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道家:每個人的“人生幾何”都藏在自己對生命的感受中

由 徙竹散人 發表于 人文2021-05-15
簡介”偃師說:“我能按大王的任何命令去做

人生詎幾何,在世猶如寄什麼意思

04:07

采薇獨特的中國道家文化

道家:每個人的“人生幾何”都藏在自己對生命的感受中

道家

獨特的道家文化

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中國的道家提出了“長生不老”,這不是迷信,而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就是要讓人好好善待自己。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這就像吃飯結賬,吃完才知道付多少錢,倘若早早結賬,後面加菜添酒不認了?那叫賴賬,有種對待生命的行為就是“賴賬”,這裡就不說了。

總是勞力耗神、絞盡腦汁想上天堂的卻實實在在是沒活明白的人——因為不明白,所以才會弄些騙自己玩的花樣,為的只是“心安”。西哲尼采幾乎已經活在當下了,所謂“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最終只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舞蹈《采薇》給人的感覺就是“舒服”,這支舞既不傷感,也不興奮,要小心這兩種情緒都會讓人“成癮”。有人喜歡傷感情歌,有人喜歡搖滾,玩到最後不是壓抑就是躁狂。

道家:每個人的“人生幾何”都藏在自己對生命的感受中

舒服

而“舒服”則不然,它是奔著靈魂去的,“壓抑”和“躁狂”是奔著肉體。從《采薇》的意象來看,這個舞蹈具象的是“仙境”,而拉丁舞從動作設計上來看,潛意識在表達什麼可自行體會。

中國古文化的奇特

《列子*周穆王》裡有段讓今人匪夷所思的記述:

周穆王到西部視察,路上有人自願奉獻技藝給穆王,名叫偃師,穆王召見他,問道:“你有什麼才能?”偃師說:“我能按大王的任何命令去做。不過我已經造出了一件東西,先大王看一看。”穆王說:“過幾天你把它帶來,我們一塊兒看看。”

過了一天,偃師 又來拜見穆王,穆王召見了他,說:“和你一道來的是什麼人啊?”偃師回答說:“是我所造的能唱歌跳舞的人。”穆王驚奇地看著它,的確跟真人一樣。那個巧木匠搖它的頭,它就能歌;捧它的手,他就能跳舞。千變萬化,讓它幹什麼就幹什麼。

穆王以為是個真人,便叫盛姬及宮內待御一起來觀看。表演快要結束的時候,那個會唱歌跳舞的人以目光挑逗穆王的左右嬪妃,穆王大怒,要立即殺了偃師。

偃師十分害怕,連忙剖開那唱歌跳舞的人讓穆王看,原來都是用皮革、木料、膠水、油漆、白粉、黑粉、紅粉、青粉等材料湊合起來的。

穆王仔細察看,體內的肝、膽、心、肺、脾、腎、腸、胃以及體外的筋骨、四肢、骨節、面板、汗毛、牙齒、頭髮等全是假的,而且都很完備,再重新組合起來又和一開始見到的一樣。

穆王試探著拿走它的心,它的嘴便不能再說話; 拿走它的肝,它的眼睛便不能再看東西;拿走它的腎,它的腳便不能再走路。

穆王這才高興地讚歎道:“人當真能有奪天地造化之術嗎?” 於是就帶著偃師一起回去了。

道家:每個人的“人生幾何”都藏在自己對生命的感受中

列子的天馬行空

這段驚掉下巴的描述從理解上走就怕是要掉進“較真”裡了。有大德曾言道:“佛教、佛學、佛法”是三個東西。“佛教”只管掏錢燒香拜佛就行了;佛學只管閒著沒事扯皮比誰背得經文多;佛法卻是要自己去實證的,那隻能做一分是一分。理都對,錯的東西沒人會拿出來說。所以,列子的人工智慧在理上雖然沒問題,卻為何難以置信呢?有人不相信邱少雲能忍住火燒,有人不相信黃繼光能拿肉體堵槍眼,有人也無法想象文天祥一個公子哥官居宰相卻能在廁所住好幾年……

文天祥《過零丁洋》詩云: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東方文化重“圓通”,糾結列子說得是不是事實就會落入思辨,這件事的味道就沒了,思辨個對錯出來也就沒有半分的意思,氣節靈魂一路邏輯解不開。

道家:每個人的“人生幾何”都藏在自己對生命的感受中

下雨

重體驗,不思辨的中國文化

所謂“實證”就是體驗本身,而非體驗到什麼。也就是說體驗到快樂,那就去很很體驗快樂;體驗到煩惱,那就去很很體驗煩惱。卻不是這兩種體驗之外再去聯想什麼,所謂“存在即合理”,不假,都“存在”了又能怎樣,它存在的理就在那,荀子云:“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老子云:“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背後真宰為誰,至少不是堯、桀,非人力能為。

天要下雨,沒有人會想著要去把天蓋上,只是打起傘或者穿上雨衣最多發兩句牢騷該出門也就出門了。這就是接受了下雨的事實,老天爺以絕對力量讓人不得不屈服,卻反而令人心不再“黏著”。

一切煩惱皆是“下雨”,“喜歡跟自己過不去”者一概如此,都是“不想讓天下雨,下就下,終有雨過天晴時,人不必起任何心思。也就是如今比較流行的“接受”、“跟自己和解”、“隨緣”……這些確實是實實在在的道理,之所以還有不甘心那是還想著改變別人,比改變別人更容易的怕是改變自己吧,先從自己試試看呢?如果連自己都改不了又怎麼去改變別人?自己的變化就是“甘心”二字,繞來繞去都是一件事,這才是妙處。

道家:每個人的“人生幾何”都藏在自己對生命的感受中

本來的平靜

《法華經》所謂“佛前有花,名優曇華。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開花,彈指即謝,剎那芳華”,吾有詩云:

問道憑天闊,堪解迷人失。

了卻世間過,不待再來遲。

西行造牛賀,周穆靈幽值。

誰駕星雲車,太虛遇瑤池。

問題即答案,只是你心裡老揣著“為什麼”,不敢信。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徙竹散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