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樵蘇的記錄』

由 李躍兒 發表于 人文2021-12-29
簡介『樵蘇的記錄』15歲米婭帶給媽媽的啟發晚餐時,米婭錄完我的課本音訊出來了,米婭一番談論:諮詢不是分享,我媽媽什麼都可以反客為主地分享,書上也說了諮詢師是傾聽者

樵蘇怎麼讀

樵蘇的記錄

15歲米婭帶給媽媽的啟發

『樵蘇的記錄』

晚餐時,米婭錄完我的課本音訊出來了,米婭一番談論:諮詢不是分享,我媽媽什麼都可以反客為主地分享,書上也說了諮詢師是傾聽者。

我當時為這麼簡潔的話非常驚訝,米婭的犀利,簡直是我的及時雨。實際上從4月20日開始學習以來,我自己的目標也正是減少主觀性。

我們撐著傘,穿著雨鞋,步行在鄉間道路上,前往同村的二爺爺三爺爺家拜訪。這樣開闊的環境裡,米婭就著錄音時讀我的《異常兒童心理學

一書,和我談了許多。

她大意如下:

其實諮詢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你作為諮詢師,確實可以做一些引領,但是實在地說,如果你是去主導這一整個諮詢,我覺得對於患者來說是一個不怎麼好的體驗。

諮詢不是分享,而是聆聽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

臨床諮詢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需要做一個報告,得發現病因是什麼,具體描述一下這個人的情況,他為什麼有這種情況,

要做一個怎樣的診斷,然後

要做怎樣的治療。

歸根結底諮詢是一個共同成長進步的過程,沒必要太把自己的育兒經歷放到裡面,作為一個成功案例也好,不成功案例也好,你得去客觀看待每一個你經歷過的案例,並且去知道你到底要怎麼做。

所謂的分享,其實就像是在那種研討會,分享就是分享,更多的性質是在做講座。但是你在諮詢室裡,你在晤談裡,你不在分享,你應該在聆聽,你應該在學習這個家庭怎麼著。

比如:人家說孩子16歲。我媽媽應該就說:ok,我的孩子也16歲。這是拉近距離。

但是如果人家說到自己怎麼應對跟孩子的問題,結果我媽媽說

什麼,你這不對,我是怎麼怎麼做的

」,這就不是一個好的諮詢師的做法了。

『樵蘇的記錄』

樵蘇的記錄

樵蘇,兩個孩子的媽媽,姐姐米婭和妹妹球球都在李躍兒芭學園度過幼兒園時光。十二年來,樵蘇記錄著女兒成長的軌跡。

第一篇:

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第二篇:

由那隻穿高跟鞋的小肥羊說起

第三篇:

“媽媽,你打擾我一下”

第四篇:

無聊的時候肯定要找人玩啊!

第五篇:

“爸爸,你要把媽媽的話放在心裡”

第六篇:

“她一直喊是沒有用的,她得走過來把男孩抱回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