趣且完成度很高的概念車,但特別是對於XC用途來說,他們都留下了些許遺憾,那就是這兩臺車都沒能整合避震鎖宕機構。當要在山地車上實現完全內走線時,避震系統才是最大的挑戰之一。在公路車上,你只需要將前剎線管穿過前叉,然後在卡鉗座上方伸出就夠,但山地車就沒這麼方便了。

對於我的Hyper Spark計劃,我一直以來的想法都是讓概念百分百落地。剎車油管不僅要完全隱藏,還要在保持車把極簡的同時,使用競賽級別的避震系統,100%可用且隨時應戰。

轉向限位器

當你全內走線時,你肯定不希望線管因為過度轉動車把而被夾住或者損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需要一個限位墊塊,但這是Spark車架沒有的。因此,我不得不自己DIY一個。由於頭管是相當複雜的碳纖維結構,我決定不在不必要的情況下破壞它,而是在車架頂部增加一個。同樣重要的是,它必須要堅固耐用,以便早發生嚴重碰撞的情況下,只需要更換限位塊,就可以恢復正常功能。

我拿出鋼鋸和銼刀,用鋁製成底板,貼合在上管,使其穿過頭管,增加了一些stack但是保證了強度。下一步就是將其包裹在碳纖維中,並且使其與車架粘合。對應的頭管元件卡在舵管上,被制動銷限制,並且有一個裝飾蓋來保證其外觀簡潔。在量產車上,這種地方往往設計得圓潤,以保護膝蓋安全,但鑑於這是我自己的車,所以我決定冒一點風險,讓這個DIY件跟車架看起來更搭配。

我花費了大量時間來確保這個新的元件能夠完美契合上管。在我施工期間,我還修改並且覆蓋住了車架原本的走線口,因此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從粗糙的切口……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到最終形狀

車把

首先給車把鑽孔通常是個非常糟糕的主意。你可不想僅僅為了花哨的走線帶來生命危險。但要讓這個概念落地,這是必須進行的一步,同時也得始終保證安全。因此,我不僅對車把進行了鑽孔,還進行了額外的外部加固,這裡依靠著我的專業知識才得以達成。選擇這個位置鑽孔是為了讓剎車油管彎曲鬆弛,以便走線。並且這個位置還能保證剎把在碰撞後有活動的餘量,從而不會扯壞任何元件。

在大量的整備工作結束後,你幾乎看不出改動。另一個孔必須鑽在把立的舵管一側,好讓線管穿出。幸運的是,這裡應力較低。許多側壁甚至沒有額外加固的材料。

現在,你無法確定這款經過改造的量產車把能否達到它出場的效能設定,因為它不再是原本設計的碳纖維排布了。但我完全相信它能頂住我的體重和騎行風格。但是,這一切都不能說拿過來一個車把然後鑽個孔那麼簡單就行。

最後,車把的兩頭也必須進行改動,來讓SRAM AXS換擋撥杆和升降座管撥杆的PCB和電池隱藏在車把內。問題在於PCB的寬度太寬而無法放入內部,因此我把車把內部去掉了極少量的碳布。為了安全起見,我在外面去掉了油漆和透明塗層,又填補了另一種碳布補強。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做好準備對取得良好效果至關重要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並不是常規的換擋桿安裝位

前叉

從舵管頂端開始,之後將剎車油管從車把穿入。為了讓安裝更加容易,可以開一條縫,先將油管放入車把,再讓它們推到舵管上。既然開了縫,把立的鎖止力度就不能再像之前那麼大了,因此,我用一個膨脹鋁管代替了敲入式的吊芯。它不僅可以固定頂蓋,還可以幫助舵管額外受力。

再往下幾釐米,後剎油管就要離開頭管進入車架。而兩根連結FOX LiveValve系統的線也是一樣,一根連線前叉的力感測器,另一根連線阻尼的開閉機構。

我為此單獨開了兩個孔,當然,必須儘可能小,並且將舵管用大量碳纖維加固。

給前剎走線是比想象中更難的障礙。在離開舵管後,沒法按照常規方法從叉橋的導線座走線,因此必須從後部走線,但不管怎麼說這本來也是計劃的一部分,因為這樣才能讓前端看上去儘可能簡潔。紮帶是不可能使用的,所以新的導線座是用碳纖維鑄模成型的,然後黏在叉冠和叉桶上。

當前叉被壓縮時,軟管會彎曲成拱形,向側面並且微微向後彎曲。因此,儘管看起來緊貼內桶,但實際上你壓得越深,線管離得越遠。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前叉感測器放置的首次測試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將“吊芯”擰入並且幾乎與把立齊平

避震

FOX LiveValve系統非常容易安裝,並且完全可以做到即插即用。但對於這種特殊的感測器,有一個缺點,就是位於前段檢測路面顛簸並且控制前叉開閉的感測器位於叉橋後方。雖然這個位置效果絕佳但看起來並不美觀,而且破壞了整體簡潔的概念。所以我將線管演唱,並且把感測器固定在前剎夾器上,以方便其能夠跟前剎油管共同走線。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感測器透過夾器上端螺絲固定

塗裝和漆面

這個珍珠白顏色被稱為“羚羊白“,它不是超跑常用的配色,實際上我是從大眾汽車的噴漆色卡上找到的這個顏色。跟其他具有更黃色調的珍珠白相比,更有珍珠微妙且清涼的閃亮感。為了搭配前叉Kashima塗層,我使用了金屬金的徽標。

現在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我要在全車配件塗裝上只用如此單一的顏色,這只是因為個人非常喜歡統一的外觀。單車遍地都是,看起來都像零件的東拼西湊。這樣也可以很好看並且也能提供一些創意空間,但將車架外的部分也進行塗裝,讓所有部件更像是類似汽車車身一樣的整體部件。這樣提供了一個乾淨整潔的外觀,並且還營造了整體感。因此,為了讓這個概念更進一步,我將座杆組也完全塗成了同樣的顏色。

雖然我真的很喜歡瑪吉斯外胎,但我很討厭它黃色的Logo。所以當我的一個朋友拆箱了它新車上的白色OEM瑪吉斯Logo外胎時,我毫不猶豫就跟他做了PY交易。最終的效果是我將橘色的EXO和TR標誌磨去——細節決定成敗。

黑色可能是配件的最優解,但我決定在傳動和制動部件中加入銀色,銀色跟黑色相比可以給人一種“輕快“和新鮮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我對傳動部件配色的最愛,因為跟彩色零件相比不會有那麼明顯的磨損痕跡。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配件選擇

車架

OK,不用我多說了,就是這臺我千錘百煉的Scott Spark RC,這臺是SL版本,這也就意味著它有更加最佳化的碳纖維排布(Scott的官方技術名稱為HMX SL),並且這也是市面上最輕的車架之一。在生產五年後,他依然保留了100mm的後行程,但量產整車前叉是110mm,而我更進一步直接上到120mm行程前叉。我這次也選擇了L碼,所以長出40mm的立管說明你們再也看不到我之前車上那些1米多長的座管了。

為了保護鏈條,我選擇了Scott Ransom專用的螺紋橡膠保護墊,它比原廠Spark版本的保護墊要安靜一些。只需要用剪刀剪短一點,就可以粘在上面了。對於所有的Spark使用者,或者愛車的後下叉形狀類似的車手們,這都算是個很小但是很棒的升級建議。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避震

此前已經提到,Fox LiveValve是讓車把乾淨整潔的關鍵元件。但我選擇它也是因為它卓越的效能。這款車的版本基於Nude後膽和34 Step Cast 120mm前叉。

LiveValve是一種自動電控避震系統。您可以像常規山地車那樣進行下壓、回彈等調節,並且當您開啟系統時,它會將您的懸架自動鎖死。感測器位於車的兩端,當檢測到路面顛簸時,系統會分別開啟前叉或後避震。更令人驚歎的是,整個過程只需要3毫秒就可以完成,比眨眼還要快100倍。

在包含了電池的主控上,你可以從五種不同的設定中進行選擇。這些決定了系統的靈敏度,因此你可以選擇最快的設定以獲得最高的踩踏效率,也可以一點點調整到更舒緩的設定,讓避震保持開啟狀態的時間更長。它還可以檢測懸空,如果您飛坡,它能保證在著陸時避震處於開啟狀態。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目前為止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長行程林道車上看到這套系統,但個人認為XC/XCM和高速短行程林道車反而更適合這套系統。因為它的意義在於踩踏效率,這也是LiveValve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同樣,競賽車也是它的歸宿,因為當你的心率長期處在紅線時,你也沒精力去顧及避震的手動開閉。

當然你主要為了下坡的話,可以優先選擇GRIP2插肩鎖死的版本,但我真的覺得我們才剛剛看到這項技術的開始。LiveValve系統為許多可能性打開了大門。由於可以感知車輛的角度,所以甚至可以為其程式設計為在上坡時處於高效模式,在下坡時相反。想象一下,如果它還集成了GPS,那麼你也可以讓速度作為變數,甚至可以為每條不同賽道編寫專屬設定。這點有點像駕駛柯尼塞格前往某些賽道時,可以為賽車下載專屬賽道的調教設定。

避開新技術並且告訴其他人“你為什麼不需要xx技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即使在第一個版本中,LiveValve依然適合許多車手和它們的風格(如果更多的人買得起的話,確實是很普世),即使它不是100%適合你,但給它幾年時間,它也會變得適合你。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Fox LiveValve系統的主控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額外的開放模式壓縮調整

車把組

最前方是Syncros Fraser iC SL一體把。這是90mm把立的“尼諾限量版“,具有-25°的把立角度,我用它來抵消轉向限位系統帶來的額外Stack。把橫寬度是730mm,吊芯頂部是一個整潔的Garmin碼錶小支架。把套是Syncros最新的泡沫把套,它不是最輕的,但有點像傳統泡沫把套和現代矽膠把套的結合體。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剎車

Trickstuff Piccola Carbon擔任了剎車的重要角色。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市面上最輕的剎車之一,而且它還是該品類中剎車力最大的。正如其名所示,最新版匹配了碳纖維剎把,並且還升級了全新的卡鉗設計。

最開始這對剎車就有望被用在全內走線上。與大多數剎把相反,它的剎把管口很貼近車把。因此他們在自己的Stoll概念腳踏車上開發了一種特殊的班卓琴式的轉接器,它可以改變油管的角度。第一版是3D打印製造,而當前版本是CNC製成。因此,如果某些標準已經做好了有關內走線的設計,這款剎車就可以直接配套使用。你也可以使用傳統的走線方式,也可以使用傳統的轉接器。

我使用的是160mm的Trickstuff D?chle UL剎車碟片,前輪使用180mm。他們透過Bike Ahead Composites製造的中鎖轉接環安裝,這個轉接環不僅是最輕的也是最好看的。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剎車把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後LiveValve感測器安裝在碟片轉換座上

變速撥杆

通常,SRAM AXS套件都有原裝的換擋開關。它們效能很好,但看起來很笨重,掛在車把下方,而且我個人很不喜歡那個換擋開關的人機工程學,非常希望能等來換代產品。但幸運的是,Zirbel有提供一個非常整潔的替代方案。

Zirbel是一家瑞士公司,主要生產電子變速換擋開關。他們的Twister型號可以看作換擋扳機和握把的結合。將換擋開關整合到車把上的鎖環中。你可以在任意方向上點選一下,而不是扳動一下彈簧,它透過磁感應工作,給人一種奇特的觸覺感受。因此你只需要用指肚按一下或者用拇指背部勾一下就可以完成換擋。

它們將可以與SRAM BlipBox共同工作,實現全部即插即用的與AXS系統無縫結合。我的問題是為了將BlipBox隱藏在車架之下,已經沒有多少空間可供走線了。

所以目前的解決方案就變成了把AXS開關拆下來,再將Zirbel Twister的電線連線到電路板上。此前也提到了,安裝起來並非易事,但現在電線都在把套之下,PCB和電池隱藏在車把內。

會覺得那些換擋環對你的小胖手或者防寒手套來說太小了嗎?不用擔心,他們可以3D打印出你想要的任何尺寸的塑膠環,甚至說如果你有個人3D列印裝置,他們也鼓勵你自己DIY。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傳動系統

跟Zirbel換擋桿搭配的當然是SRAM Eagle AXS後撥,這個後撥使用了CeramicSpeed OSPW系統進行了升級。不僅是導輪剛性提升,而且因為導輪增大,也意味著鏈條摩擦減小,因為鏈節不再需要大角度旋轉。可以肯定的是這肯定能獲得一些收益,但跟Kashima塗層和碳纖維導鏈器相比還是顯得不那麼明顯。

為了減小摩擦,自然要配CeramicSpeed UFO鏈條。CS並不生產鏈條,他們只是潤滑的搬運工(開個玩笑)。它們首先將鏈條完全清洗乾淨,然後塗上白色低摩擦力粉末。當然,能節省的瓦數根據你比較的鏈條或者潤滑油會有些許出入,但大概就是幾瓦的水平。這種塗層適用於乾燥條件,壽命大概600公里,所以本質上講這也就是比賽用鏈條了。在壽命結束之後,你可以使用UFO潤滑油或者任何其他潤滑油一起使用。對我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大多數凡人來說,這都算是徒增花銷。但你必須知道,我們這次玩的可是“家境平平“的東西。

飛輪是Garbaruk的12速10-50T飛輪,跟同樣來自Garbaruk的40T牙盤匹配。曲柄是我最愛的老款Tune Blackfoot,它看上去依舊美麗,並且在被我蹂躪的第五年裡依然堅挺,重量卻只有334g。承載它的是CeramicSpeed陶瓷中軸,鎖踏是Xpedo M-Force 8-Ti。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邊際收益總比沒有好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40T的牙盤也可能會帶來4倍的收益

座管/坐墊組合

可以說很奢侈了,這臺車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座管/坐墊組合可供選擇。

首先是升降座管組合——Rockshox Reverb AXS 170mm座管和Syncros Belcarra R SL坐墊。目前為止大家都已經熟悉Reverb座管,但Syncros坐墊是比較陌生的存在。傳統上講,所有坐墊都由兩根弓形軌連線到坐墊底殼上組成。全新Belcarra的弓軌和底殼是一體成型的碳纖維。這是透過特殊的模具和一種稱為樹脂轉移成型的技術實現的。先將幹碳鋪設在模具中,然後在高壓下注入樹脂,然後將整塊進行固化。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第二個是白色的一體碳組合,這是Schmolke Carbon和Berk Composites的一次獨特合作。後者是一家斯洛維尼亞品牌,在許多輕量化產品中,它家的碳纖維坐墊算是一絕。德國的Schmolke基於自家的TLO座管系列提供了座管元件,然後Berk將兩件合二為一,成為一個完整的一體元件。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依然是有碳軌的,所以有底殼堅韌有彈性,能夠提高舒適度。整套組合重183g。

最後是這個黑色/無漆的一體碳組合,也是來自Berk Composites。這件傑作竟然只有133g重量,看起來就給人一種超輕的感覺。它能如此之輕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沒有弓形軌,所以雖然它依然有一些“側翼韌性”,但它還是更加硬朗,不太舒適。

那麼為什麼還要用這麼一個“臀部不友好”的組合呢?毫無疑問,升降座管是偉大的發明。但在許多情況下,它就像是船錨一樣拖累著。在整車的最高點減掉大量重量能夠讓你在站立踩踏時感覺更加輕盈更好。所以如果你在一些平緩的地形騎乘或者競賽時,你就可以用更硬朗的座管組合。當然還有——這樣的組合看起來超級簡潔。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輪組

現在有很多很帥又很棒的輪組,但這組Syncros Silverton SL輪組是最出色的工程、設計和效能的結合。它是一體成型的碳纖維輪組,這意味著輪圈,輻條和花鼓法蘭是完全的一體結構。因此這對輪組並沒有單獨的輻條,而是碳絲從輪組的一端拉伸到另一端。花鼓法蘭由碳布拉伸延展而成,中間是花鼓外殼,整個結構提供輪組的張力。這個輪組的官方重量是1290克(我這對是1307克),內寬26mm,花鼓軸承來自熟悉的CeramicSpeed。

這種輪組的好處當然是輕量化,而且還能提供超強的滾動響應。加速難以置信的直接,同時又有非常服帖的操控。簡直是完美的XC輪組。但如果你摔壞了一根輻條怎麼辦呢?只要你的輪組沒有完全被幹爛,實際上就能夠修復破損的輻條。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這些輪組簡直是設計的巔峰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CushCore XC能夠帶來一定的防護和更好的操控

輪胎和內部填充件

外胎我是用的是瑪吉斯Rekon Race 2。35”寬,帶有EXO保護層。這是一款出色的全地形胎,適用於大多數情況,同時還有很低的滾阻。

胎內填充我使用的是CushCore XC版。150g一條並不算輕,但它帶來的出色路感讓它的重量來得很值。不只是能保護輪圈和外胎,還可以透過充盈胎壁幫助外胎穩定。較薄的厚度讓輪胎可以正常地膨脹使用。在一些賽道里,用無內部填充的老牌設定會表現不錯,但有內部填充會讓騎行更加穩定可靠。

Scott Hyper Spark – 重量僅 9.78kg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總結

這不是一臺看起來帥氣但對機械師來說是噩夢一般的戰車嗎?當然這臺車讓很多事情變得複雜,並不適合每個人。如果在我們都能買得起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偏愛那些新潮的,擁有科技,舒適,設計和效能的車。更不要說有多少人想要擁有一輛超級跑車,即使需要隨時叫機械師打飛的來做車輛的維護。

幸運的是,我自己就是這臺“超級跑車”的機械師,所以並不需要擔心這點。在未來幾年裡,我們會看到類似的情況出現嗎?我百分之百確定。但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從公路車的變化中瞭解到一些東西,到那時,內走線的解決方案將會變得越來越容易。我也百分百肯定,這種風格不會成為業內通用的標準。長行程前叉會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價格會更貴,許多車手還是希望自己的單車儘可能簡單和親民。因此,我想的是簡單地去享受兩種單車的風格,並且期待未來幾年可以普及到所有型別的車上。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這就是這臺終極夢想戰車的配置清單了

無論哪種方式,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我當然對專案的完成而感到高興,結果比我想象的還要好。雖然還有改進的餘地,但我努力證明了這個概念的可行性,並且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外觀和可能。

但最重要的是,我期待著趕快騎上它,希望在我第一次給它留下傷疤後能快點走出心理陰影。下一步呢?我將會把同樣的概念帶到硬尾硬叉車上,這樣能讓車變得更加簡潔。我將會在我的Instagram上時刻更新進展。

極致全內走線山地車 輕量狂人的Hyper Spark計劃

最後是必要的警示和免責宣告:

請各位謹記,任何的定製改動,包括漆面剝離,重新塗裝,打磨或以任何方式改動車架,零件或安全元件都有可能帶來潛在的風險,並且可能導致事故和傷害。同時這樣的行為將會讓任何保修失效,並且與SCOTT運動和其他廠商嚴格強調的條例相悖,廠商將不負任何責任。所以不建議在任何車架上隨意安裝任意行程的前叉,如果您無法確定車架的前叉行程限制,請直接諮詢經銷商或品牌客服。如果您正在對您的單車進行改裝,無論如何請時刻謹記安全第一,並謹記上述宣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