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到底是什麼?放到今天盡人皆知!

由 無二君 發表于 人文2021-12-20
簡介《長安十二時辰》中馬親王設定的“大案牘術”在唐朝不知道有沒有,但這個把“大資料”提前上千年年的構思確實很有創意

大案牘術什麼意思

最近,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霸屏,朋友圈、同事朋友都在聊這部爆火的古裝懸疑劇。

故事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唐玄宗天寶三載發生在上元節正月十五十二個時辰,也就是一晝夜的故事。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到底是什麼?放到今天盡人皆知!

和當年的反恐劇《24小時》的模式一樣,這部《長安十二時辰》也是一部反恐懸疑劇,只不過故事發生在大唐由盛轉衰的天寶年間,而“恐怖分子”是來自塞外的狼衛。

上元節前夕,長安城混入狼衛,為了打狼,太子身邊的重要膀臂靖安司司丞李必透過大案牘術找到了死囚張小敬,要求他在十二時辰之內抓到所有狼衛,保衛長安的安全。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到底是什麼?放到今天盡人皆知!

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一個概念——大案牘術。

這個“大案牘術”到底是什麼東西?真有劇中描述得那麼神奇?

大案牘術的發明者是徐賓,只是靖安司一個八品主事,因為其出色的記憶力,以及對術數的刻苦鑽研,研究出了一套以檔案資料為基礎的處理事務的方法,即為“大案牘術”,無論是破案調查詢人,甚至預言未來,都可以做到。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到底是什麼?放到今天盡人皆知!

而“大案牘術”是以檔案登記為基礎,也就是錄入吏的基礎工作。

百姓家添丁新喪、婚配嫁娶、買賣奴婢等人口變動之事,都會進行登記,所以對於“大案牘術”來說錄入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差事。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到底是什麼?放到今天盡人皆知!

那麼大案牘術到底有沒有理論依據?在唐朝可行嗎?

答案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可行,但實施難度很大!

唐代的田賦制度稱為租庸調製,“租”指國家配給百姓田地耕種,百姓在接受田地的期間交納一定的租額,年老以後將土地還歸國家;“庸”指的是個體所需承擔的勞役,每年為國免費幹活一段時間;“調”是指百姓每年要進貢朝廷。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到底是什麼?放到今天盡人皆知!

為配合田賦制度的推行,地方建立了嚴密的賬籍系統,類似於現在的戶籍制度,由州縣官員記錄屬地人口戶籍資訊、壯丁資訊,生老病死、搬遷都需登記在冊,根據各家財產多寡分為九等,每三年重造一次。

所以,唐朝有很多的檔案和卷宗資料,這套完備的檔案系統也就為“大案牘術”的可能性提供了資料基礎,而徐賓正是在此基礎上,結合術數,提出了“大案牘術”的概念。

那麼“大案牘術”放到今天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們天天掛在嘴邊的“大資料”,簡單理解,就是已知的未知的海量資訊組成的資料集合。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大案牘術到底是什麼?放到今天盡人皆知!

想象一下我們今天能用大資料解決的眾多問題,就可以理解“大案牘術”在劇中所具有的能力。

當然,目前劇中所謂的大案牘術推演出來的“張小敬”只不過是徐賓的個人選擇。

而古代的大案牘術需要大量的紙張,但因為藤紙的匱乏,逼得徐賓散盡家財革新造紙術;而今天的大資料似乎不需要那麼多的紙張,反而需要更好的處理機和儲存器。

《長安十二時辰》中馬親王設定的“大案牘術”在唐朝不知道有沒有,但這個把“大資料”提前上千年年的構思確實很有創意。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