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偽官”是什麼官,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型別的偽官?

由 春麗聊歷史 發表于 運動2022-08-19
簡介李鴻賓先生的對安史之亂性質的介紹正好解釋了上述疑問,“安史叛亂的性質是軍隊將領的造反活動,但因安史本身及其屬下諸多蕃胡的參與,使得這個反叛帶有胡漢衝突的意味”從這個觀點來看,安史之亂歸根到底還是一場唐廷內部的叛亂,其帶有的少數民族屬性只是增

胡羯指的是什麼

唐代由盛而衰的轉折事件是安史之亂

,地位很重要。而安史之亂時期投降叛軍的偽官,由於具有既在唐廷內部做過官也在安祿山所建政權當中任職的特殊身份,因此便對唐和安史政權都產生過一定影響。這樣透過他們的活動可以考察一下安史政權的發展演變過程,從而可以深入瞭解安史政權。

“偽官”一詞在南北朝開始使用後

,於隋唐時期開始大量出現。雖然“偽官”的名稱所指代的含義是相同的,但對於“非正統”官員所處的“非正統政權”則不盡相同。接下來本文要對中國歷史上“偽官”所出現的幾種情形做一梳理並進行大致分類。

一、少數民族政權任命的官員

這裡的少數民族政權指與漢族政權相對立的邊疆少數民族政權

。這樣的政權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如突厥建立的政權,這類政權長期與唐廷保持著對峙的局勢,例如《舊唐書·狄仁傑傳》當中記載“臣聞朝廷議者,以為契丹作梗,始明人之逆順,或因迫脅,或有願從,或受偽官,或為招慰,或兼外賊,或是土人,跡雖不同,心則無別。”此處狄仁傑上書所指為受突厥脅迫而授予偽官。

“偽官”是什麼官,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型別的偽官?

《舊唐書·裴懷古傳》記載“(默啜)將授懷古偽職,懷古不從,將衣之,懷古抗辭曰:

‘寧守忠以就死,不毀節以求生,請就斬,

所不避也。’”雖然此處並沒有直接稱呼偽官而足用偽職,但“偽”字含義相同。

另一種是在被唐廷征服後,

沒有任何反叛行徑的政權

。裴成國老師在對高昌國進行研究時,發現唐廷在招撫高昌國後,對其使用了“偽”,並認為“這是唐朝對存在近兩百年的高昌國政權性質作出的明確定位,即它是南北朝分裂時代背景下割據西域的僭偽政權。這一定位是唐朝在新的統治區建立合法性的必然要求。”

“偽官”是什麼官,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型別的偽官?

公文書當中使用

“偽”字是代表唐廷的一種態度

,但民間百姓使用“偽”字來書寫磚志卻並不能代表他們自己的態度,這一點裴成國老師在文章裡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所以由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

在古史書寫當中,對“異族政權”使用“偽”字更多的是為了在新的統治區確立自身的正統地位

,而民間使用卻並不能視為百姓對異族政權有蔑視的態度。

二、國內分裂時期對立政權任命的官員

這種偽官是指在王朝中期因為發生叛亂

,正統政權稱呼叛亂政授予的官員為偽官。比較典型的例子有唐德宗時期朱泚“涇師之變”當中任命的官員。《舊唐書·郭曖傳》當中“既而朱紈之亂,不知車駕幸奉天,為賊所逼,欲授偽官,曖辭以居喪被疾。”《舊唐書·朱滔傳》“(建中)三年十一月,滔僭稱大冀王,偽署百官,與李納、田悅、王武俊並稱王,南結李希烈。”還有《新唐書·尚可孤傳》“偽將仇敬忠等來寇,可孤擊卻之,遂收藍田。”這些例子均表明,在唐代

對叛亂政權的官員也會稱其為“偽官”

“偽官”是什麼官,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型別的偽官?

但國內分裂時期還會出現一種情況

,即一個王朝覆滅後,林立的各政權也會被後世史家稱為“偽”。這點在隋朝覆滅後得到了體現,政權中除了李淵所建立的政權,其餘政權均為後世史家稱為“偽”。

例如《新唐書·輔公柘傳》中“偽將吳騷、孫安謀執之,公拓棄妻子斬關遁,與腹心士數十抵武康,野人執送丹楊,孝恭斬之,傳首京師。”這其中的偽將是指的

輔公柘建立的“宋國”任命的將領。

《舊唐書·尉遲敬德傳》記載“賊徒稍卻,敬德翼太宗以出賊圍,更率騎兵與世充交戰,數合,其眾大潰,擒偽將陳智略,獲排稍兵六千人。”這裡的

偽將是指王世充建立政權任命的軍將。

例子還有很多,限於篇幅所限只舉這兩例足矣。

“偽官”是什麼官,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型別的偽官?

對偽官員的政策總體比較寬鬆,

但因為二元政治結構造成了權力的爭奪,所以在政策制定和執行時可能會出現混亂,這導致了唐廷盧譽的受損。根據對這些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到唐廷針對不同型別的偽官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只是在執行時,因為偽官數量眾多,不太可能按照政策制定時那樣細緻的進行分類處理。這也就影響了一些為官歸順的意願。

代宗即位,此期間,代宗透過有針對性的分裂叛軍勢力的努力,

最終取得平定安史之亂的勝利

。安史之亂後,唐廷對陷賊者的處理採取了赦免的方式,這既是吸取了此前不成功的經驗,同時也是唐廷需要穩定的無奈之舉。

“偽官”是什麼官,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型別的偽官?

三、異族政權建立的傀儡政權任命的官員

這類傀儡政權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時間比較晚

,兩宋之際金國建立的“偽楚”與“偽齊”政權當中的官員均為偽官。例如《宋史·趙鼎傳》記“鼎至越丐祠,檜惡其逼己,徙知泉州,又諷謝祖信論鼎嘗受張邦昌偽命,遂奪節。”

《宋史·高宗紀六》中記載“丙申,命詳驗劉豫偽官,換給告身。”這兩條記載可以看到,對於傀儡政權授予的官員,史家也會稱其為“偽官”,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四、安史之亂偽官的類別

接下來,要來考察一下本篇文章探討的安祿山所建立的安史政權當中這些偽官的類別

。要判定安史政權偽官的類別,我們要來對安史政權的性質進行定位。學界對安史政權的性質研究不多,但對於安史之亂的性質則多有論述。胡如雷在《略論安史之亂的性質》一文中認為“安祿山的起兵既不包括反對民族壓迫的政治目的,也不包括建立民族統治的政治目的。實際上,這是一次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皇權的鬥爭。”

“偽官”是什麼官,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型別的偽官?

從這條論述來看,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建立的安史政權自然不應該是民族政權。

這是從宏觀來考察政權性質的。但從微觀來看,安史政權的建立者是安祿山,安祿山是一名唐代的胡人官員,而接下來的三名安史政權領導者也均為胡人,而安史政權內部的官員則是胡漢均有。

陳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認為“

安史叛亂之關鍵,實在將領之種族

。”“安史勢力在河朔之深且久”。從陳寅恪的論證來看,安史政權與那些平常的國內叛亂又有些不同,即安史政權的民族性質很強。而且在當時對安史軍隊的稱呼上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人對叛軍的定位,比如“今羯胡亂常,二京陷沒。”“今胡羯亂常,二京陷沒,主上南幸於巴蜀”。

從這兩個例子看到唐人當時有種觀點認為安史叛軍是異族敵對勢力

。這樣來看,安史政權又有少數民族政權的性質,但其就是少數民族政權麼?李鴻賓先生的對安史之亂性質的介紹正好解釋了上述疑問,“安史叛亂的性質是軍隊將領的造反活動,但因安史本身及其屬下諸多蕃胡的參與,使得這個反叛帶有胡漢衝突的意味”

從這個觀點來看,安史之亂歸根到底還是一場唐廷內部的叛亂

,其帶有的少數民族屬性只是增加了這場叛亂的特點,並不能完全改變其性質,所以安史政權當中的偽官應該歸屬於國內分裂時期對立政權任命的官員。

“偽官”是什麼官,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型別的偽官?

還要補充一點,被唐廷視為偽政權的安史政權

,在其內部也發生了後繼任者視前任為偽政權的事件。《安祿山事蹟》當中記載“思明覆稱大燕,以安祿山為偽燕。”而之後卻又寫到“諡祿山曰光烈皇帝,降慶緒為進剌王”。所以筆者以為,史思明既然視安祿山的政權為偽燕的話,不可能給其諡號為“光烈皇帝”,而根據給安慶緒的諡號可以判定,史思明其實是稱安慶緒篡位後的政權為偽燕,以視自己是追隨安祿山的燕政權而來,所以《安祿山事蹟》當中的記載並不準確。

唐朝雖然是中國古代社會最強盛的時代之一,但仍舊沒有逃離覆滅的命運,安史之亂作為整個國家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長期以來便為歷代史家重視。而作為安史之亂主體的安史政權的偽官們,對整個事件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偽官”是什麼官,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型別的偽官?

五、總結

在安史之亂期間,唐廷也針對這些偽官制定了各種政策。

雖然這些政策的背後有很深的政治鬥爭的烙印,期間也因為政策執行發生失誤,導致部分偽官不願歸順唐廷,,但總體來看還是對於唐廷消滅叛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功使一些偽官重新迴歸唐廷。這大大助長了唐軍的氣勢,打擊了叛軍的氣焰。

而安史之亂作為一個歷史影響深遠的事件,對其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也對這些偽官在國破家亡時為何做出了投降的決定進行了分析研究,並認為安史之亂前,唐廷政治生態環境的惡化、社會上思想教育與地域主義觀念的影響加上安祿山的個人魅力因素最終促使這些偽官選擇了投降。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