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由 w社會我義哥 發表于 人文2022-07-02
簡介唐太宗曾對他的大臣說:“前朝進讒言的那些小人都是國家的蛀蟲

賢達人士是什麼意思

厚黑寶典:

自古忠言逆耳,真話往往並不容易被人接受。但你如果聽不進真話、實話,那麼你周圍也會出現故意矇騙你的人。相反,如果你能夠明辨是非,能夠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那麼你的周圍就會有很多忠誠的人為你出謀劃策,助你成事。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例項展示: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明辨是非,親賢遠佞的明君,這些明君和他們的忠臣良將一起建立一個個盛世王朝。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唐太宗曾對他的大臣說:“前朝進讒言的那些小人都是國家的蛀蟲。他們結黨營私、上下勾結、巧言令色、阿諛奉承,倘若君主昏庸,必定會被他們迷惑,這樣就會白白損失了真正賢能的人。”這種事情在史書上屢見不鮮。現在就把我聽到的關於北齊和隋朝讒言惑主的事情說一說。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北齊的名將斛律明月,威震敵國。每一年冬天,北周都要砸破汾河的冰,就是為防止他帶病西渡進攻。後來斛律明月因為祖孝徵的讒言被殺害後,北周才有了吞併北齊的野心。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高穎輔助隋文帝成就霸業,他有很高的治國才能,天下在他的執掌下,二十多年都風平浪靜。後來,隋文帝聽信獨孤皇后的讒言,故意排斥她。等到他被隋煬帝殺害之後,隋朝的政務也隨之衰敗了。再加上隋朝太子楊勇早就被定下了儲君的名分,他監國也有二十餘年了,楊素欺瞞隋文帝,陷害忠良,致使他們父子成仇、泯滅天性,成為發生叛逆、禍亂的根源。隋文帝不顧嫡庶有別,結果招來了殺身之禍、滅國之災。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古人說:“世道混亂,讒言得逞”。這的確是有一定的道理,人們雖然謹小慎微,儘量避免有進讒言和羅織罪名的事情發生,但是依舊擔心沒有盡全力,或者不能清醒。前代的史書說:“猛獸在山林中盤踞,所以沒人敢去採摘藜藿之類的野菜;忠臣在朝堂之上,也就沒有虛偽奸詐的小人來擾亂朝政了。”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魏徵說:“《禮記》中說道:即使在沒有人看見,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詩經》中說:君子平易近人,不聽信讒言。讒言違背了原則,勢必會擾亂國家安寧。孔子也說過:巧言令色的人也不會懷有仁義之心,這些都是對這個問題的闡述。我曾經研究過自國以來的國君,容易聽信讒言和殘害忠良的,最終往往淪為滅國之君,使宗廟崩塌、田園荒蕪。隨意希望陛下能夠以史為鑑,親賢遠佞。”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唐太宗常常以一位“親賢臣,遠小人”的明君形象出現在各種文章中,他對忠言的渴望和對讒言的厭惡態度,值得所有的領導者借鑑和學習。但問題是怎樣才能區分哪些是讒言,哪些是忠言。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唐太宗以周成王和秦二世為例給他的臣子講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周成王幼時,就拜賢德的周公和召公為老師,所以造就了一位明德之君而使國家安定、繁榮。但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師趙高,一直以來教授他的都是嚴刑厲法,最後培養出一位謀朝篡位、殘害兄長、弒殺良臣的暴君,也導致了秦王朝的覆滅。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一個人的言語動機是可以從他的人品中洞察的。人品優良的人,他的話也往往是誠懇可信的。但是無論是忠言還是讒言,對他們進行區分的還是人,如果聽話者人格高尚、聰明睿智,有自己的主見,也必定能明辨是非,不被讒言所蠱惑。

厚黑學:洞察人品明辨是非,親近賢達遠離小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見到打小報告、說人是非,甚至是無事生非的人。如果我們耳根太軟,不能辨別是非,就會常常被一些小人之輩矇蔽和利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