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中華民族精神造就的中華瑰寶

由 趣觀天下 發表于 人文2022-02-25
簡介而今,在邁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景德鎮相繼復燒了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等歷代典型瓷窯,景德鎮傳統陶瓷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再現了“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新輝煌

雕龍繡虎是什麼意思

中華民族精神造就的中華瑰寶

作者:吳仕民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吳仕民的新作《御窯重器》,是一部以文學視角真切地再現瓷都景德鎮百年風雲和社會風情的長篇小說,是作者繼《鐵網銅鉤》《舊林故淵》《佛印禪師》之後的又一力作。

明代至民國時期,景德鎮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瓷業中心。獨特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和地理環境,使瓷都成了光彩照人、琳琅滿目的藝術殿堂。《御窯重器》一書透過國運與瓷運的層層連線,揭示了官窯御瓷的重重奧秘,展示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制瓷技藝。

瓷器是中華瑰寶,凝結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御窯重器》全書包括“窯場血淚”“御窯餘火”“窯寶厄運”“新窯情思”四卷,宏觀而又細緻地描摹了瓷都景德鎮經歷的時代變遷和御窯燒製龍鳳重器的坎坷經歷。從御窯廠的去留、重器形制、加燒龍尊、瓷成開爐,到御瓷晉京、交易龍尊、夜半劫寶、寄存龍尊,可謂層層波瀾,環環相扣。作者在講述這一系列扣人心絃故事的同時,還刻畫了慈禧太后、督陶官、瓷藝大師、燒窯師傅、軍閥、日本侵略者等各類人物。御瓷的層層奧秘,人性的善惡美醜,國運與瓷運的深度交織,親情、友情、愛情的纏綿糾葛,新觀念與舊習俗的激烈碰撞,盡在其中。

然而,小說並沒有一味迷戀于波瀾起伏的故事、曲折驚險的情節,而是著眼於精神層面,通篇透出對中華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的禮讚。小說從清政府末期寫到抗戰勝利,這正是中華民族蒙受苦難的一段灰色歲月,是中華兒女尋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一段崢嶸歲月,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大放光華的一段輝煌歲月。這一非同尋常的時代背景,為人物命運的安排和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特定環境。“國家已經像一座百孔千瘡的柴窯,必須推倒重建,才能冒出新煙,燒出好瓷。”書中透過新四軍嶽團長的一段演講,道出了中華民族面臨的時局,表達了各族人民的心聲,也為主人公的活動提供了舞臺。

《御窯重器》一書的主人公方浩是一個通曉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且留學過日本的制瓷專家。他不僅是一個技藝精湛的制瓷藝人,更是一個心如火烈、志若石堅的愛國者。他深深意識到,舊中國就像破敗的舊窯一樣,正呈徹底坍塌之勢,只有透過社會變革,重修重建,才能浴火重生,呈現出嶄新的面貌。所以他主張廢除官窯御瓷,開辦新的瓷業公司。為了以瓷興國,他力主培養人才,認為這是振興瓷業之根本,並鼎力親為,辦學授藝,雖幾次受阻,依然孜孜以求,並不惜傾家蕩產,興學育才。當面對外敵侵略時,他凜然以對,機警地識破了日本人盜竊釉料配方的企圖;當瓷窯遭受日本飛機轟炸垮塌後,他主張重建重砌,以保護和復興景德鎮瓷業的特殊方式,與外敵抗衡。中華兒女愛中華、衛中華的精神傳承在他身上得到集中體現。

景德鎮傳統瓷窯營造技藝和燒成技藝堪稱一絕。尤其景德鎮清代鎮窯更是代表了傳統制瓷窯爐營造技藝的最高水平,在景德鎮1700多年的陶瓷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集中體現了蘊藏在中華兒女身上求精求細求好而又勇於創新的工匠精神。在書中可以看到,工匠們為拉成御窯重器的坯胎歷盡艱辛;一件大的瓷畫,只因一隻龍的眼睛顏色稍有不正而被視為次品;為製成烏金釉,工匠們十多年矢志如一,屢敗屢試。這便是中華民族精神在瓷藝製作上的熠熠閃光。此外,書中體現的還有團結合作、不畏艱辛、制器以德的精神。

而今,在邁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景德鎮相繼復燒了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等歷代典型瓷窯,景德鎮傳統陶瓷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再現了“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新輝煌。這是傳統技藝的傳承,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

捧讀《御窯重器》,筆者認為,這不僅是一部瓷業文化小說,更是一部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的小說。作品中體現的民族精神、愛國情懷,為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在題材挖掘、主題提煉和創作實踐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來源:中國民族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