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由 陋巷故人 發表于 人文2022-02-28
簡介01、“瘋子”與“智者”結伴而行,一場騎士的假冒險,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無障礙共處唐·吉訶德在不同時代不同角度都有著不一樣的解讀,但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他都只是個普通的年輕人,因對騎士小說痴迷地無法自撥而幻想自己就是騎士要拯救社會,於是有一天,

虛實失度可以形容什麼

談及騎士文學,塞萬提斯足以稱得上是騎士文化的核心傳承,他筆下的作品是相當獨特的。透過玩樂性地臨摹已經開始衰退的文學潮流,“騎士小說”便是主流的代表,而他創造出另一種富有生氣的小說型別——復調小說。

這種小說憑藉一種“虛構之外的遊戲”摻雜了宇宙觀與世界觀,甚至複雜地與現實混合在一起。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而出版於1605年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又譯:《唐·吉訶德》)便是典型的代表,但無論是作品還是作者對讀者而言都是存在諸多疑惑的。小說採用一個愛好“cosplay”的假騎士為主線,他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偉大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拉著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僕人,“行俠仗義”、遊走天下,做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卻是四處碰壁。最終從夢幻中甦醒過來,回到家鄉後死去。

他企圖憑個人之力拯救世界的故事諷刺當時漸漸衰退的西班牙是多麼地可笑可悲且盲目自大,槍炮早已盛行,曾用刀劍為國增光的騎士卻難以接受這一現實。不得不說,

故事詼諧有趣,雖說小說的寫作背景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截然不同,且隔著幾個世紀,但看的時候總會不知不覺將自己帶入情節中,聯想起自己的理想與在現實中碰過的壁,其中所蘊藏著的現代生活哲學的驚喜總會讓人記憶猶新。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01、“瘋子”與“智者”結伴而行,一場騎士的假冒險,一場理想與現實的無障礙共處

唐·吉訶德在不同時代不同角度都有著不一樣的解讀,但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他都只是個普通的年輕人,因對騎士小說痴迷地無法自撥而幻想自己就是騎士要拯救社會,於是有一天,唐·吉訶德便突發奇想到外面闖蕩,將幻想變成了行動,找了塊布當作披風,就假裝自己是騎士,撿了根樹枝當作騎士劍,走出了家門。

說好是騎士,怎麼能少了坐騎,可是沒有錢買馬,便發現了馬的親戚——驢。一切都準備好了,還差一樣,冒險怎麼能沒有同伴呢,於是就拉上朋友桑丘一起出發了。

他以一個未受正式封號的騎士身份出去找尋冒險事業,

完全失掉對現實的感覺而陷入漫無邊際的幻想中

,唯心地對待一切,處理一切,一路闖了許多禍,吃了許多虧,鬧了許多笑話,然而一直執迷不悟。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唐·吉訶德出身於一個家道中落的小地主家庭,深受騎士文學的影響,為人比較正直忠厚,不滿現實,但既不知生活的根本問題在哪,又不知怎樣去切實去解決,

所以在對騎士文學入迷之後,他就仿之,遊走天下,剷除不公,匡扶正義,實現他所理想的道德原則。

對於現實他是始終不滿的,但他的最大弱點也是一點都不清楚他所要改造的現實是怎樣的,和怎樣改造現實,於是在幻想中臆想了他的現實環境,並用脫離現實的手段,實行了荒唐可笑的行動。

用騎士的道德行之於當世,就是用昨天的思維做今天的事,用今天的頭腦做明天的事。

他善良的出發點斷然不能取得如願的結果。

如對於牧童的同情,是對於人壓迫人的不滿,他要剷除不公的世道,但他沒有對於要改造的物件的具體理解,仍然不知道怎樣真正解決問題,所以他衝上去了,讓財主把牧童放了,可當他走了之後,那個牧童挨的打卻更多了。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而桑丘雖是書中的“配角”,可是卻在其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說唐·吉訶德是夢想的化身,那麼桑丘就是現實的幻化,在每一次的“冒險”中,桑丘都是“

目擊證人

”,

他總會在耳邊提醒著這不是唐·吉訶德想象中的那樣事物。

他重實際:不論唐·吉訶德有怎樣的臆想,把事情說得怎樣玄乎,但他都有自己的判斷,

一切從切身利益出發,明白客店不是城堡,風車也不是巨人。但他是主人的隨從,他不能有拂主人的意志。

他對人忠實:不管多麼有危險,他沒有把唐·吉訶德拋開過,他始終熱愛他,跟他去為了實際報酬和未來能管理一個海島的許諾。他雖跟著主人去受苦,但卻滿足眼前的獲得和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他容易輕信,但卻有判斷的才能,並頗為聰明機智,在他的嘴裡諺語一串一串注外出,都富有深刻的生活哲理。

他能主持公道,同情弱者,並仇視與嫉恨不平世道。這集中體現在他當“總督”時所實行的仁政上面。作者在這裡告訴人們,一個人是否能在治理與管理上獲取成就與身份無關。如他在一個叫做“布拉塔留”的海島,坐堂審案,對三件案子(裁縫為僱主的糾紛、借錢沒還的糾紛、誣告強姦案)的處理,高明至極。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這在昭示衰敗時期的西班牙人民:

渴望的一個良好的社會,只有在人民自己的努力下才能實現

。他離任時兩袖清風,並說明他是一個例外的“總督”這個人物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解讀的,在表面上是個老實、重情義的同村小夥子,

實際上所蘊含的是世人對現實世界的看法,也讓我們在書中能用現實主義的眼光看待唐·吉訶德的“冒險之旅”。

而另一方面,從讀者角度出發,

桑丘的出現除了提醒世人不要沉迷在唐·吉訶德的美好、滑稽的夢境中以外,也時刻在提醒我們學會理性看待生活中那些被戳破真相的殘酷。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在這個“拯救世界”的喜劇中,他們兩個人每到一個地方,總會惹出禍,唐·吉訶德把風車當成怪獸,把別人的車隊當作綁架,把旅店當成城堡,

總要“戰鬥”一番,其實,他好心辦壞事,每回都弄巧成拙,自以為做了好事,實際上對別人毫無幫助,甚至有時還帶給別人苦惱,他自己也在每一次“拯救活動”中摔得灰頭土臉。

一個是滿腦子虛幻理想、持長矛來和風車搏鬥,以顯出騎士威風的唐·吉訶德本人,另一個是要從美酒佳餚和高官厚祿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他們一個是可笑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是可笑的實用主義者。但是唐·吉訶德屬於過去,桑丘·潘沙卻屬於未來。隨著資產階級勢力的日漸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唐·吉訶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看故事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想,“怎麼這個人這麼傻”,但卻符合幻想,更符合幻想當中的現實。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02、是“瘋子”,也是生活家

故事中的人物並不是只有單一的一面,在書中,塞萬提斯還創造了許多出自唐·吉訶德的經典語錄:

自由和體面一樣,值得拿性命去拼。不得自由而受奴役是人生最苦的事。

唐·吉訶德也並不只有魯莽、瘋狂呆滯的一面,其實唐·吉訶德的內心也散發著哲學家、思想家的氣息,道理都懂,要實現就必須付出代價,這便是唐·吉訶德的人格魅力——

他懂得生活之道,更具有行為之勇。

他的經典語錄也折射出當時人民的內心變化,西班牙曾經靠騎士團隊創造了盛極一時的“黃金時代”,然後時代的發展讓這一切都變成了歷史的光跡,封建經濟的解體、槍炮的盛行,騎士團隊早已不能再像從前輝煌了,如果說新時代帶來的是發展,那麼在舊人們眼中看到的就是失落感。

而唐·吉訶德就是這眾多“失寵”騎士中,唯一一個願意“站起來”反抗的“瘋子”。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如果說唐·吉訶德只懂得舞刀弄劍或是悟透人生哲理,那也錯了,他還是一個痴情的戀愛家。對素未謀面的“愛人”——

杜爾西內亞

忠貞不渝,他對於幻覺中的達辛尼亞,已經達到了無比推崇、敬愛的程度,在自己的行為當中,他無論如何也要保持對她的忠貞,不僅對於一切聲色的誘惑視而弗見,聽而弗聞,甚至竟然達到了坐懷不亂的高超地步。

在第一部中,不僅客店中的妓女與騾夫的幽會,妓女錯找到了他房裡,他堅守道德原則,予以拒斥;就在整部書中,作者的基本態度還是樂觀的,這是因為他看到了舊世界已經無可挽回地倒下去了。

可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段“瘋子”般的單戀,沉溺在主觀臆想中、擅自將別人稱為“愛人”的行為,很顯然,這段感情也預示著唐·吉訶德的結局——無疾而終。

然而這段未被“奔現”的戀情,給唐·吉訶德這個人物增添了更多的真實性,更像一個真實的人,需要愛情、需要內心的慰藉,而這也反映出唐·吉訶德在冒險中也對自己的行為有著質疑,需要靠“情感催眠”才能繼續下去。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看著是個喜劇,然而故事的結尾卻是個悲劇,這對於整本書來說有點反轉,但細細研究書中的細節,我們不難發現這其實早已埋下了發展線。從每一次冒險的失敗告終,從桑丘的勸說,從愛情的消散,無不預示著唐·吉訶德整個人生的“失敗”。最後,唐·吉訶德還是放棄了當騎士去“拯救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他轉變這麼大呢?

原來,同村的一個小夥子看不過眼了,加爾拉斯果假裝成另一個騎士和唐·吉訶德打賭,要是贏了唐·吉訶德就要放棄做騎士,結果可想而知,唐·吉訶德輸了,他遵守了承諾,回到了老家。不得不說,唐·吉訶德還挺守承諾的,當然,守承諾是一個好品德,同時,

這也告訴我們,當我們在幻想當英雄、幻想改變現狀之前,充實自己,從身邊事做起,讓自己先變得強大,接近幻想,實現幻想,方有機會使幻想落地。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唐·吉訶德的失敗同樣也是騎士的失敗,不甘失敗卻又無可奈何,雖然之後他又斷斷續續地抱著“善良”的心態做了很多荒誕的事,可結果依然是失敗。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以前做的事是那麼荒唐的,他的理智終於覺醒了,死前還立下了三條遺囑,這三條遺囑也是很有趣,第一條是付給桑丘一筆錢,第二條是要求外甥女嫁給讀過騎士小說的才能得到遺產,第三條是向以這為題材的作者致歉。

理想世界的豐滿絕對不能填補現實生活的乾癟,引用唐·吉訶德的一句話:“

現在我終於明白過來了。我不是什麼遊俠騎士,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人。”

這是一句普通得不再普通的內心獨白,可也真真切切地打破了騎士隊伍的內心最後一道防線,是時候該回歸到平凡中了。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04、從“瘋子”當中學會騎士的生活態度-

這部以騎士為主導的文學作品,對騎士精神的解讀卻是複雜的,存在於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

在理想狀態下,可以看到騎士精神的閃光之處,騎士不僅是行俠仗義的魯莽之軀,更是精神飽滿的“生活者”,信念堅定且博學多才,對素未謀面的意中人依然忠貞不渝,理性對待受屈苦役,由騎士道引申出對生活具有正面積極的道德觀念,絕不是一個木訥呆板的劍客。

值得誇讚的是,他把這種幻想轉變為行動,用生命捍衛真理。

如果說理想的化身折射的是騎士精神的優點,那麼現實中的種種遭遇在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其中的缺點。自我武斷的臆想無法在現實中得以實現,其實幻想解救人民於苦難之中的執念反而弄巧成拙,把好事做成了壞事。誤以為穿上盔甲就是騎士,

而現實和虛幻兩者間截然不同的規則使他屢屢碰壁,在世人眼中猶如瘋子,並且騎士沒有認清現實——鐵槍已打不過槍炮。

雖說騎士的形象瑕瑜互見,但其理想主義精神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人們所期待的,人人平等而自由,並且需要有一位“騎士頭領”為理想付諸行動。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閱讀《唐·吉訶德》,足以讓我們內心得以豐盈,也讓我們能從書中學會跳出固有模式,看到生活中更多是“瘋”非“瘋”,實則一如“騎士”舊風采的事情。

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也會見到這麼勇敢的人做著在別人眼中看似很不可思議的事,但往往就是這些人讓社會變得美好,這其中或許便存有自身的影子。

不得不說,唐·吉訶德的騎士精神還是值得我們欽佩的,我們習慣性地順著平常的規律循規蹈矩地生活,然而唐·吉訶德敢於打破常規去發現更多不一樣的精彩,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而這也是《唐·吉訶德》這本書的魅力所在,讓我們在看故事的同時也在思考,人生活著的意義——即使騎士的刀劍已敵不過大炮,依然選擇在夢想中找到新的閃光點。

時代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著,我們的步伐也在緊跟著,可是生活豈是想跟就輕易跟得上呢?“瘋子”還是“騎士”這不是一個單選題,至少在現代開放包容的社會中,它不是。

表面上我們做著“瘋子”,不甘落後卻又難以超越潮流,實際上我們也是“騎士”,最後還是順應時代,湮沒在歷史大潮中,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應該是消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

我們可以是冒險家,在日復一日中發現新的刺激和驚喜,為自己增添生活的樂趣;我們可以是哲學家,調侃的段子不只是玩笑,更是閱歷的總結;我們也可以是愛情主義者,在情感中找到尊嚴和地位,感受人與人的親密。

黃金世紀騎士文學《堂吉訶德》,擺正虛實失度精神世界領悟生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