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中國最聰明的商人,不是沈萬三,而是散盡家財的他,名字聽著耳熟

由 無為扒聊雅萍 發表于 人文2022-03-31
簡介在那個君主至高的年代,明智的商人就應當像范蠡一樣,該退時急流勇退,對於金錢敢於捨得

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是什麼意思

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個行業都有著他們自己無限的可能性。但從古至今,要說最具有挑戰性的職業,莫過於商人了。古時地位低下,步履維艱,如今更是要巧妙地抓住機會才能一躍而上,無疑是一門複雜講究的行當。而在我們的歷史上,最為聰明的商人是誰呢?既非呂不韋,也非沈萬三,而是散盡家財的他,名字聽起來十分耳熟。

中國最聰明的商人,不是沈萬三,而是散盡家財的他,名字聽著耳熟

在這數千年的時間裡,歷史長河中誕生了非常多傑出的商人。可是,在他們的一生中,卻鮮有幾人能夠做到善始善終的。他們的結局或是被君王迫害,亦或是貪念使然一賭滿盤皆輸,而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無形中觸犯了商人的雷區。正所謂“從商有道”,商人要恪守自己的準則,不越雷池一步。

公元前536年,范蠡誕生在春秋末期的楚國三戶(今河南南陽淅川縣)。起初的他,年少有志,博學多才,想要在楚國一展拳腳。但奈何因為出身非貴族而被冷落歧視,多年都沒有重用他。不滿於如此昏庸的君主,他毫不猶豫地投奔去了越國。

中國最聰明的商人,不是沈萬三,而是散盡家財的他,名字聽著耳熟

公元前516年,范蠡結識了文種,並相見恨晚,並且在他的勸說之下,文種和他一起來到了越國。但是越王勾踐一開始也非常瞧不上這兩個投奔者,直到公元前493年,越王執意要出兵攻打吳國,范蠡對此極力勸阻無果。最終越國大敗,勾踐終於明白了范蠡的才華,並拜他為士大夫。

而在這之後,范蠡陪同勾踐經歷了“臥薪嚐膽”的故事,與公元前490年再一次回到了越國。在他的輔佐下,越王對外進獻迷惑吳王夫差,對內勵精圖治、發展國力,並且按住了越王復仇的心。最終在公元前482年,吳國伐齊時,范蠡把握時機主導戰局,率越軍直接橫掃吳國,終於報了越王的仇。

中國最聰明的商人,不是沈萬三,而是散盡家財的他,名字聽著耳熟

這時的范蠡,可謂是越國的大功臣,但是誰都沒想到,就在公元前468年他急流勇退,直接向勾踐遞了辭呈,告老還鄉。這是無比明智的選擇,飽經磨礪的越王,只有當你對他沒有威脅的時候才是絕對安全的。而范蠡也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果斷放棄了權力與名利。

自此之後,范蠡改名為鴟夷子皮,在全國各地四處遊歷,成了一名商人。他利用自己的頭腦與人脈,很快就做起了出色的鹽業生意。而這時的他,在驚動了齊王之後毫不猶豫地散盡家財,並遊歷到另一個地方重頭開始。這種散財,在他的一生裡出現了三次,就彷彿對於金錢而言,范蠡並不在乎,可也正是如此,他的一生圓滿且平安,在公元前448年才離世,享年88歲,人稱“陶朱公”。

中國最聰明的商人,不是沈萬三,而是散盡家財的他,名字聽著耳熟

對比起來,范蠡絕對是我國史上最為明智的商人。首先他有著和呂不韋一樣的治國能力,但是呂不韋最終卻沒能捨得自己的權力,最終被秦王流放。而他也有著和沈萬三一樣的商業天賦,可沈萬三終究沒能放下自己的貪,一心獲得更多的財富,結果蓋過了朱元璋的風頭,直接落了個“滿門悽慘”。

中國最聰明的商人,不是沈萬三,而是散盡家財的他,名字聽著耳熟

古人云“取之有度,用之有道”,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明白自己會面臨的風險是什麼。權力雖好,但是會引來王妒;金銀雖貴,但極可能讓你富可敵國。在那個君主至高的年代,明智的商人就應當像范蠡一樣,該退時急流勇退,對於金錢敢於捨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