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離婁上》:經典名言10句,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由 小宇漫譚 發表于 人文2022-06-22
簡介點評:在孟子看來,真心做到恭敬的人,是不會去侮辱別人的

臧什麼人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離婁上》,出自《孟子》,旨在闡述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如何推行孝道。

《離婁上》:經典名言10句,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孟子在《離婁上》一文提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並認為,仁義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唯一標準。同時,他還指出孝是取信於朋友、君主的關鍵。讓雙親高興,就能使天下感化。

本文選取《離婁上》經典名言10句,附上譯文和點評,以饗讀者。

《離婁上》:經典名言10句,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就是有離婁那樣的視力,

就是有公輸子那樣的手藝,

沒有圓規曲尺也不能畫方、圓。

點評:成語「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出處。「離婁」是黃帝時期的人物,實力極好,能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公輸子」即魯班,春秋時期的著名工匠。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只有好心,是不足以治理天下的;

法度健全,若不推行也是不行的。

點評:孟子認為當時有些諸侯享有仁名,但是百姓卻沒有得到實惠。原因何在,仁政沒有得到推廣施行。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夏、商、週三代憑藉仁愛終有天下,也因為不仁而失去天下。

國家之所以興盛、衰亡、生存、沒落,與仁政有

到的關係。

點評:在孟子看來,天子不仁愛,則四海不保。諸侯不仁愛,則政權不保。所以,要推行仁政。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做事沒有達到預期,

要從自身尋找原因;

自己的行為端正了,

那麼天下才會歸順。

點評:孟子認為,如果關愛一個人,而那個人不親近於自己,就要從自身找原因了,看看是不是關愛,還有不到位的地方。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

天下有道的時候,

德不高的人聽命於道德高

人,

小才能的人聽命於大才能的人;

天下混亂的時候,

力量小的人被力量大的人所役使,

勢力弱

的人被勢力強的人所役使。

點評:齊景公曾言「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也就是說,如果不能聽命於人,又不能命令他人,那麼就會使自己陷入絕境。所以天下混亂的時候,力量小的人會被力量大的人所役使。

《離婁上》:經典名言10句,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

人必定是

自己不尊重自己,別人才會來侮辱他;

必定

是先做了毀壞的事情,別人才會來毀壞它。

點評: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句民謠「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為什麼滄浪的水,水清時可以洗帽纓,渾濁時卻用來洗腳。孔子說,這是因為滄浪的水自身決定的。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自己傷害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和他談出什麼的;

自己放棄自己的人,和他是不可能做出什麼的。

點評:成語「自暴自棄」的出處。在孟子看來,用言語詆譭禮儀,就是「自暴」。行事不合乎禮儀,就是「自棄」。

《離婁上》:經典名言10句,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

道路雖然在近處,卻從遠處尋找;

事情本來容易做,卻從難處著手。

點評:孟子認為,施行仁政要從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開始,就在人們的身邊。

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懂得謙恭的人,不會去侮辱他人;

懂得節儉的人,不會去掠奪他人。

點評:在孟子看來,真心做到恭敬的人,是不會去侮辱別人的。真心做到節儉的人,是不會有掠奪

他人

的想法。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有的榮譽,是料想不到的;

有的詆譭,是為追求完美。

點評:《呂氏春秋》曾言「行不足以致譽而偶得譽,是謂不虞之譽。求免於毀而反致毀,是謂求全之毀。」也就是說,人們在做事情時,本來不求名,但是,名聲卻來了,這就是「不虞之譽」。為了不想有壞名聲,卻招致壞名聲,就是「求全之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