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戰國四公子除了信陵君魏無忌之外,另外三位並無實際大才

由 帥氣的嵐嵐 發表于 人文2022-04-23
簡介他們兄弟關係應該沒什麼說明吧,他哥在位的時候,他的存在感特別低,雖然列傳裡說他在惠文一世任過相,但除了舉薦趙奢這件事外, 就再也沒有什麼活動的痕跡,真正成為趙國主力成員估計是他侄子上位之後

公子無忌什麼意思

四公子都擔任過領軍的職務,雖然多有掛名的意思。但是平原君在守衛邯鄲時的表現極其亮眼,在軍事上也有可圈可點的一筆:召集三千決死之士,出城與秦軍決戰,最後迫使秦軍退卻,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由此解除了邯鄲的圍城。三千死士不是李同領的嗎?邯鄲之戰的主帥至今沒有確切定論,哪裡說他領過軍啊。僅就三千士出城決戰的相關記載,平原君深度參與到了邯鄲的軍事防禦,此役的軍功總不能說沒份吧?據我所知,孟嘗領過齊軍,信陵領過魏軍和合縱聯軍,春申也領過楚軍,平原領軍接收上黨也是有所記載的。

戰國四公子除了信陵君魏無忌之外,另外三位並無實際大才

他們兄弟關係應該沒什麼說明吧,他哥在位的時候,他的存在感特別低,雖然列傳裡說他在惠文一世任過相,但除了舉薦趙奢這件事外, 就再也沒有什麼活動的痕跡,真正成為趙國主力成員估計是他侄子上位之後。慫恿侄子吞了上黨是甩不掉的黑點!不吞也真是為難,只能說兩國到了必須決勝負的份兒上了。不是說攤牌錯了,而是攤牌時也沒準備,摘了別人的桃子(話說為什麼不在攻韓時聯合韓國攤牌)。

戰國四公子除了信陵君魏無忌之外,另外三位並無實際大才

如果趙國不接收上黨,那上黨就歸了秦國,趙國也是要爭霸天下的,難道只要是秦國要的,趙國就退讓?只是趙國在長平之戰失敗了嗎,如果贏了呢?難道秦趙開戰,必敗的一定是趙國嗎?所以,接收上黨實際上不是錯的,秦趙早晚要攤牌,不接收上黨也避免不了秦趙日後的決戰啊。

戰國四公子除了信陵君魏無忌之外,另外三位並無實際大才

其實大家都明白這種重大的國家決策是需要大量分析才能做出判斷,但現有的史料沒有豐富到能讓我們還原平原君和趙孝成王的決策過程。司馬遷當時或許能接觸到更多材料,但他把平原君建議收取上黨的理由總結為“不要白不要”,在我看來非常不可思議。司馬遷記載的歷史可以看。但他老人家的一些對人物事情的評價並不那麼叫人信服(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對趙括的評價立意新穎!

戰國四公子除了信陵君魏無忌之外,另外三位並無實際大才

歷史有時候並沒有那麼多的必然性,沒有誰能看得那麼長遠。誠如荀彧把曹操說的那麼牛逼,但是如果糧草再晚來一些,官渡就會成為曹孟德的墳墓。如果廉頗沒有被趙括取代,繼續主持對秦作戰,趙國也不一定就會勝利。歷史文字只是對過去事件的一種解讀,不是絕對的真理。

戰國四公子除了信陵君魏無忌之外,另外三位並無實際大才

戰國四公子除了信陵君魏無忌之外,另外三位並無實際大才,趙信除了散財守邯鄲可還有其他傑出事蹟?何況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如果我沒記錯,那篇網文裡說的攻趙將領是慄腹,他的實際結局我建議你可以翻翻書,《燕召公世家》、《趙世家》或者《廉藺列傳》都可以。上黨位置極為重要,只要腦袋不渾,就不會不要。秦趙之間早晚會決戰,只不過上黨事件讓戰爭對於趙國來說變成了遭遇戰,戰前準備不充分罷了。再說廉頗的表現確實拿不出手,必須要換人了,趙括其實表現也沒那麼差。

戰國四公子除了信陵君魏無忌之外,另外三位並無實際大才

從諸公子養士以持眾來看就是一個共性,包括李斯、藺相如、毛遂的故事來看,這絕非是一國的現象或偶然,只是秦昭王最為直觀加之六國君主的實際態度我們所能見得少,但正是因為六國同樣的冷漠,才能有呂不韋、嫪毐門客也有數千人之眾,如果六國均對士人的禮敬如初,禁遊說談說的秦國顯然不會成為士人熱情如此高的地方。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