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回鄉祭祖記

由 硯池漁夫 發表于 人文2022-02-11
簡介他還說,明天咱全村的男人都會來這裡給祖宗磕頭拜年,到上午十點多,從咱村遷出去的趙家後人們,也會成群結隊過來,屆時,祠堂內會人山人海,擠攘不動

祖功宗德流芳遠誰寫的

大年三十兒除夕日,按我們當地的風俗,午飯後要上墳祭祖。於是上午在城裡貼好對聯、吃過餃子後,我便帶上香萡、鞭炮等祭品,與家人驅車三十餘里回到老家,與家族的侄子、孫子們到祖墳拜祭,並唸唸有詞兒地邀請已逝的先人們回家過年。祭祀完畢後,侄子給我說:叔叔,百年之後,我們都要在這兒入土為安呀,我說:那是自然,葉落歸根嘛!

說到“根”,我忽然想到今天應該到村中的趙氏宗祠看看,祭拜一下列祖列宗,明天大年初一祭拜的人就太多啦!

剛進宗祠,正當我們仔細觀看整飾一新的祠堂時,我們的老家長趙保書(雞澤縣象棋高手,曾多年在縣老禮堂與玉光普合帶徒弟)跟了進來。按家族輩分,我叫他叔,我問他:“老叔叔,今年多大年紀啦?”他說:“過了年就六十八啦,我們這輩兒就剩我和老國(趙國賢)了,下面就輪到你們這一輩啦”。他接著說,這兩年,多虧了你老山哥(趙柱山,我堂哥)和其他幾位熱心理事的辛勤付出,才有了咱趙氏祠堂今天的模樣兒。

他還說,明天咱全村的男人都會來這裡給祖宗磕頭拜年,到上午十點多,從咱村遷出去的趙家後人們,也會成群結隊過來,屆時,祠堂內會人山人海,擠攘不動。

回鄉祭祖記

2017年依舊碑文重新刻制的石碑

說到我們南硯池趙家的來源,有人認為是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遷來的,其實不然。

據家譜記載,我們本是召伯的後代,祖輩原居住在順天府遵化州石門驛,即現在唐山遵化的石門鎮。元末時,我們的高祖在朝為官,被奸臣陷害,誥命弓氏抱著嬰兒逃奔避難。追兵將至,弓氏驚慌失措,幸虧遇到路邊一個背柴草的老嫗,便與她換了衣服,把嬰兒裹在柴草中抱著往前走,騙過了追兵。後來逃奔到距雞澤城三十多里的西硯池村,借住在一戶姓劉的家中。為避免招惹麻煩,便將男孩的姓由“召”改為“趙”,起名叫趙繼先,意思就是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併發揚光大。我們的始祖趙繼先長大後,劉家人見他相貌端莊,步履穩健,不嫌棄趙家貧窮,將自己的女兒許配於他為妻。婚後育有四子,分別取名叫趙縉、趙端、趙寬、趙海。長子趙縉婚後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叫趙鳳、趙麟、趙禎;次子趙端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取名趙祥、趙道顯、趙明;三子趙寬生一子取名趙真;四子趙海生四子,取名趙福、趙孜、趙貴、趙琪。

硯池趙氏後人,象蒲公英的種子一樣,由於種種原因,先後遷往我縣的孫堡營、南段莊、範村、東雙塔、東申底、小寨村及永年、肥鄉等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祭拜結束後,我出祠堂東門,正要抬腳上車,老家長趙保書拉住我說:“別急著走,竹林在祠堂南邊”。他說的竹林指趙竹林,我的小學恩師,現在負責我們趙家家譜的續寫和保管工作。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見趙老師正和六七個老人坐一塊曬太陽、聊天,我馬上走過去握住他的手,向他問好,向他拜年。並給他談到:範村的趙金海(原河北電臺駐邯鄲記者站站長)曾與我說過想看看咱紙質的家譜時,趙老師爽快地說:看吧,我經常在家,他啥時來啥時看。我向他表示感謝、與其他老人們打完招呼後告辭返程。

回家後我上網百度“召伯”,查到如下兩篇文章:

《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召伯祠

我行出陝右,來升召公堂。

嘆公不可作,祗令吾道傷。

優哉聽訟日,斯民歌樂康。

善教被南國,美蔭餘甘棠。

惟公與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載惟蒼蒼。

人不學二南,其蔽猶面牆。

先聖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長。

公澤亦至今,風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猶煌煌。

徘徊不能去,淚落征衣裳。

由此看來,召伯姬奭的確是一位以德治天下、關心黎民疾苦、受人愛戴的政治家。

“祖功宗德流芳遠,子孝孫賢世澤長。”今天,我們希望所有硯池趙氏的後人們,不論從事何業,身居何方,都能夠銘記祖德,孝老敬親,遵法守紀,不辱家風,愛國敬業,光耀門庭,與所有華夏兒女一起,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