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李廣射虎中石,衍生出六字上聯講了一個道理,卻無人能對出下聯

由 開朗的黛黛 發表于 人文2022-03-30
簡介”衛青深入大漠,閃電戰擊潰匈奴右賢王,盧綸以“大雪滿弓刀”入詩,果然寫得讓人血脈賁張心馳神往,而李廣射虎中石,也確有史料出處:“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

中石沒鏃什麼意思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入石稜中。”

這是唐朝大歷史才子中的盧綸寫的《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二首,第三首我們也熟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這兩首詩的用典,在《史記》和《漢書》中都能找到,其一為李廣射虎中石頭,其二為衛青夜逐匈奴左賢王。

李廣射虎中石,衍生出六字上聯講了一個道理,卻無人能對出下聯

“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還是李廣,至今史學家仍爭論不休,咱們沒有必要為此吵得面紅耳赤,還是來聊一個比較輕鬆的話題:李廣射虎中石,衍生出六字上聯,雖是絕對,但卻講出了一個道理,將這絕對上聯與《史記》《漢書》對照,我們或許能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

第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中原地區的武器裝備,在幾千年裡都處於領先地位,無論是秦漢還是唐宋元明,好的兵器總是在中原出現,然後才被北方部族盜買、仿造,就連宋人最怕的狼牙棒,一開始也是宋軍的制式兵器。

李廣射虎中石,衍生出六字上聯講了一個道理,卻無人能對出下聯

第二件有趣的事情,就是秦漢唐宋時期的弓箭射程,幾乎相當於漢陽造老套筒步槍:

“谿子、少府時力、距來(三種弩的名稱)者,皆射六百步之外。超足(腳踏弩)而射,百發不暇止,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

蘇秦遊說六國的時候或許有點誇誇其詞,宋朝的兵書《武經總要》的記載,則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雙弓床弩,射及一百二十大步。以二十人張,發踏撅箭,射及二百五十步。七十人張,發一槍三劍箭,射及三百步。”

唐宋以六尺為一步,每尺摺合31。68釐米,這個射程是很好換算的。

正是有強弓勁弩撐腰,中原士卒與遊牧部落打架,只要不怯戰,就一定能打贏,在全民尚武的秦漢和隋唐,匈奴突厥都比較消停。所以中原文人的詩詞,也都充滿了威風霸氣,盧綸的《塞下曲》,歌唱的也主要是漢軍打勝仗。

李廣射虎中石,衍生出六字上聯講了一個道理,卻無人能對出下聯

衛青夜逐匈奴左賢王,發生在漢武帝劉徹元朔之五年的春天,胡天八月即飛雪,在北方大漠,春天下大雪,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漢輕騎校尉郭成等逐數百里,不及,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於是引兵而還。”

衛青深入大漠,閃電戰擊潰匈奴右賢王,盧綸以“大雪滿弓刀”入詩,果然寫得讓人血脈賁張心馳神往,而李廣射虎中石,也確有史料出處: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

李廣射虎中石,衍生出六字上聯講了一個道理,卻無人能對出下聯

熟悉古代戰爭史的讀者諸君都知道,漢軍抗擊匈奴,以強弓勁弩、長槊環首刀為主要兵器,對付基本沒什麼鎧甲護體的匈奴騎兵,弓弩幾乎是無解的大殺器,李廣的孫子李陵的戰績也可以說明:只要漢軍箭矢不盡,匈奴就無可奈何。

李陵出擊匈奴,第一次帶著八百騎兵深入大漠二千里,因為沒有遇到成建制的敵人而安然返回,第二次又帶著步兵弓箭手(射士步兵)為主的五千人出擊,結果踢到了鐵板上:

“單于以兵八萬圍擊陵軍。”

李陵以五千對八萬,並不是很驚慌,他的底氣來自身背車拉的箭矢,只要箭矢夠多,匈奴就奈何他不得。

李廣射虎中石,衍生出六字上聯講了一個道理,卻無人能對出下聯

可惜李陵是無後方作戰,而且一直沒有見敵軍擊潰,所以不能打掃戰場將箭矢回收利用,再多的弓箭也有用完的時候:

“兵矢既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餘人。且引且戰,連鬥八日。”

漢軍的弓弩,對匈奴來說,那就是人命收割機——他們的皮袍子或皮甲,對強弓勁弩的防護力幾乎為零。

但是對冷兵器有所瞭解的讀者諸君也知道:漢朝冶鐵技術並不算太先進(跟現在比),要打造出能射進石頭的箭鏃,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當時的箭頭是鐵製而非精鋼,即使是精鋼,也射不穿石頭,於是有人出了這樣的上聯:

“弓雖強,石更硬”。

李廣射虎中石,衍生出六字上聯講了一個道理,卻無人能對出下聯

這條上聯好就好在有歷史典故,而且既是盤旁部首組合,又講出了科學道理:無論是按普氏硬度還是按莫氏硬度,以箭矢的飛行速度和動能,都不可能貫穿岩石。

正因為“弓雖強石更硬”,所以李廣想複製那一箭,結果是以失敗告終:

“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李廣用自己的失敗告訴後人:石頭掩體是可以抵擋弓箭射擊的,李廣那一箭,就是射中了石頭縫,或者那石頭原本有一個小洞,被李廣誤打誤撞射中了,正因為這種事情的機率幾乎就是幾億分之一,所以史書中除了李廣之外,再無一人能一箭穿石——當然,神話和神劇例外,在神劇裡出現箭穿坦克,我們也不必感到驚訝,因為只有我們不敢想的,沒有神劇導演不敢拍的。

李廣射虎中石,衍生出六字上聯講了一個道理,卻無人能對出下聯

李廣創造了一個奇蹟,後是文人創造了一個絕對上聯,還有好事者對不上下聯,就給上聯增加難度,居然把那六字絕對擴充套件到了二十四個字:

“騎奇馬,張長弓,強弓射硬石,弓雖強,石更硬,若非李廣難沒羽。”

筆者連“弓雖強石更硬”六個字都對不上下聯,見了二十四個字,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但是我相信,真正的高手在評論區,在聰明睿智見多識廣的讀者諸君眼裡,要給這所謂的絕對找出下聯,不過是順手拈來的事情。

於是咱們的正文不太有意思,但是讀者的評論一定會很有意思,比對出下聯更有意思的事情,是請熟悉冷兵器和火藥武器的讀者給解讀一下:一箭穿石,這種事情有科學道理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