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為何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呢?

由 莊生曉夢 發表于 人文2021-12-05
簡介在《論語》中,孔子曾數次提及《詩經》,從孔子的隻言片語中可以看出他對這本古籍的敬重,那麼他為何要單獨針對《關雎》篇來進行評價呢

哀而不傷的意思是什麼

文 / 莊生曉夢

《詩經》作為我國曆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給予著很高的關注度,尤其是儒家將之列為“五經”之首,更是讓《詩經》名揚天下,名通古今。

原本以為,這樣一本如此被看重的典籍著作,開篇該是“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之類的說教,亦或是“

子曰、子曰

”之類的名人語錄,又或是“

亢龍有悔,利見大人

”之流的玄而又玄之理。然而,當我們滿懷敬畏地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卻發現這部詩集的第一篇,儼然是一首情詩。

這一篇,就是大名鼎鼎的《關雎》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為何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呢?

時至今日,雖然人們已經很少去認真研讀這本書,但是對於《關雎》篇中的兩句,卻是盡人皆知耳熟能詳,這兩句就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樣的句子,其實顯得略微輕佻,尤其是放在“四書五經”這樣的古代金科玉律般的典籍面前,更是顯得有幾分不合時宜。

可是,孔子卻並不這樣認為。他覺得,“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即思無邪

。”什麼意思呢?大家各執一詞,我想,其大意不外乎就是其中的感情很純潔。眾所周知,孔子出生於“

禮崩樂壞

”的春秋戰國時期,他一生致力於“

重修禮樂

”,希望國家能過回到上古三王之治那樣單純而又美好的年代。由此,他對於源遠流傳下來的詩經自然是有著一種難言的好感。由此,他對《詩經》如此看重也就可以理解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為何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呢?

評價完《詩經》以後,孔老夫子又特意針對《關雎》篇進行了點評,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八個字。

《關雎》作為一首典型的情詩,通篇似乎都是在描述男人想女人之事,哪來什麼“樂”?又哪來什麼“哀”呢?

當君子見到美貌女子時,有些神魂顛倒,想要搭訕,而在簡單搭訕或者是搭訕未果之後,回到家中又忍不住回味無窮,《關雎》篇簡而言之敘述的就是這樣一件事。那麼其中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也就很明顯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為何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呢?

“樂”之處在於見到漂亮女子,心情愉悅,但是卻也並未發生任何出格之事,所以是“樂而不淫”;“哀”體現在哪呢?佛教說人生有

“三難八苦”

,“

八苦

”之一就是“

求不得苦

”,此處君子追求窈窕淑女而未得,正是“求之不得”之苦,換言之即為“哀”。但是這樣一種悲哀在“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幾次之後卻也轉眼拋諸腦後,所以說是“哀而不傷”。

孔子的八字評價,當為此意。那麼,他這樣說是否有啥深意呢?

在《論語》中,孔子曾數次提及《詩經》,從孔子的隻言片語中可以看出他對這本古籍的敬重,那麼他為何要單獨針對《關雎》篇來進行評價呢?

筆者以為,孔子之所以提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關雎》,

一者

是為了宣揚上古時期三王之治時無爾虞我詐、少戰亂紛爭的美好情景,

二者

則是想要藉此來引導、教化人民。而這種引導,結合“食色性也”這一命題(告子提出),進而提出“

好德如好色

”這句他真正想說的話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為何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呢?

在《論語》中,孔子曾兩次提到這一觀點。一是在《子罕》篇,提到“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一次是在《衛靈公》篇提到的“

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兩次提及,都是以否定、比較的方式給出,那麼孔子到底是想表達啥呢?

“好色”,性也,雖然人們總是諱莫如深但卻又不得不予以承認,是人們不經意間就會表現出來的一種情感。而“好德”者呢?卻是知之者多行之者少,成之者少之又少。孔子在此一再提及二者之間的這樣一種對比差異,其實其本意,應該是提醒人們,要時時刻刻將“進德修業”放在第一位,要像“

好色

”一般來“

好德

”。如此“

誠意

”,方可入大道之門。

孔子真可謂是用心良苦。

參考書籍:《我讀<論語>》李零著;

《傅佩榮詳解論語》。

推薦文章

  • 人間四月芳菲歇,我自清閒看落花

    雲中海角尋明月,夢裡天涯憶故鄉,莫道人間多寂寞,應知世上有炎涼...

  • 無糖飲料真的更健康嗎?

    另外很多無糖飲料同時也是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磷酸,而過多攝入磷會影響鈣的吸收,鐵、錳、鋅等礦物質的利用也會被幹擾...

  • 數字化改革為作業控時長減重複

    個性化作業系統的使用切實達到了控時長、減重複的目的,學校教師也基於系統邁出了作業數字化改革首步,今後還要不斷探索,融入自己的思考與有效要素,讓作業改革照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即讓好的學生更好、中等學生變優、學困生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