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由 明眼看數 發表于 人文2022-01-24
簡介在孔子的時代,受限於生產力水平文字載體的成本,教育並非是一個可以普及的社會服務,家庭教育承擔著“學”的主要途徑,即便是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家庭依然是“學”的起點

從父兄是什麼意思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按照現今社會的評價體系,《論語》中的“君子”,是從財務自由向精神自由發展的一群人。“就有道而正”,是“君子”之“學”。“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孝”、“悌”是男權社會中家庭的兩種主要關係,也是“就有道而正”的出發點。在孔子的時代,受限於生產力水平文字載體的成本,教育並非是一個可以普及的社會服務,家庭教育承擔著“學”的主要途徑,即便是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家庭依然是“學”的起點。

如果忽視了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社會結構的變化,資訊傳播方式的差異,片面地用定性的方式去解讀《論語》,就會延續後世儒家在自相矛盾的漩渦中,自圓其說、害人害己的所謂“國學”之中。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農耕民族透過耕種獲取了穩定的食物來源,並逐步積累了私有財富,才逐漸形成社會的概念。土地作為一種主要的生產資源,也是一種社會財富。繼承是父系社會中財富的一種主要的傳承方式。“孝”字從構成上看,充分體現了父權社會的等級制度。“老”在上,“子”在下,權利、財富的傳承關係,從“孝”字中可以一目瞭然。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弟”在甲骨文中是纏繞木樁的意思,引申為次第。在古文中“弟”和“悌”的意思是相通的。“孝”和“弟”表達了兩種次序,以“老”、“子”分類的代際關係,以“先”、“後”分的次序關係。很顯然,代際關係在順序方面的重要性要高於次序的重要性。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兄從口從人,男子先生為兄。父子與兄弟是家庭男性的主要關係。父子間的關係屬於男權社會的主要關係,兄弟關係屬於次要關係。“孝”與“悌”實際上是男權社會中,家庭自然關係的兩種不同體現方式,也是人接觸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起始點。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仁”在《論語》屬於高頻詞,基本在《論語》的二十篇中都有出現(第十章)除外。這也說明“仁”與“君子”有密切的相關性。

“仁”從“人”從“二”。“二”在甲骨文中有“上”的意思。從象形和會意的角度理解,“仁”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理解為“二”),也可以是平等(理解為“上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視同仁”。

《論語》中所謂的“君子”,用現在的角度看,都已是獲得了財富自由的人。繼承是“君子”獲得財富積累最主要的方式。“孝悌”既是一種順序,也是一種財富的傳承次序,同時,也是一種自然規律。“謹而信”是“君子”的一種行為方式,“泛愛眾而親仁”則是“君子”的責任。“君子”雖然可能不用從事具體的生產勞動,但是,能夠讓生產者能夠生存下來,並積極勞動,創造財富,也是“君子”的責任。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文字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資訊傳送載體,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文”字在甲骨文中是人在上,乂在下。“乂”可以是一個交叉點,也可以是結繩記事的一個節點,甚至可以代表最早甲骨身上的紋路。從“文”字的內涵我們不難發現,孔子所說的“文”,其含義顯然不僅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字”、“文化”,更不是所謂的“文科”。當時的“文”中,不僅包含了“文字”,還包含了先人在“文字”中,流傳下來的“道”(也就是自然規律)。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甲骨,最早是用來進行占卜的一種資訊載體。作為卜辭,甲骨上的文字,記錄了占卜時間、地點和發生的時間,甲骨也就成為了文字最早的一種載體。隨著冶煉技術的提升,鐘鼎也成為了文字的一種載體。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竹簡作為文字的載體,輕便、便於移動的特性,也使得文字可以在更廣的範圍內進行傳播和推廣。竹簡的使用,雖然降低了文字的學習門檻,但要是以竹簡作為文字普及的載體,各種成本均非當時的人力和無力無法達到的。因此,能夠學“文”的人,只能是社會中的少數人。

按照孔子當時所處的時代看,由於資訊載體的成本太高,文字、甚至教育的普及與現代的資訊化社會相比,顯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家庭中,從“父”、“兄”處學習自然之道,應該也只能是“君子”求道的起點。“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是一種“習”,是把從父兄處學來的道理應用於實踐的一種嘗試。在此之上,才會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試想一下,如果繼承了萬貫家財而不善打理,最後導致土地荒蕪、沒人幹活,那麼,哪裡還會有富餘的財富去“學文”?如果連家庭的基本倫理關係都搞不清楚,恐怕在古人傳下來的“文”中,也很難悟出更深刻的道理。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君子”“就有道而正”的一個“學”和“習”的循序漸進過程。對於當今社會而言,我們對自然規律的瞭解已經越來越多,對社會規律的瞭解也逐步加深,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現代意義上的教育和學習,更多依靠的是社會服務體系,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家庭依然是人瞭解自然和社會的起點,起點不同,也就決定了每個人的成長路徑不同。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從改革開放開始的工業化發展,帶動中國城鎮化的發展。經過40多年的發展,城鎮人口比例已經接近了60%,比1978年增長了近40個百分點。

用定量思維讀《論語》--“孝”、“悌”與“學文”的關係

城鎮化的發展,帶動了大量的農村勞動人口進入城市。城鎮就業人口總量已經超過了農村就業人口總量。

從成長的路徑看,在城鎮中出生並接受教育的90後,無論是從家庭還是學校、社會所接觸到的工業化、城鎮化的資訊和知識,都要比農村的90後更多。而城鎮家庭的財富積累,也使得在城鎮中成長起來的90後,在實現財富自由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來自家庭內部的支援。對於同樣在城鎮工作和生活的90後來說,從農村進入城鎮的90後,無疑會面對更大的競爭壓力,從居住到求職,再到買房買車,子女入學等方面,農村出來的90後,更多隻能靠自己的努力。從個人的角度看,農村出來的90後,財務自由之路無疑要比城鎮90後更加艱辛、也更加漫長。而從家族發展的角度看,城鎮90後是繼承了家族兩代甚者3-4代人的發展積累,而在城鎮發展的農村90後,不過是家族的第一代,要想用一代人的時間,去追趕2-3代人的努力結果,沒有速度、沒有壓力肯定是不行的,放慢腳步同時減少壓力,去追求平衡發展,或許是一條循序漸進之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