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繫辭上》第五章筆記:“道”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知道!(上)

由 差不多筆記 發表于 人文2022-06-25
簡介超出了合理的範圍,就是人慾,王陽明說,能去除這些私慾即可做到心中純乎天理

何為身外之物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國的本土文化,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兩個不同的文化流派,儒家與道家有一致、也互相補充的一面,也正印證了

《繫辭上》中的

“一陰一陽之謂道”,

的說法。今天分享《繫辭上》第五章上半段的筆記,原文如下: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應用之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

,是應用之道。宇宙萬物在未動之前,那個本體是寂然不動的,是無陰也無陽、不動也不靜、無是也無非、無善也無惡的境界,也就是“道”的本體。老子講:“道可道,非常道”。一個是本體之道,應用之道。這裡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是在“用”上的。

宇宙之間任何東西,都是一陰

一陽

。萬事萬物只要有正面就會有反面。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天地之間,任何一件物件都同時負陰抱陽,也就是同時有陰有陽。

所謂“孤陽不生,孤陰不長。”單陰獨陽是不能有成就的,必須要陰陽配合。比如,中醫會說你身體陰陽不調和,便是有了病,陰陽調和就沒有病了,從另一種方面來說,中醫是調節人體的陰陽,使人的身體陰陽達到平衡,讓人的身體自己把病去掉。

一陰一陽雖然是有正有反,但是調和正反的,不是矛盾的對立,而是均衡。一陰一陽要達到調和、均衡,便得了道,不均衡便不得道。所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是講應用之道。

《繫辭上》第五章筆記:“道”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知道!(上)

知道與實踐

“繼之者善也”

,“繼”就是繼承。“善”,是天地的善,天地的作用就是生養了萬物,如何生養萬物,一陰一陽的平衡,就像瓜農種西瓜,同樣都是澆水、施肥,但長出來,大小質量都不一樣。

因為你覺得該澆水了,就澆水了,但是有些瓜,待的地方土壤密度不同,澆水了,它就爛在那裡了。其實它不想讓你澆水,你澆水後它連氣都透不過來,結果就變成了裂口瓜。對於這個瓜來說,這個瓜這輩子算是毀了。

所以說“善”,也是合理的、平衡的。教育孩子不能一味

溺愛,關心過度,或者嚴厲過度,都會適得其反,也是這個道理。

“繼之者善也”,繼承一陰一陽這天地最根本的原理,便是“善”。光繼承還不夠,還要來

“成之者性也”

。要想有所成就,光靠知道是沒有用的,要有善行的成就才可以。天地就是把“善”,用到了萬事萬物當中,萬事萬物才得以生長,這也是天地偉大的地方。

網路上流行過一句話是,“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為什麼?因為你只是聽了道理,沒有去實踐、去付出行動。

可王陽明曾講,“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是行之始,“

”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

,已自有

在。”就是說,知、行不是兩件事,它修煉的是一個功夫,知是行的開始,而行也是知的表現,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

所以,“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就是要去實踐,你所明白的道理,那才是真正的繼承。

《繫辭上》第五章筆記:“道”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知道!(上)

儒家與道家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強調仁德、仁慈的人看到這個“道”,他的觀念就是仁。,講究智慧的人看到這個“道”,他了解了這個道就叫智。

有人認為,

“仁者見之謂之仁”

,是

原始儒學的看法;“知者見之謂之知”,是早期道家的看法。

站在儒家仁者的立場,儒家看《周易》是提倡“仁”的,體會到天地生物的德性,於是歌頌天地的仁德,認為天地最關鍵的德性就是“仁”。

站在道家的立場,老子、莊子就是“智者”這一類。因為老莊是冷靜、理智、客觀地觀察

萬物

所以,理想不同、角度不同,觀念也就會不同。同樣一本《紅樓夢》有人看出了管理的人情世故,有人看出了詩詞歌賦,還有人看出了養生的菜譜,等等。這就是“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傳習錄》中有一段,陸澄問的話:

(陸澄)曰:澄於“中”字之義尚未明。“

(王陽明)曰:此須自心體認出來,非言語所喻。“中”只是天理。“

(陸澄)曰:何者為天理?

(王陽明)曰:去得人慾,便識天理。

(陸澄)曰:天理何以謂之中?

(王陽明)曰:無所偏倚。

(陸澄)曰:無所偏倚是何等氣象。

(王陽明)曰:如明鏡然,全體瑩澈,略無纖塵染著。

《繫辭上》第五章筆記:“道”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知道!(上)

在這裡王陽明說,天理就是“中”,無偏無倚。人慾即超出了人正常需求的慾望,比如吃飯,餓需要吃飯是天理,但頓頓大魚大肉就是人慾。還有財、色、名,等。超出了合理的範圍,就是人慾,王陽明說,能去除這些私慾即可做到心中純乎天理。能做到心中沒有私慾,無偏無倚,就是聖人,也就是得道的人。

所以王陽明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便是《繫辭》講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普通人也有道,而且天天都在用這個道,可是我們卻不知道這個道是

什麼

“故君子之道鮮矣”

,“君子”是指能夠真正徹底瞭解《易經》之道的人,“鮮”就是少的意思,這樣的人太少了。

老子《道德經》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

畋獵

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這其中也提到,聖人只要滿足正常的三餐溫飽即可,不追逐聲音之娛,不去追逐奢華的生活。

《繫辭上》第五章筆記:“道”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不知道!(上)

正所謂,“世人皆具慧心,淡泊方成聖賢”,聖賢之心藏於每個人的心中,而道也是人人皆可修,不管是聖賢還是道,都是同樣的智慧狀況,他不會拒人千里之外,只要保持淡泊之心,最終便可悟得。

“道”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心中,那得“道”的人為什麼這麼少呢?因為我們的心被慾望、雜念矇住了。所以說,

“故君子之道鮮矣”

,得道的人太少了。

差不多就到這裡了,我的理解不一定是全對的,我只是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提出來,這是我學習《繫辭上》第五章上半段的筆記,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指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