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由 青瞳視角 發表于 運動2021-06-18
簡介長征八號應運而生,它能將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

運載火箭1980年幾月幾日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 供圖/新華社 22日午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填空白

運載能力提升至4。5噸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髮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目前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在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長征八號應運而生,它能將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部設計師錢航介紹,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一般都選取太陽同步軌道,以拍攝出最好的地面目標影象。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表示,長征八號的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目前我國具備中低軌道發射能力的主力運載火箭,能夠將3噸的有效載荷送到太陽同步軌道。長征八號將此項能力提升到了4。5噸,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能力的提升,對衛星等有效載荷來說也將是一個平臺的升級換代。

“在太陽同步軌道上,具備5噸級運載能力的長征八號,將和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長征七號、長征十一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形成更加最佳化、合理的能力佈局,這將大力提升中國航天進出空間的能力。”肖耘說。

可重複

運載效率價效比高

要想實現火箭的重複使用,發動機推力調節是重要的技術。此次發射中,長征八號應用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這在我國運載火箭中是首次工程應用,為後續重複使用技術提前進行了相關先期技術驗證,為我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製打下堅實基礎。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圍繞新一代運載火箭開展了規劃,逐步形成了小、中、大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型譜發展規劃。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研製團隊為了搭起中國航天更廣闊的舞臺,將進一步挖潛運載火箭能力、構建完善的運載火箭型譜作為團隊追求的新目標。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宋徵宇說:“中國航天60多年的成就,就是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一步步走過來的,長征八號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代表。”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段保成介紹,長征八號在立項之初就確立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研製,透過包括專案制、高繼承性的嘗試,實現火箭成本的有效控制。“長征八號本身運載能力達到5噸級,而起飛規模為356噸,運載效率在國內火箭中是名列前茅的,必然帶來很高的價效比。”段保成說。

高智商

火箭姿態控制自主適應能力提升

未來的火箭將是什麼樣?可重複使用?高度智慧化?專家表示,長征八號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把你想象中火箭的樣子,一一變為現實。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研製團隊透過深入研究分析各種減載穩定控制方法,並採用自抗擾技術進行實時補償控制,提高主動減載的效果,解決了大整流罩帶來的難題,提升了火箭姿態控制的自主適應能力和智慧化水平。

此外,長征八號還將採用“兩平一垂”的模式,即水平組裝、水平狀態整體運輸、星罩組合體垂直轉場對接,探索我國運載火箭快速發射的實現路徑。

預計在2022年前後,融合型長征八號火箭將實現“兩平一垂”,可簡化發射場建設規模,發射區不再需要龐大複雜的塔架,減少建設成本。

未來,透過調整助推器數量,長征八號還將形成不同運載能力,實現系列化發展,並不斷迭代最佳化,成為我國中低軌衛星發射市場主力火箭,為我國後續衛星組網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文/新華社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