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白鹿原》: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由 洞見 發表于 人文2022-03-10
簡介4人這一生,都在為慾望買單在紛爭四起的白鹿原上,幾乎每個人都被貪念裹挾,任其左右

何為了如觀火

楊絳先生說:“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

作家陳忠實筆下的《白鹿原》,就是一出寫滿世態人情的人間大戲。

在古老厚重的三秦大地上,生活著一群俗世中人。

他們為吃飽穿暖挖空心思,為二兩碎銀斤斤計較,在功名利祿中執迷,在恩怨糾葛裡煎熬……

讀懂《白鹿原》,你就會明白:

所有的算計與手段,不過都是給自己設的局。

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1

一場良心與慾望的拉鋸戰

人活於世,難免被欲所迷,為欲所困。

連白鹿原上看似最正直的族長白嘉軒,也不例外。

年少時的他,以厚德仁義聞名鄉間,但他成家後,接連娶的幾任妻子都一一暴亡,導致他一直膝下無子。

坊間紛紛傳言,說他克妻,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被指指點點。

因為擔心背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罵名,白嘉軒不惜散盡家財,繼續迎娶妻子延續香火。

可越是苦求,越是不得,他的第六任妻子也以離奇的方式離世。

百般焦灼的白嘉軒,只好找風水先生尋求破解之法。

《白鹿原》: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在途經鹿子霖家的山坡時,他發現了一株綠油油的,周遭冒著絲絲熱氣的小薊。

經由博學多識的朱先生辨認,這株植物是代表白鹿精靈的瑞祥之物。

一時間,白嘉軒貪念漸生,他透過計謀,將那片長了小薊的地據為己有。

之後,白嘉軒果真轉了運。

他娶到賢惠的第七任妻子,如願生下兒子,靠著岳父給的罌粟種子,賺回一大把白花花的銀元,還給自己蓋起了亮堂的四合院。

然而,看似應有盡有的白嘉軒,卻飽受良心的煎熬。

不光彩的奪地過往,以及種鴉片帶來的隱患,都令他心神不安,徹夜難眠。

經過萬般掙扎,白嘉軒終於清醒過來,他向鹿子霖深深懺悔:“我對不住你,來生再世給你還債補心。”

他帶頭將罌粟苗連根撬起,還主動修祠堂、立鄉約,用道德倫理規範鄉民,制約自己。

在即將墜入深淵之時,白嘉軒選擇了懸崖勒馬,最終贏得民心,活成了白鹿原上的“脊樑”。

叔本華說,人是慾望和需求的化身,是無數欲求的凝結。

一場良心與慾望的拉鋸戰

誘惑重重的紅塵中,有人難抑貪婪之心,不幸淪為奴隸;也有人主動掌控自己,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知欲止欲,修身自守,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清醒。

《白鹿原》: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2

生而為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與自己做鬥爭。

亞里士多德說:“所謂奴隸,就是慾望戰勝理性的人。”

有慾望不可怕,怕的是被貪念凌駕於理智之上。

曾經的白孝文,外表持重,處事練達,沒有放蕩的言行,更沒有打牌擲骰的不良嗜好。

人們都說,他是最合適的族長繼承人。

可也只有白孝文自己知道,在父親的嚴苛打壓下,在自己謙恭的做派背後,壓抑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惡念。

當心儀已久的田小娥故意引誘他時,白孝文顧不得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已有家室的現狀,臣服於本能,拜倒在對方的石榴裙下。

溝壑萬千,欲壑最難填

《白鹿原》: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漸漸地,白孝文不再滿足於偶爾相會,而是變賣房產、拋妻棄子,搬進田小娥家與其廝混,抽大煙醉生夢死。

嚐到美色的禁果之後,他還不滿足,將貪婪之手繼續伸向了權勢和地位。

為升官發財,他毫不猶豫射殺了可能成為絆腳石的貴人張團長。

為保住地位,他又狠心除掉情同手足的黑娃,踩著對方的屍體上位。

最終,白孝文如願坐上滋水縣縣長的寶座,但因為不光彩的過往,卻成為了人人唾棄的敗家子。

老子有云:“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

沒有節制的放縱,是在給人生投毒,短時間能給人快感,但最終會讓心靈迷失,為前路埋下禍患。

溝壑萬千,欲壑最難填

與其任由貪婪之樹瘋長,不如及時修剪枝杈,放下對外物的渴求,安守內心的自在坦然。

《白鹿原》: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3

慾望的閥門一旦被開啟,慾海便再難填滿。

看過一句話:“人控制慾望,是喜劇;慾望控制人,是悲劇。”

顯而易見,極具野心又不擇手段的鹿子霖,早已活成了一幕悲劇。

鹿子霖,是白鹿原上數一數二的風雲人物。

從家世到相貌,他自問不比整日板著臉,腰桿筆直的白嘉軒差。

可偏偏對方命好,當上了受人敬重的族長。

於是,鹿子霖揣著一顆隨時取而代之的心,把半生力氣都傾注在和白嘉軒一爭高下之上。

人前,他對白嘉軒俯首帖耳,配合對方打理宗族事務,兢兢業業扮演鄉約角色。

人後,他給白嘉軒甩上造反的黑鍋,指使田小娥勾引白家最有出息的長子白孝文,還趁火打劫,拆白家的房買白家的地。

《白鹿原》: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然而就如作家張方宇所說,

常言道,心不可貪,欲不可縱。

鹿子霖為打臉白家暗自慶幸,為用手段得來的一切沾沾自喜,卻不知道所有的攫取,都需要用更大的代價來償還。

被坑害的白孝文,一朝東山再起,立馬展開對鹿子霖的打擊報復。

他耍手段把鹿子霖弄進監牢,還脅迫他參加審判大會,讓其親眼目睹昔日同伴被槍殺的場面。

最終,在鮮血和死亡的刺激下,壞事做盡的鹿子霖心虛不安,精神崩潰。

而此時,妻子也厭惡透了將原上漂亮女人都變成枕邊客,滿原皆是“乾兒子”的鹿子霖,毫不留情地把痴傻的他趕出家門。

在一個寒潮初至的深夜,鹿子霖活活被凍死在了柴房裡。

也許,直至臨死,鹿子霖都以為是天意捉弄,讓自己鬥不過白家。

然而真正摧毀他的,從來不是對手白嘉軒,而是自己永無止境的貪念。

明朝學者莊元臣說:

“鳥飛於上,其欲在下,故而死於網;魚潛於下,其欲在上,故而死於釣。”

想得到更多,反而受其累,渴求越多,越容易將自己拖入深淵。

人這一生,都在為慾望買單

任由無止的慾望主宰自己,最終只會落得被反噬的下場。

一朝淪陷,這一生都要為之買單。

《白鹿原》: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4

人這一生,都在為慾望買單

在紛爭四起的白鹿原上,幾乎每個人都被貪念裹挾,任其左右。

然而有這麼一個人,他只要動一動念頭,就能獲得美名,只要願意鑽營,就能位高權重。

可他卻始終不為所動,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清苦生活。

他就是朱先生。

朱先生16歲中狀元,22歲中舉人,是關中有名的大儒。

陝西巡撫有心對他委以重任,他卻只願隱居鄉間,開書院教化民眾。

戰亂將起,朱先生心繫百姓,隻身一人深入敵營勸退清軍20萬,保住三秦父老的平安。

面對官府的嘉獎,他不居功,不入慶功宴,只管掏出自帶的食物就著熱茶吃好後,瀟灑拂衣去,不求功與名。

在白鹿原上,朱先生是聖人一般的存在,他看得透當下的人情世事,更能對未來的時局洞若觀火。

因而,當其他人被權欲誘得心神不安時,他化繁為簡,始終守好心中的尺度。

當其他人被名利攪得家破人亡時,他則在一家老小的陪伴下,走過順遂平穩的一生。

《道德經》有言:

“慾望像一個四處巡遊的狩獵者,但實際上是一個自設的陷阱,掉進去的是自己。”

添一分貪念,徒增萬千煩惱;減一分人慾,就多一分自得。

就像社會活動家尤素福·西巴伊說的:

一個人最大的悲劇,莫過於能力有限,卻永遠不肯知足。

克己自持,是避禍之道;知足自安,才得平安喜樂。

《白鹿原》: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有人說,《白鹿原》不曾直言人性,卻透過一副副眾生相,將真實而又殘酷的人性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人命如草芥,人死如斷軸”的荒唐年代,白鹿兩家三代在貪瞋痴愛中苦苦糾纏,卻又在你爭我奪裡落得一場空。

他們的生活裡,藏著的何嘗不是我們人生的縮影。

年少輕狂,總以為獲得幸福,就是把所有的東西通通擁入懷中。

待到真正成熟才發現,這世上總有填不平的欲壑,總有求不完的外物。

你越是什麼都想要,越容易什麼都得不到。

蘇格拉底曾說:“知足是天然的財富,慾望是人為的貧窮。”

不求非分之福,不貪無故之獲,才能收穫真正的幸福。

點個

清醒克己,知足方能自安

,與朋友們共勉。

清醒克己,知足方能自安

點選下方連結即可購買《白鹿原》

《白鹿原》: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慾望買單

白鹿原無刪減版 陳忠實

檢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