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讀經典|唐詩三百首(第六首)

由 人生五味 發表于 人文2022-03-26
簡介「來源:|心裡的烏托邦 ID:Benign1006」讀經典,使心安(第906期)圖|網侵刪作者 l Benign Hu編輯、排版 l Benign Hu《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1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

杳什麼人跡

「來源: |心裡的烏托邦 ID:Benign1006」

讀經典|唐詩三百首(第六首)

讀經典|唐詩三百首(第六首)

讀經典,使心安

(第906期)

圖|網侵刪

作者 l Benign Hu

編輯、排版 l Benign Hu

《唐詩三百首》

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1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有註釋和評點。

五言古詩

簡稱五古,是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唐人五古筆力豪縱,氣象萬千,直接用於敘事、抒情、議論、寫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發揮。

七言古詩

簡稱七古,起源於戰國時期,甚至更早。唐代七古顯示出大唐宏放的氣象,手法多樣,深沉開闊。

五言律詩

簡稱五律,是律詩的一種。五律源於五言古體,風格峻整,音律雄渾,含蓄深厚,成為唐人應制、應試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採用的詩歌題材。

七言律詩

簡稱七律,是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與五律相同。七律源於七言古體,在初唐時期漸成規模,至杜甫臻至爐火純青。

五七言絕句

簡稱五絕和七絕,都是古典詩體中絕句的一種。五絕起源於漢,七絕起源於六朝,兩者都在齊梁時期成型,初唐階段成熟。唐代絕句氣象高遠,率真自然,達到了吟誦自由化的最高峰。

讀經典|唐詩三百首(第六首)

01

鹿 柴

王維 〔唐代〕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森林,復照青苔上。

02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只聽到人說話的聲音。

落日餘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註釋:

鹿柴(zhài):王維在輞川別業的勝景之一(在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南)。

柴:通“寨”、“砦”,用樹木圍成的柵欄。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陽將落時透過雲彩反射的陽光。

復:又。

03

賞析

這首詩寫一座人跡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參天的樹林,意在創造一個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冷。之後緊接第二句境界頓出,以區域性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域性的、長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

大凡寫山水,總離不開具體景物,或摹狀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著眼點在於景物之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我們走進深山密林都有這樣的經驗:山中分明杳無人跡,卻突然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前後左右環視尋覓,又見不到一絲人影。詩的前兩句,寫的就是這種情境。能聽到話語,人應在不遠之處,然而竟不得見,可見山林之茂密幽深。山越深,林越密,就越寂靜。按常理,寂靜的空山儘管“不見人”,卻非一片死寂。瑟瑟風聲,潺潺水響,啾啾鳥語,唧唧蟲鳴,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然而,詩人讓這些聲音都消隱了,只是緊緊抓住偶爾傳來的一陣人語聲。在一切都杳無聲息之中,這突然而至的“人語響”,顯得格外清銳,似乎一下就打破了山中的寂靜。可是,正如南朝王籍的詩所描繪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空谷傳音,只會愈見空谷之空。這短暫的“響”,反襯出的是長久乃至永恆的空和寂。待人語響過,山林復歸於靜,而由於剛才的那一陣“響”,此時的空寂便會更加觸人心目。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景”,日光,“返景”,夕陽返照的餘暉。深林本就幽暗,林間樹下有青苔,更強調了其幽暗。夕陽斜斜地投進深林,又透過枝葉間的縫隙,照映到青苔上。初初讀來,會覺得這一抹餘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了一線光亮,給冷冷的青苔帶來了一絲暖意。但稍加體會就會感到,實際恰與此相反。斜暉帶來的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這就譬如作畫,在大幅冷色的畫面上摻進一點暖色,在四周冷色嚴嚴的包裹下,暖色只會顯得微弱和孤立無援,絕不會改變整幅畫的基調,而被襯托後的冷色,反而會帶給人更深刻的感受。

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徵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詩中雖有禪意,卻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於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之中。

讀經典|唐詩三百首(第六首)

備註: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

分享

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幫忙

點個在看

,謝謝。

讀經典|唐詩三百首(第六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