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王陽明心學:典藏修訂版》(一)作者:王覺仁

由 歸零的活在當下 發表于 人文2021-12-20
簡介在心學的語境中,“心中的道德法則”就是天理,所以王陽明才會說:“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

充天塞地的意思是什麼

《王陽明心學:典藏修訂版》(一)作者:王覺仁

1。“宇宙”並不是科學意義上的物質宇宙,而是哲學意義上的精神宇宙。對於物質宇宙的探索,源於人類固有的求知天性,而對於精神宇宙的叩問,則是來自人性中根深蒂固的終極關懷。生而為人,我們所擁有的生命和世界終歸是有限的、短暫的、相對的,但與此同時,人類卻始終在自己的靈魂深處仰望並追求著無限、永恆和絕對。

2。王陽明教我們致良知,就是讓我們當下體認這個精神本原,藉此與他人、天地和萬物建立一種廣泛而內在的聯結。如此一來,我們的生命就能獲得一個牢固的基點,心靈就能得以安頓,從而確立人生的意義,展開富有價值的生活。用古人的話說,是謂“安身立命”“本立而道生”。當然,相信宇宙有一個精神本質,並且相信人的生命有一個高貴而神聖的來源,是無法用科學手段驗證的。因為這是一種信念,堅守這種信念並遵循這樣的信念生活,就可以稱為信仰。而信仰是既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的,完全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你可以認為生命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只是一種渺小而短暫的存在,人來到世上純屬偶然,活著也沒什麼特別的意義,無非就是吃吃喝喝、男男女女而已;你也可以認為生命的本原是高貴而神聖的,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帶有一種使命,就是讓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潛能充分發揮,進而為他人和社會創造價值,同時讓自己獲得一個快樂、幸福、成功的高品質人生。

3。毋庸諱言,在今天的中國,我們大多數人其實已經不同程度地落入了上述窘境。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有兩點:

一、我們太過於看重物質和金錢,以為快樂、幸福和成功都可以透過物質手段實現,從而導致了物質慾望的膨脹與精神生活的萎縮。今天,我們普遍被這種既定而單一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所困,基本上喪失了選擇的自由,似乎不敢再想象生活還有另外的可能。用美國哲學家馬爾庫塞的話說,這就叫“單向度的人”。

二、我們太過於看重社會的評價和他人的眼光,以至於把自身的快樂、幸福和成功全部交予社會和他人定義,從而忽視了自己真正的心靈需求。而當流俗的價值觀和大眾的集體無意識合謀將每個個體綁架,我們的自我就迷失了,而我們的人格也會呈現出嚴重的“外傾化”特徵。用現代新儒家梁漱溟先生的話說,這是一種“重心在外”的人生,而這樣的人生很難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即便你獲得了某種“成功”,這樣的成功或許也只是外界所定義的,不一定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

4。眾所周知,這個在深山岩洞中一夕大悟的人,就是王陽明。他悟道的這個地方,名叫龍場驛,位於貴州西北的萬山叢棘之中。上面這一幕,就是中國思想史上光芒萬丈的一頁——龍場悟道。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生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卒於明嘉靖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因曾在越城(今紹興)會稽山的陽明洞隱居修道,又創辦過陽明書院,故世稱陽明先生。

《王陽明心學:典藏修訂版》(一)作者:王覺仁

5。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對事物的感知是相對的,所以我們的很多常識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因此,一個人要想活得明白,首先必須學會懷疑,其次學會獨立思考,這樣才不會在社會和他人灌輸給我們的錯誤觀念中稀裡糊塗地過一輩子。

6。決定一個人最終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並不是他的讀書成績或畢業文憑,而是他內心有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遠大志向,以及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決心。

7。王守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要教育你的孩子認真讀書,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和目標強加給他,然後告訴他讀書就是為了實現這個、實現那個。這樣的教育必然是失敗的,就像守仁他老爸和老師屢屢把當狀元的目標強加給他,結果只能惹來他的排斥、反感和恥笑一樣。

聰明的父母和老師,就應該學習算命先生,去發現孩子內心真正的期望,或者透過真誠而有效的溝通,幫助他設定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然後鼓勵他去實現。這就夠了,剩下的事情就靠他自己了。

正如佛陀所說:“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應該像一個有經驗的車伕在駕駛馬車,想讓馬快跑,既不用在前面猛拽韁繩,也不必在馬屁股上狠抽鞭子,而是在馬的耳邊,給它一記清脆而恰到好處的鞭響。如果真是寶馬良駒,自然會奮蹄飛奔,一往無前。換句話說,高明的人,都會把鞭子抽在心上,而不是抽在屁股上。

8。所謂通儒,就是能夠將“經濟之學”(經世濟民之學)與“心性之學”(盡心知性之學)融貫為一的符合孔孟精神的真儒。換言之,通儒的標準,就是德行與事功二者兼備、思想與行動毫無脫節。日後,王守仁之所以力倡“知行合一”之教,便是希望以此活潑剛健、渾然一體的真儒精神,療救那種空疏支離、浮躁虛偽的時代病。

9。朱熹的格物窮理,意思是要透過對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事事物物的觀察、思考和研究,認識到其中蘊含的永恆而普遍的“理”。這個理有兩層意思:一是指事物的條理、規律、準則,二是指生成天地萬物的宇宙本體。雖然“理”很抽象,但只要居敬存誠,窮究不已,等到用力久了,功夫深了,自有豁然貫通的一天。

10。王守仁說:“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古人所謂的涵養,放在今天來看,其實就是內心強大。所謂“動心”,是指一個人因外在的遭遇而產生了負面情緒,然後又讓這種情緒左右了心態。所以,王守仁說他“以不得第動心為恥”,就是指無論有沒有考上,他都不動心,一旦動心,對他而言就是一種恥辱。換言之,在王守仁看來,科舉的失敗並不算失敗,只有因這種失敗而引發挫折感,進而導致內心的痛苦和煩惱,才是真正的失敗。

一言以蔽之,“不動心”就是要求一個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境遇,都要保持內心的淡定,永遠做自己心靈的主人和情緒的主宰者。孟子對此的表述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庸》的說法是“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這是儒家的一種修行功夫,也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過,有必要指出的是,儒家聖賢這種“無入而不自得”的淡定,絕不是一種逆來順受的犬儒哲學,更不是阿Q似的精神勝利,而是一種把握事物真相的智慧,一種重心在內、不假外求的生活態度,以及由此而生的一種自由而強大的精神力量。

這種自由而強大的精神力量,就是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正是因為這種不動心的境界不是一種僵化窒礙或者自欺欺人的東西,所以王陽明日後在給學生講解孟子之“不動心”的時候,才會在“浩然之氣”前面加上八個字——“縱橫自在,活潑潑地”。

《王陽明心學:典藏修訂版》(一)作者:王覺仁

11。馬爾茨還告訴我們:要想有效控制心理,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就必須把事實與看法、真實情況與放大的障礙分離開,然後把我們的反應和行動,牢固地建立在事實本身而不是自己或他人的看法之上。

12。王守仁登時醒悟,遂于山房壁上奮筆揮毫,留下了一首詩: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

在這九死一生的逃亡路上,在這朝不保夕的困境之中,一個人若無深厚的學養與強大的內心,斷然寫不出如此氣象磅礴、胸懷磊落的豪邁之作。

13。在如此艱難險惡的環境中生存,對王守仁來講其實不是問題,因為這麼多年對聖賢之道的浸淫,早把他練出來了,縱然尚未成聖成賢,也已非同凡夫俗子。更何況,孟老夫子早就講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王守仁只要把這句話每天念上一百遍,就足以超然物外、百毒不侵了。

14。弗洛姆描述的雖然是禪宗的開悟狀態,但以此來看王守仁的龍場悟道,則可謂若合符節。如果要更真切地領悟這場悟道的意義,我們不妨再來聽聽一位內行人的話:“這是陽明一生所受的瀕臨生死邊緣的大挫折。……人到絕途,方能重生。必現實的一切,都被敲碎,一無所有,然後‘海底湧紅輪’,一個‘普遍的精神實體’始徹底呈現。此之謂大開悟。得失榮辱,甚至生命,都被迫放棄,不在唸中,亦無法在唸中,然後得真歸依。”

15。“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年譜》)

所謂聖人之道,用我們今天的語言來表達,就是人的自我成長、自我完善、自我實現的方法和過程。而聖人,就是潛能充分實現、人格臻於完善的人。所謂吾性自足,並不是說我本來就是聖人,而是說我的心性之中具備一切成為聖人的潛能或者說“聖性”。後來王門學人常說的“滿街都是聖人”,指的就是這種潛能。正因為這種潛能或“聖性”是我本來具有的,所以我如果向外追求,到外在的事事物物中去尋求成聖的條件和理則,那就是徹底搞錯了方向。

王陽明在悟道時說的這句話,既是他在朱子理學中摸索了二十多年的思想終點,也是整個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正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王陽明正式與朱子理學分道揚鑣了。

悟道後,王陽明受聘於貴陽文明書院講學,始揭“知行合一”之旨。

16。“心”是什麼呢?朱熹說:“心者,人之知覺,主於身而應於事者也。”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說心具有能知能覺的功能,是身體的主宰,人以此知覺功能便能與外在的事事物物打交道。但是關於“心”,朱熹的話並沒有說完,後面還有一句:“指其生於形氣之私者而言,則謂之人心;指其發於義理之公者而言,則謂之道心。”也就是說,“心”具有二重性:當它表現為個體之私時,便是人心;當它合乎天理時,便是道心。所以在朱熹那裡,人格完善的過程就是以天理主宰人心、轉人心為道心的過程。

17。在朱熹的語境中,天理是外在於我的普遍的道德規範,所以人格完善的基礎便不是根植於我的內心,即便我被教導要成聖成賢,也只是被動服從於一套既定的社會價值觀。而在陽明看來,成聖成賢的潛能和動能都內在於我的生命之中,因此人格完善與自我實現便是我與生俱來的責任(因為你是金礦,所以必須成為金子),同時又是我的天賦權利(任何外在遭遇都無法剝奪你的金子本色)。而人的主動性、自信心和創造力,也就在這裡顯露無遺並強勢生髮了。

18。理學要滅的只是溢位道德堤壩、在社會上肆意橫流的物慾,而不是在法律和道德規範內活動的人的正常慾望。用朱熹的話說就是“欲則水之流而至於濫也”,不好的慾望,就是水流得過頭而導致了氾濫。所謂“濫”,就是超出了合理範圍、違背了正當原則的意思。至於人的一般生理和心理需求,那當然是正當的,同時也是合乎道德的。在朱熹看來,“須是食其所當食,欲其所當欲”,“乃不失所謂道心”。

19。忠,既不是一種外在強加的道德規範,也不是一種基於尊卑等級秩序的無條件服從,而是一個人對自身職責的忠實履行,以及對心中道德法則的敬畏和堅守。這是人自己為自己立法,然後自己立法自己遵守。正是在這裡,人才體現了他區別於動物的高貴與尊嚴。

在心學的語境中,“心中的道德法則”就是天理,所以王陽明才會說:“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

真正的忠,真正的孝,真正的道德,真正的良心,都是由內而外的,它們並不因外在的掌聲而建立,也不因外在的打擊而消失。敬畏、堅守並履行這些東西,並不一定能帶給我們財富、地位和名聲;心中的道德法則或天理,也從未向我們承諾過快樂、幸福和成功。但是,如果沒有對這些東西的敬畏和堅守,一個人就很難稱其為人,一個社會也很難給它的成員帶來真正的和諧與幸福。

這些東西是我們生命的根,我們要把根留住。

《王陽明心學:典藏修訂版》(一)作者:王覺仁

20。康德就對此進行了非常複雜的論證,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心靈的內在結構決定了我們所能知道的內容。

21。人對外界的認知,絕不僅僅只是感覺器官對外界資訊的一種被動接收,而往往是認識主體將自身的知識、經驗、觀念、態度、感受等投射到了物件物上,才構成了人的認識活動。換言之,在這個過程中,人會透過自身的認知系統和意識結構,把外在的物質自然“人化”,或者說是審美化、符號化。

22。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無人能脫離意義。我們是透過我們賦予現實的意義來感受現實的。我們所感受到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經過闡釋的現實。”

23。所謂“知”,重在改造舊有的意識結構和內容,建立一套符合聖賢之道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所謂“行”,重在透過與外界的互動,來落實、深化你的認識和觀念。究其實,二者本來就是對同一件事的兩個不同角度的描述。時至今日,如果我們依舊把“知”和“行”簡單地理解成“理論和實踐”,那讓王陽明情何以堪?

在朱熹那裡,世界有兩個,一個是抽象的理世界,一個是具體的物世界,但在王陽明這裡,世界只有一個,那就是被他賦予了意義的世界。也就是說,無論是理還是物,都必須經由我的主體意識的投射,才能產生意義。因此,在陽明心學的世界裡,知,就是意義的尋求和確立,本身就是一種行動;行,就是意義的展現和完成,因而也就離開不了知。

24。不管你信什麼主義或什麼教,都必須是你經過思考、判斷後做出的理性選擇,倘若你信仰的東西未經檢驗、比較和考察,只有一套狹隘的觀念,那我只能遺憾地告訴你——你並沒有在精神上真正成人。

一個人在精神上成人的最重要標誌,就是要意識到,他人或社會賦予我的思想和觀念,只是諸多可選擇的觀念體系中的一種,它是可以受到質疑和檢驗的。

25。王陽明說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這段話,幾乎所有介紹陽明心學的書都會摘引:

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人只為形體自間隔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傳習錄》卷下)

這段話既是對“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最好詮釋,也充分展現了王陽明的整體論世界觀。如果說王陽明是主觀唯心主義,那他怎麼會說“離卻天地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呢?又怎麼會說“遺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呢?

推薦文章

  • 「裝機幫扶站」第612期:3000元的遊戲PC怎麼配?

    【固態硬碟】獨立顯示卡是京東自營非常熱門的七彩虹GTX1650 Super戰斧,價格為1179元,該卡效能已經小幅超越上一代GTX1060/6GB,因此可以從容應對各類主流大型單機、主流網路遊戲,你也可以自行更換銘瑄終結者等同型別產品...

  • 什麼是木器漆,與乳膠漆有什麼區別

    木器漆的原材料是不飽和聚酯、聚氨酯等,而乳膠漆的原材料則是一些合成樹脂乳液,這就使得二者的環保性存在差異,一般來說,乳膠漆的環保性更強一些...

  • 煙臺:建築企業資質及安全許可申報時限減半

    市住建局圍繞“一次告知、一表申報、一窗受理、一次辦成”,透過規範事項辦理要件、合併事項申報材料、最佳化業務流程、科學配置等方式,將原建築業企業資質和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2個獨立事項的變更或登出業務最佳化整合成一件事一次辦,並對相關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