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孩子:“媽媽,這些消防員叔叔為什麼回不了家”?家長該如何作答

由 IF枕邊育兒 發表于 運動2022-10-26
簡介同時跟孩子說:死亡,意味著消防員叔叔們不能夠繼續和我們“互動”了,但是他們的死會被很多人記住,刻骨銘心,他們雖然不能再給我製造新的印象了,但是他們英勇的犧牲會被我們永遠的記住

現在消防員可以回家嗎

孩子:“媽媽,這些消防員叔叔為什麼回不了家”?家長該如何作答

上午去找閨蜜聊天,她很惆悵的樣子。跟我說,最近大涼山消防員事件的訊息鋪天蓋地,就連剛剛三歲的萌萌都看到了這條報道。歪著腦袋問我說

“媽媽,這些消防員叔叔為什麼回不了家呀”。

對於死亡這件事情,雖然我並不想讓孩子過早的接觸到,但是俗話說

“擇日不如撞日”

。我跟閨蜜說,既然孩子問出了這樣的問題,那就認認真真地回答一次。你可以先想一想,過後再跟她解釋。當孩子:“媽媽,這些消防員叔叔為什麼回不了家”?家長該如何作答,換做是你,你會怎樣回答呢?

孩子:“媽媽,這些消防員叔叔為什麼回不了家”?家長該如何作答

閨蜜的事情也讓我的大腦一瞬間空白,我不知道一個年僅三歲的小孩會突然問媽媽這樣的一個問題。死亡在很多人看來是比較忌諱的話題,閉口不談,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死亡教育比起性教育更加的稀缺。

據統計,每年約有5000萬人死亡,換算下來,每1秒鐘就會有1.8個人死亡。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這一點美國走的很遠,早在1959年代開始,美國就在幼兒園到大學開展了死亡教育的相關課題,讓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殯葬行業人員進行講解。

孩子:“媽媽,這些消防員叔叔為什麼回不了家”?家長該如何作答

我聽過不少的父母在跟孩子談論死亡的時候用了睡覺一事來代替。一位朋友曾帶著自己孩子去參加葬禮,孩子問起時朋友便說是睡著了,還沒醒。多年之後,孩子突然想起來這件事,問了一句那個叔叔現在醒了嗎,孩子得知叔叔再也醒不來了便號啕大哭。

既然有了這樣的先例存在,

我建議閨蜜用實事求是的方式,跟萌萌解釋這件事。

1、客觀講述 而非美化抽象

一開始也想過是否應該讓孩子對於死亡抱有美好的遐想,但是這畢竟是個嚴肅的話題,只有在此刻讓孩子

樹立起一個正確的面對死亡的態度,那麼以後再碰到時,會變得更加的冷靜。

所以,家長端正態度,而不應刻意美化或抽象的跟孩子講解,

這樣反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孩子:“媽媽,這些消防員叔叔為什麼回不了家”?家長該如何作答

2、沉重話題 適時引入正能量

死亡的話題都有一層灰濛濛的陰沉氣氛,這是不可避免的。

面對大涼山消防員的事件,他們的英雄事蹟值得我們去讚揚的。在跟孩子解釋的時候,更多的還是在跟她解釋消防員的精神。他們得到了上面的命令,原本有著各自生活計劃的他們又聚到了一起,想著這次撲完火,就可以好好回家休息了。

網上還分享了這些消防員臨死前的朋友圈,也可以找給孩子看看。

有的消防員剛結婚不久,還沒來得及享受新婚的甜蜜。

告訴孩子,這些消防員叔叔完成了自己的職業使命,山上起了火,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撲火,雖然最後出現了意外,他們已經沒辦法跟我們一樣繼續活在這世界上,無法像我們這樣繼續呼吸,活著。

同時跟孩子說:死亡,意味著消防員叔叔們不能夠繼續和我們“互動”了,但是他們的死會被很多人記住,刻骨銘心,他們雖然不能再給我製造新的印象了,但是他們英勇的犧牲會被我們永遠的記住。

上面的方法都是用交流的方式讓孩子理解死亡,其實現在還有不少活動可以讓孩子更加真實的去經歷體驗。

孩子:“媽媽,這些消防員叔叔為什麼回不了家”?家長該如何作答

之前去上海出差看到這樣的一家“死亡體驗館”,當時覺得很有意思,還順便和朋友進去玩了一會兒。

在這個體驗館進行遊戲的時候,玩家有可能會“死亡”。在被淘汰出局時,玩家會經過一道門,躺進焚化爐,接著再回到“子宮”。這樣的一個由死到生的輪迴,可以讓玩家體驗重生的感覺。爸爸媽媽們可以查詢一下當地是否有類似的“死亡體驗館”,有空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一同前往體驗一把,順便做下教育科普。

3、透過死亡教育找尋生命的意義

畢淑敏的一句話:“人生本沒有什麼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於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

枕邊育兒寄語:

死亡教育本身的意義也不過如此,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這點毋庸置疑也無法更改,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豐富自己的人生。我們也想透過死亡教育來讓孩子明白生命的可貴,活在世界上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要活得更加積極一些,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高階育嬰師,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