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由 無巍不至 發表于 運動2022-10-06
簡介龐統的死讓劉備倍感痛惜,將其厚葬於白馬關

康熙字典濘字幾畫

川西平原從成都、德陽、廣漢、綿陽、劍閣、廣元沿川陝路一帶是三國蜀漢文化遺址最為豐富的地區,《三國演義》幾乎是所有國人都耳熟目詳的名著,不僅中國,三國文化還遠播輻射日本及東南亞,無論是群雄逐鹿的文韜武略,還是人物的形象氣質,可謂是影響最為廣泛和深遠的文化分支源頭。以《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視覺,這其中最為璀璨光耀奪目的人物當是臥龍諸葛亮,他從隆中茅廬踏足江湖追隨劉備,便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而我們今天要去憑弔的則是另一位先賢,與諸葛亮齊名但是英年早逝的鳳雛龐統。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羅江,隸屬四川省德陽市,因源於龍門山脈的濘灅二水相蹙匯聚於城北雲蓋山下,抱城而南,形如羅紋,因而取名羅紋江,羅江也因此而得名。羅江置縣已有1700年,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使羅江縣文物旅遊具有獨特的優勢。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距羅江城區約四公里,有一座古關隘雄踞川西平原北緣鹿頭山,這就是劍南五關——葭萌關、劍門關、涪城關、江油關、白馬關中的最後一關白馬關。關樓正中白馬關三字據說是大文豪蘇東坡手書。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蜀漢末期,諸葛亮長子諸葛瞻、張飛之孫張遵率軍在鹿頭山綿竹關(即白馬關)布兵防守,後被魏國徵西大將軍鄧艾攻破城池雙雙殉節!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公元263年,魏國徵西將軍鄧艾親率一隊精兵偷渡陰平關,隨後破江油關,直逼綿竹關。鄧艾派人誘降諸葛瞻,諸葛瞻勃然大怒,一氣之下斬了鄧艾的使者,登上鹿頭山指揮蜀軍與鄧艾率領的曹魏軍隊進行決戰。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雖然諸葛瞻佔據有利地形,但由於倉促應戰,加之蜀軍很多士兵從參加過戰鬥,沒有實戰經驗,因此,在魏軍的凌厲攻勢下,蜀軍漸漸不敵,綿竹關(白馬關)上血流成河,屍橫遍野。諸葛瞻及其長子諸葛尚、張遵先後戰死,被魏軍砍下頭顱,蜀軍將士大部殉難,白馬關失守。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歷史上,白馬關曾三易其名。東漢三國魏晉時稱為綿竹關;唐代改名為鹿頭關;公元907年,王建建立大蜀政權,稱漢高祖曾騎白馬經此入蜀為漢中王、龐統和劉備曾經在山下互換坐騎,而將此關正式定名為白馬關。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登上關樓,正面相對的是清道光年間所立牌坊——掛鏡臺。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進入關內,便可見到龐統祠墓的石碑和並立的禁止踩踏碑,路是方便人行走的,為什麼連路都要禁止踩踏呢?原因後面我們再表。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齊名同拜為軍師中郎將。建安十九年(214年)初夏,龐統隨劉備進攻雒城,在落鳳坡中流矢陣亡,時年不足三十六歲。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龐統祠和龐統墓,坐落在白馬雄關之巔,掩映在森森翠柏之中。它是四川最早、儲存最為完整的一處三國蜀漢遺蹟,院中兩株身披青苔的千年古柏,一株樹冠如龍,一株樹冠似鳳,它們分別象徵臥龍孔明和鳳雛士元。傳說是張飛所植,有“張飛柏”之稱,就其形又有“龍鳳二師柏”之雅稱。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龐統祠隨歷史的變遷而飽經滄桑。明崇禎末年(公元1643年),張獻忠部將孫可望在白馬關之戰中燒燬龐統祠;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四川巡撫能泰重建了龐統祠,雍正、乾隆、嘉慶年間相繼進行了修繕或改建,落成了現在的規模。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殘碑尤在,旁立新碑,觸景傷情!公元759年,杜甫來此憑弔龐統,曾寫下《鹿頭山》一詩:“有文令人傷,何處埋爾骨……”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取自《小雅。鹿鳴》中“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意喻為龐統的品德高尚又顯耀!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這裡建築全部以石材為主,古樸典雅,莊重肅穆。鳳雛碑廊內有明清詩碑、修廟碑、政府文告碑刻30餘塊;石柱對聯40餘副,這些古詩詞碑,均屬珍品之作。它們曾在“文革”中慘遭劫難,現存古碑是在“文革”之後徵收回來的,是研究三國蜀漢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靜靜穿行於碑廊,這些見證過鹿頭山歷史風雲變幻的豐富辭賦詩文,可以從中瞭解到古人對鳳雛龐統的尊崇,以及對刀光劍影、血染雄關悲壯的蜀國將士無限敬仰!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國破難將一戰收,致使疆場壯千秋,相門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賢忠武侯。”前人題詠詩碑很多,這些題詠,都將諸葛子孫聯絡在一起,歌頌他們的“三世忠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碑廊中還有許多歷史名人所留詩賦,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果親王允禮在二師殿瞻仰先賢並感慨到“盡瘁兩朝堪報主,未成三計競與屍。”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龐統墓前有幾位可親可敬的老人,用四川竹琴這種民間傳唱的方式頌揚著龐統的生平!頌者歌:睿傑早夭,鳳雛象一顆划向天際的流星,把那燦爛的光芒,永遠留在了浩瀚的歷史天空……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龐統的死讓劉備倍感痛惜,將其厚葬於白馬關。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以後,追封龐統為關內候,蜀國後期,後主劉禪又追諡龐統為靖侯,並在墓前建祠祭祀。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四川巡撫能泰重立墓碑。龐統墓整體宛如一頂巨大的將軍頭盔,墓頂為石雕鏤空寶頂,下壓八角鳳尾,墓體為石箍圓柱實體,周長33米。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墓前左側是根據“龐統盡忠”的故事建有“的盧”馬亭,因“的盧的盧,騎必妨主”!龐統在出徵前因為馬失前蹄,被掀下馬來,劉備見狀,便把自己的馬借給他,但正是因為這匹馬,龐統被誤認為是劉備,於是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陸游跪揖墓前,信筆寫下“士元死千載,悽惻過遺祠”的詩篇。明代天啟壬戌(公元1622年)秋,馮勞謙拜謁此地也曾留有“臥龍機妙真難儷,雛鳳神奇無比偶”之佳句。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蜀人不負國,這裡不僅是龐統戰死沙場的地方,亦是諸葛瞻父子斬使拒降為國捐軀的地方,故享有“忠臣孝子綱常地”的美稱!千百年來,引來無數中外三國迷到此懷古尋蹤、祭祀先賢、吟詩作賦、憂國懷鄉……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龐統祠裡的這條道路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牛古驛道,它開鑿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與長城以及靈渠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堪稱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五丁開山的傳說也就由此而來。前面所提禁止踩踏碑就是專門為它而立。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古驛道寬約2-3米,長約2公里左右,為儲存最完好的金牛古蜀道,起點自白馬關,終點至落鳳坡。旅遊木棧道中間的石板路才是古驛道,上面用鐵鏈罩護。公元前334年,秦惠王繼續對外擴張,卻礙於蜀道的艱險,不敢妄動。但貪婪的蜀王卻受秦王金牛之誘,派五丁大力士開山鑿建出這條道路。此後秦軍趁機藉此道入蜀,滅了古蜀國。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龐統祠裡的墓只是一座衣冠冢,在龐統殞命的落鳳坡旁,才是當年劉備為龐統而建的真墓,不過歷經千年劫難,現已蕩然無存,只有簡單的維護。

你知道嗎?諸葛亮的兒孫在此殉國,與其齊名的鳳雛亦葬身此處

書中所載龐統率軍迤邐前進,抬頭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又值夏末秋初,枝葉茂盛。龐統心下甚疑,勒住馬問:“此處是何地?”數內有新降軍士,指道:“此處地名落鳳坡。”龐統驚曰:“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令後軍疾退。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顧復初曾撰聯:“造物忌多才,龍鳳豈容歸一主;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竟三分”。對龐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據說《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也對此唏噓不已,發出“明知落鳳存先帝;甘讓臥龍作老臣。”的感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