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本來是去請罪,結果卻當場和四哥朱棣鬧翻:記永樂時代的青州齊藩

由 樓哥看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3-01-11
簡介應該說此時朱棣尚未有將齊王廢為庶人的打算,但是朱榑在軟禁期間仍然口出怨言,終於激怒了四哥,於當年八月將其廢為庶人

邯鄲學步的邯鄲在哪裡

前言:

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本該是普天同慶的日子。但是南京皇宮內的朱棣卻收到了一封訃報:他的侄兒前長山王朱賢焌去世,享年29歲。

禮部官員們都在等皇帝陛下的指示,因為朱賢焌已經和他的父親齊王朱榑一起被廢為了庶人,這喪事應該按照什麼樣的規格來操辦呢?朱棣嘆了口氣,表示朱賢焌畢竟也是太祖皇帝之孫,讓禮部葬以郡王之禮。

乙未,禮部言長山王賢焌薨。上惻然曰: “皇考之孫也。其父有罪,不得相及,其遣官賜祭。”命有司治喪葬。賢焌,庶人榑第二子也。—《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三十六》

本來是去請罪,結果卻當場和四哥朱棣鬧翻:記永樂時代的青州齊藩

朱棣劇照

朱棣靖難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各地藩王著實花了很大的心思來拉攏。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被建文帝削過一次爵的齊王朱榑,怎麼會在永樂朝被再次廢為庶人呢?

第一次被廢經歷

朱榑,生於蒙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太祖朱元璋第七子,生母達定妃。傳說這位達氏是陳友諒的妃子,還為朱元璋生下了陳友諒的遺腹子潭王朱梓。拜託,朱梓是老朱第八子,江南文人要造謠,怎麼也得把齊王編排成陳友諒的兒子吧?什麼?潭王是自殺的,有編故事的價值。齊王是被朱棣廢掉的,沒有編故事的價值?原來如此。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榑被冊為齊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之國山東青州。齊王護衛被稱為青州三護衛,朱榑本人曾經在鳳陽接受長期的軍事訓練,心中也一直有一顆馳騁塞外的心。

本來是去請罪,結果卻當場和四哥朱棣鬧翻:記永樂時代的青州齊藩

青州古城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正月初三日,朱元璋命皇第三子晉王朱棡和皇第四子燕王朱棣各率大軍出塞,討伐丞相咬住、太尉乃兒不花、知院阿魯帖木兒等北元舊臣。這是幾位戍邊親王第一次掛帥出征,老朱自然希望參與的親王們越多越好。

正月二十一日,齊王朱榑奉旨由青州北上,率領山東都司、青州護衛以及徐州衛和邳州衛精銳馬步軍士支援四哥燕王。此戰燕王所部大獲全勝,乃兒不花等人悉數投降,朱榑自然也是功不可沒。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三月,齊王再次率護衛騎兵於開平近地圍獵,朱元璋還特地告誡兒子不要和手下將領爭搶功勞。

丙辰,命齊王槫率護衛騎兵於開平近地圍獵,諭之曰: “山東都司各衛騎士,皆從總兵官、潁國公傅友德調發,爾毋相參。遇有戰鬥,可自為隊。或在總兵之左,或在其右,有膽略則當先,無膽略則繼後。若奏凱之時,寧使諸將言功,勿自矜伐。八月終秋高水冷,人馬入關,爾亦回京。”—《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八》

此後朱榑又多次出塞,戰功不俗且和燕王朱棣關係緊密,然而史書中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齊王的弱點

“性兇暴,多行不法”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隨即針對戍邊親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削藩運動。

本來是去請罪,結果卻當場和四哥朱棣鬧翻:記永樂時代的青州齊藩

朱元璋與朱允炆劇照

誰都知道燕王朱棣才是建文君臣的終極目標,然而和史書中的貶低不同,朱允炆及其智囊團的削藩舉措始終狠毒老辣而又步步為營。北平城是燕王的大本營?那就把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官員都換了。燕山三護衛是燕王的本錢?那就把他們打散稀釋到別地的衛所去。燕王想和其他親王勾連?那就把和他關係最親近的齊王和代王全都廢了。

於是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齊王朱榑奉詔進京,隨即被廢為庶人。

朱棣靖難,齊王復爵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歷經千辛萬苦的燕王朱棣終於推翻了大侄子朱允炆的統治,圓了自己的皇帝夢。背鍋多年的朱榑也在四哥登基當天重新復爵。到了七月份,朱棣一面下旨重修齊王府,一面為弟弟找了一位繼妃。

辛卯,冊寧河武順王鄧愈之女為齊王榑妃。—《明太宗實錄卷十下》

本來是去請罪,結果卻當場和四哥朱棣鬧翻:記永樂時代的青州齊藩

鄧愈畫像

齊王正妃吳氏,開國功臣江陰侯吳良的女兒。《太祖實錄》和《太宗實錄》均未曾記載吳妃何時去世,而在明代著名學者焦竑所著《國朝獻徵錄》中,有這樣一條記錄:

“妃吳氏先卒,葬青州”

。從吳妃的葬地來看,她的去世時間大機率是在太祖去世後、齊王被廢前,所以兩朝實錄都沒有進行記錄。至於寧河武順王鄧愈,即開國六公爵之一的衛國公鄧愈。但是他死於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他的女兒就算是遺腹子,到建文四年也已經26歲了,怎麼可能還沒有出嫁?莫非是鄧愈的孫女而史書誤記?

當年八月,朱棣封朱榑次子朱賢烶為樂安王、第三子朱賢焌為長山王、第四子朱賢(完+炅)為平原王。九月,齊王帶著三個兒子以及繼妃鄧氏返回封國青州。這裡要提一句,朱榑並無嫡子,所以沒有齊世子。但是朱賢烶和朱賢焌在《太祖實錄》中被明確記為齊王長子和第二子,未知為何在《太宗實錄》中被改了倫序。

在永樂朝初期,齊王和朝廷的關係稱得上相當融洽。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五月,朱榑派指揮鍾信來朝進石床和龍紋棕靴,朱棣則回賜以福生布九十匹,將樂布、洗白布各百

以及色紗五十

。至於長山王朱賢焌,更是於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十一月,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四月,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四月多次來朝,顯示了齊藩與朝廷之間的緊密聯絡。

本來是去請罪,結果卻當場和四哥朱棣鬧翻:記永樂時代的青州齊藩

南京明故宮遺址

第二次被廢經歷

但是齊王時間一長,性子暴躁的老毛病復發,不堪忍受的齊府官員下人屢屢向朝廷上奏朱榑的過失。應該說這個階段朱棣對這個弟弟,還是以維護為主,為此他特地寫信告誡弟弟要

“涵養德性,寬以馭下”

乙巳,屢有告齊王榑不法者,至是賜榑書曰: “比數有人言王過失,以兄觀之,王豈有他也?但由性躁急,下人不能堪耳。今兵荒之餘,民姑蘇息,宜重加愛恤,何忍復苦之?且所當深慮者,刑罰太過,將左右之。又或萌不測,噬臍無及。古人覆轍,可為鑑戒。前後來言王者,兄皆不遣還,亦以此耳。繼今宜涵養德性,寬以馭下,用保始終。如王有遷善之美,俾兄亦全友愛之道,顧不偉歟。”—《明太宗實錄卷四十六》

然而齊王並沒有將四哥的警告當一回事,反而變本加厲,將王府廣智門和青州府城北門之間的一座花園佔為己有。為了禁絕外人參觀,齊王派人在本府廣智門和青州北門之間築起城牆,事實上將王府和城門聯成了一體。由於王府已經擴張到了城牆邊上,整個青州的城防自然就由齊王府護衛官軍接管。

朱棣得到訊息後勃然大怒,按照洪武朝舊制,王府護衛只能用來守衛王城,齊王這是要幹什麼?打算造反嗎?朱棣為此又給弟弟去了一封信,裡面有一句非常嚴厲的警告:

“弟亦備嘗艱苦矣”

,意思就是你建文年間吃

苦都忘了嗎?

眼見得四哥動了真怒,朱榑也不敢再硬頂,他在當年十一月上表悔過謝罪。此後又在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四月派長山王朱賢焌去京師南京,向四哥表示自己打算親自入朝謝罪的意願。

當年五月,朱榑至京師見駕。雖然在朝文武大臣紛紛彈劾齊王罪不容赦,但有了前面那些鋪墊,朱榑低個頭認個錯,朱棣不大不小罰一下,這事就可以翻篇了。但是齊王驕橫慣了,被激怒以後脫口而出一句徹底改變他命運的話:

“奸臣又欲喋喋效建文時殺我耶?會當盡斬此輩!”

本來是去請罪,結果卻當場和四哥朱棣鬧翻:記永樂時代的青州齊藩

朱棣劇照

此時距離朱允炆在奉天殿上自焚僅僅過去了四年,大夥對當年的靖難戰爭仍然記憶猶新。朱榑把永樂朝文武大臣比作建文朝時候的“奸臣”,豈非說四哥是像朱允炆那樣的昏君?然後更進一步詛咒這永樂朝也要被人推翻?

齊王這番話講完,朱棣的反應是

“不懌”

,也就是非常不爽。於是他下旨將朱榑留在京師,同時罷去其隨侍護衛及長史等官,革去革青州中、左二護衛,打算給弟弟一個深刻的教訓。應該說此時朱棣尚未有將齊王廢為庶人的打算,但是朱榑在軟禁期間仍然口出怨言,終於激怒了四哥,於當年八月將其廢為庶人。

復以庶人榑所為謗毀、咒詛、陰結勇士、招納亡命、擅僉校尉、私通邊境、要結外夷、圖為不軌之事,賜書遍諭周、楚、蜀、肅、遼、慶、谷、韓、沈、安、唐、郢、伊、秦、晉、魯、靖江諸王。—《明太宗實錄卷五十九》

結語:

朱允炆削藩時廢掉了四位親王:周王、齊王、代王和岷王,事實上這幾位親王也確實慣於橫行不法,朝廷並沒有做錯。朱棣靖難上臺後,周王、代王和岷王都被削去了護衛。好在周王是朱棣親弟弟,代王妃則是皇后徐氏親妹妹,岷王則好歹沒有造反的意願和能力,所以都保住了爵位。而朱榑關係沒那麼近,能力和野心又不小,於是很不幸成為了朱棣用來震懾諸王的活靶子。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齊王被廢之後,原本還有些飄的楚王立刻夾起尾巴做人,說明這一次殺雞儆猴的效果非常好。

本來是去請罪,結果卻當場和四哥朱棣鬧翻:記永樂時代的青州齊藩

明宣宗劇照

朱榑的結局,《明實錄》沒有交待,《明史》給出了一個“暴卒”的記載,但話裡話外的意思都認為主要責任人是明宣宗朱瞻基。原來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的時候,浙江奉化人樓濂自稱“七府小齊王”,在福建發動起義。此事株連了數百人,《明史》隨即恰到好處地加了一句:

“榑及三子皆暴卒,幼子賢爀安置廬州”

根據現有的史料,朱榑應該是明朝歷史上唯一一個兩次被廢的親王,他的能力撐不起他的野心,他四哥朱棣的成功經驗,可沒有那麼容易可以複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