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並非所有“息事”都可以“寧人”

由 中國青年報 發表于 人文2022-04-05
簡介之後,在一系列學者的努力下,社會交換理論中發展出一個小理論——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其要點是,交往中的人不喜歡被人剝削,也不願意佔他人便宜(因為這會讓他付出內疚的心理代價)

息事寧人下一句是什麼

息事寧人

“息事寧人”這一成語最初和普通人沒有什麼關係,出處是中國東漢一位皇帝的詔令。南朝宋的史學家范曄在其《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中記述,東漢章帝劉炟深知其父明帝在世時施政苛刻,因此反其道而行之,凡事寬厚,廢除酷刑,非常看重百姓的福祉。

例如,章帝在春天時發出的詔令中說:春天是萬物生長種子發芽的時候,因此要助陽萌動,使發育得時。今令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除非大案要案,都不要受理,希望為官者能夠“息事寧人”,使爭端平息,順應天時,立秋後再照章辦理。

時代變遷,這個原先要求為官者平息事端、不要叨擾百姓的成語,後來泛指平息人事糾紛,使大家相安無事。然而,在今天的人際關係中,如果某人被大家認定為喜歡“息事寧人”,人們對他通常會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息事寧人這個當初具有明確褒義的成語,暗含了一層微妙的貶義。

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會對一個喜歡息事寧人的人有所戒備?

這可以用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交換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來解釋,該理論最初由霍曼斯與布勞在1960年代先後提出並完善。他們發現:人際行為是互動作用的,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某種與成本和回報有關的交換活動的支配。人際活動是一種交換,而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形成的社會關係,就是社會交換關係。

既然人與人之間是交換關係,那麼人們在交往中就會考慮公平問題。之後,在一系列學者的努力下,社會交換理論中發展出一個小理論——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其要點是,交往中的人不喜歡被人剝削,也不願意佔他人便宜(因為這會讓他付出內疚的心理代價)。

因此,處於關係中的人,都設法透過不斷的協調,以最大化他們各自的回報。如果個體知覺到一種關係中包含有不公平,就會不高興,就會採取行動獲得實際上的公平,或透過解決自身的認知不協調(自己說服自己),而獲得心理上的公平感。如果這兩種方式都不奏效,他通常就會結束這種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們後來在長達十多年對夫妻關係的研究中,也有同樣的發現。那就是,夫妻雙方必須地位平等、互惠互利,其關係才能夠保持健康並深入發展。順便提一句,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家庭矛盾中,居中息事寧人的第三方,最後往往被夫妻雙方共同怨恨——因為他讓雙方都感覺不公平!

當然,這種交換與回報不一定都是物質與物質的,也可以是物質與精神、精神與物質,或者精神與精神之間的交換與回報,比如名利、地位、物質、愉悅、信任和支援等。而且在計算收益時,人類也有一套成千上萬年積累出來的生活智慧,比如親人之間、熟人之間的付出與回報,計算方法就會很不一樣。

社會交換論剛剛誕生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很多人都覺得這種說法褻瀆了人際間的交往,把人際交往庸俗化了。但最終,經過很多學者的拓展研究,大家不僅達成了共識,還發展出一些很有影響力的小理論,這是後話。

其實,中國也有自己的社會交換與公平思想。比如,大家熟知的“知恩圖報”“童叟無欺”;而系統涉及人際交往公平觀的思想,則是儒家所強調的“仁、義、禮、智、信”,講的不僅是與人交往時應該注意的公平公正,更有“仁義、道義、正義與情義”。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息事寧人”。當我們真的需要一個旁觀者來做調解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被公平對待。可是喜歡息事寧人的人,在這種時候往往態度曖昧、模稜兩可地和稀泥,而且往往會無意識地偏向強勢的一方,為了息事,甚至會想方設法地讓弱勢的一方繼續付出更多代價——他們對弱勢方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要顧全大局”。

因此,現實的人際關係中,息事很少能夠真正寧人,最多就是把問題暫時掩蓋了起來,而極端的息事寧人,則是姑息甚至縱容的代名詞。

(作者為首都經貿大學心理學教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