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奠定中國人歡樂不逾分,悲哀不過度的中和標準

由 立法網 發表于 人文2021-12-05
簡介“樂生”、“樂活”的人生態度,首先表現為對生活的珍視和享受《論語鄉黨》篇記載的孔子是個非常講究生活的人

哀而不傷樂而不淫是誰提出的

立法文化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奠定中國人歡樂不逾分,悲哀不過度的中和標準

“子日:《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八佾》)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徐碧輝

在《探索與爭鳴》上撰文說,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成為傳統藝術批評特別是詩歌批評最重要的標準,奠定了中國美學

歡樂不逾分、悲哀不過度

的“中和”標準和美學特徵。

這個“中和”標準使中國人不走極端,善於克己。無論是表達快樂之情還是體現悲哀之情,都控制在恰到好處的範圍之內。使中國人的精神產生一種雍容大度、慷慨有節的審美特徵,從而使得華夏民族很少有過度的精神和情感取向,很少走向極端。

李澤厚先生稱中國文化是“樂感文化”

一部《論語>本來是當時人們的生活實錄和思想留影。它記載的是孔子在各種情景中對人、對物、對事、對世界的感受和體驗以及根據不同情境靈活處理的實用理性與方法,

卻被看成一部無所不包的治國“聖經”

。那些本來具有高度生活性的對話、鮮活生動的語言,便也在反覆的闡釋中慢慢變成了數條。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奠定中國人歡樂不逾分,悲哀不過度的中和標準

“樂生”、“樂活”的人生態度,首先表現為對生活的珍視和享受

《論語鄉黨》篇記載的孔子是個非常講究生活的人。它記述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細節ーー吃飯、穿衣、睡覺、上朝、齋戒,都有一定之規,很是考究。從這些習慣中,可以看到很“科學”的一面:食物腐壞,顏色不正,味道發臭,自然不可以食用。但對孔子來說,這還不夠。

關於進食,他還有更高階的追求:不但不吃壞的食物,還要講究烹飪的方法,要有規律地進食,而且要講究肉切割的美感,醬的質量:“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論語·多黨》)

“樂生”、“樂活”更重要的內涵是人生的藝術化和審美化

孔子是一個有著很高藝術修養的人。他欣賞音樂能達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く述而》)這個故事也許有些誇張,但孔子對音樂的鑑賞力可見一斑。

《史記》還講到另外一個故事。孔子周遊列國時被困於陳蔡之間的荒野,斷糧絕炊,身心交疲,還遭到小人圍攻迫害,差點連命都不保。但他談笑自若,“講誦絃歌不衰”。相信這不是做作,而是發自內心的對藝術的熱愛。當然,從這個故事也可見到孔子非凡的修養與定力,寵辱不驚、隨遇而安的性情。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奠定中國人歡樂不逾分,悲哀不過度的中和標準

根據《禮記檀弓上》記載,

孔子臨死前,尚在歌唱著《泰山》、《梁木》

:“孔子蚤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蓋寢疾七日而沒。”

《論語》中多次提到“樂”。這些“樂”裡,

有求知的愉悅,有友情的悅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平?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平?”(《學而》)

有欣賞自然山水之陶然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雍也》)

更有由於崇高的道德人格戰勝了外在的惡劣環境帶來的精神自由的“大樂”

這種精神的“大樂”轉化為一種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如他的自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

從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簡單的快樂”,到認識世界的認知之樂,到朋友之間的信任與情感思想的交流,再到在自然中獲得心靈的平靜安慰,精神得以寄託。最後,形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狀態。

正是由於有這種“樂活”的精神,平淡的生活才可以被審美地“點化”,人生才能變得“有味道”、“有意味”、“有意思”,也才值得人去活

儒家文化兩千多年來被定為中國文化的“正統”,屢次遭受衝擊而不衰,說明它的確有某種值得人們去挖掘的精神內涵。

(立法網新媒體中心/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