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最後的悲壯,為何在安慶城陷後,李玉成沒有選擇退回天京城內?

由 青史如煙 發表于 人文2022-03-05
簡介此時陳玉成並不適合馬上回天京,畢竟是打了敗仗,見了天王面子上不好看,另外在外圍抗擊清軍,在天京城外積蓄力量輸送兵力糧草到天京,要比呆在天京城內當衛戍軍要重要不少

玉成此事是什麼意思

1860年夏,太平軍集中兵力攻破清軍江南大營,隨後以席捲之勢,東征常州、蘇州,兵鋒直抵上海,清軍各營望風披靡,清廷聞訊震悚不已。

一時間,江浙一帶的求援書信如同雪片一般,紛紛飛至曾國藩的湘軍大營之內。

最後的悲壯,為何在安慶城陷後,李玉成沒有選擇退回天京城內?

“江浙官紳告急書,日數十至。”

然而此時的兩江總督欽差大臣曾國藩和湖北巡撫胡林翼,並沒有理會朝廷“援蘇援滬”的詔令,反而乘機統率湘軍水陸師五萬餘人,自湖北大舉東犯。

在連陷安徽太湖、潛山之後,湘軍的主力兵鋒直抵安慶。

即便江浙一帶戰勢,日趨危急,曾國藩卻始終堅持自己的戰略方針——

一切以攻克安慶為首要任務

安慶一軍,目前關係淮南之全域性,將來即為克復金陵之張本。

安慶之戰

1860年5月,曾國荃與太平軍降將韋俊攻佔樅陽,安慶之戰開打。

眾所周知,安慶城為天京(南京)鎖匙,自1853年(咸豐三年)為太平軍佔領後,安慶一直是拱衛天京(今南京)的門戶,其周邊轄區也一直是天京的糧倉和兵源之地。

而對於曾國藩來說,他對攻克安慶,一直有著清醒的認識。

最後的悲壯,為何在安慶城陷後,李玉成沒有選擇退回天京城內?

“自古有事於大江南北者,必爭上游之形勢。”

湘軍眾首領在定下先破安慶,後攻天京的戰略之後,便號令曾國荃率領陸師楊載福率領水師圍困安慶,然後命令多隆阿和李續宜打援。

此時此刻,太平天國曾策劃實施圍魏救趙,派陳玉成和李秀成部兵分兩路進攻武昌,但後來卻因為李秀成的撤退,最終功敗垂成。

湘軍隨後繼續死圍安慶,而作為英王陳玉成根本之地所在,陳玉成為解安慶之圍,不惜血本,拼死攻擊清軍、救援安慶。

最後的悲壯,為何在安慶城陷後,李玉成沒有選擇退回天京城內?

但在集賢關之戰等外圍戰鬥中,英王所部連續失敗,而且主力部隊更是損失慘重,最終安慶城糧草斷絕,城池被地雷轟塌攻破,數萬守軍盡墨。

安慶失陷,陳玉成所部嫡系主力,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此時此刻,大傷筋骨的陳玉成到底該怎麼辦,欲安所歸呢?

能不能迴天京暫避一下風頭?

作為太平天國的重臣,此事是需要非常慎重的。

此時陳玉成並不適合馬上回天京,畢竟是打了敗仗,見了天王面子上不好看,另外在外圍抗擊清軍,在天京城外積蓄力量輸送兵力糧草到天京,要比呆在天京城內當衛戍軍要重要不少。

南京的安全拱衛,需要外圍軍事力量,陳李兩大兵團如蟹螯

按照清廷的說法,太平天國乃竊號之賊,屬於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對立政權。

那麼天京(南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首都,它的外圍安全是特別重要的。如果說天京的外圍都是太平天國的城池,那麼天王洪秀全自然高枕無憂。

而安慶已然失陷,曾國藩、曾國荃湘軍隨時順流而下,此時的天京是非常不安全的。

天京城固然城堅池深,但是靠首都的防禦力量對抗,畢竟是下下之策。

最後的悲壯,為何在安慶城陷後,李玉成沒有選擇退回天京城內?

如果能拒敵於國都之外,則外圍機動兵團的重要性則不言而喻。此時太平天國最重要的軍事力量,除了守衛天京的主力衛戍部隊,就是忠王李秀成軍事集團和英王陳玉成軍事集團。

這兩支軍事力量就如同螃蟹的蟹螯,是太平天國對抗清廷的主要力量。

陳玉成如果帶領大部隊迴天京,雖然能增加天京城的守衛力量,但得不償失。

首先大隊人馬回京,必然會增加天京城的糧草負擔。

第二,失去了周旋的戰略緩衝餘地。

第三,陳玉成內撤將無法分擔軍事攻擊,變相加重了外圍李秀成集團的軍事壓力。

陳玉成集團的兵力不足糧草不夠,必須招兵買馬,徵集糧草

安慶之戰,陳玉成所屬主力葉芸來部幾萬兵力在城破之後被俘,全部被殺。

不止如此,在安慶之戰的外圍阻擊戰中,陳玉成集團損失也極其慘重。

這其實也算是陳玉成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

最後的悲壯,為何在安慶城陷後,李玉成沒有選擇退回天京城內?

在1861年5月,陳玉成為赴桐城與幹王洪仁玕商討解安慶之圍的對策,離開了安慶城外圍陣地集賢關及菱湖兩岸營壘,結果湘軍來犯,沒有主帥坐鎮的八千太平軍被屠戮殆盡。

集賢關外赤崗嶺的四個營壘隨即陷入重圍,要知道防守這四個營壘的是陳玉成部最核心的精銳部隊,統帥劉瑲琳尤其深得軍心,驍勇善戰。

然而在多隆阿,鮑超,成大吉,曾國荃等部合圍之下,最終全軍覆沒。這場戰鬥打得極其激烈殘酷,湘軍自身也損失極大,但是,陳玉成部主力可以說是損失殆盡。

因此,此時的陳玉成想要振作,必須在外面補充兵源,恢復實力,而不是進入京城,去消耗守衛力量。

陳玉成最後為什麼會被俘,就是為了補充損失的兵力而不惜以身犯險。

安慶失守,陳玉成失去根本之地又被貶失去信任,必須重新建立根本

陳玉成被封為英王,跟李秀成分庭抗禮,其實還是因為他能打。

最後的悲壯,為何在安慶城陷後,李玉成沒有選擇退回天京城內?

但是安慶之失,讓洪秀全大怒,將陳玉成以及從天京派出去負責救援安慶的主將洪仁玕同時革職。

然後陳玉成原先所轄所部仍歸其陳玉成節制,以觀後效,戴罪立功。

在陳玉成被貶之時,他肯定不能腆著臉迴天京。

以一個敗軍之將的身份回去,洪秀全又能給他什麼好臉呢,再說回去之後,洪秀全又怎麼安排官職?

信奉實力的亂世時代,喪失了實力的將軍其實就是個虛張聲勢的扛把子。

失去了根本之地安慶後,在兵力大損的情況下,英王陳玉成急需補充兵力,建立新的戰略支點和根據地。

如果他不能風雲再起,也就只能一直沉淪,而沉淪的敗將,更不可能迴天京去。陳玉成此時,只有考慮西征,以取武昌,或者保住廬州,恢復元氣,以圖恢復安慶。

如果回南京,結果如何?結果就是兵敗,李秀成回了南京,結果城破被俘

陳玉成肯定想過這個問題,就是在安慶兵敗後回守南京會是一個什麼局面。

天王洪秀全已經腐化掉了,擁有數十個王娘,數千妃嬪的天王現在只是一個禿頭的胖子,充滿著酒色之氣。

俗話說,枝幹強則根本強,沒有枝幹提供的養分,根本不可能有天國的強大。

沒有外圍輸送的糧草兵源,天京只是困守之地,終無了局。

曾國荃曾鐵桶部畫地為牢,死守在雨花臺之下,天京守軍花下血本,屢次拼死攻擊就是無法打破曾氏營盤。

最後的悲壯,為何在安慶城陷後,李玉成沒有選擇退回天京城內?

陳玉成新敗之師,即算回來,估計也很難突破曾國荃的包圍圈。如果說陳玉成部迴天京,對於天京城被包圍的形勢,很難說能起到多少作用。

1863年,李秀成在洪秀全再三的要求下,帶領部隊回防天京,終於因為糧草不濟而導致天京城被攻破,最終李秀成被俘。

陳玉成回防的結果,估計也不會比李秀成好到哪裡去。

作為天國的唯二主力戰將,又身負驍勇之名,陳玉成不迴天京:

一方面是因為敗戰之後要顧及自己的身份和麵子,在沒有得到洪秀全召喚的情況下,容不得他迴天京尋求庇護。

另一方面,陳玉成深曉謀略,知道安慶失守後天國已經急轉直下,如果他再不挺身而出站出來,肩挑手提,減輕天王負擔,那麼太平天國的事業就馬上走到頭了。

即算失敗,即算被誤會,但是少年英雄,壯志在胸的陳玉成一直忠於天國。

最後的悲壯,為何在安慶城陷後,李玉成沒有選擇退回天京城內?

因此,在太平天國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在自己被革職降罪的情況之下,陳玉成依然制定了一套唯一可能改變被動局面的戰略計劃。

他隨後派出了陳得才賴文光遠征西北,而這支部隊隨後與捻軍結合,在天國滅亡後仍然堅持抗戰,給予清廷極大困擾和麻煩。

但是,陳玉成自己就麻煩大了,在1862年5月,廬州被攻破,陳玉成棄城北走。

在困境中,為了能招徠更多的部隊,陳玉成到處聯絡活動,爭取招兵,不久,因輕信苗沛霖而被出賣,後被押送清軍軍營。

1862年6月4日,太平天國一代名將,英王陳玉成慷慨就義,年僅26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