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中華文化精華語絲35:謹慎

由 語文夢工場 發表于 人文2021-05-11
簡介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出處:《左轉·襄公十一年》釋義:處於安逸的環境裡,要考慮可能出現的危險和困難,這麼想了就會有準備,有準備就沒有禍患了

按個葫蘆起個瓢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如果我們平時忽視小的漏洞和差錯,就可能釀成大禍。譬如爬山,人們往往安寧於險峻,而出禍於平地,就是因於細微處疏忽大意所致。所以我們應當在平安無事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順利時要時刻想著困難、挫折甚至打擊會伴隨而來,以便防範未來某種禍患的發生。

詩海漫步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出處:《詩·小雅·巷伯》

釋義:驕傲自滿的人,總是得意忘形;謙虛謹慎的人,總是居安思危。

【居高常慮缺,持滿每憂盈】

出處:梁·簡文帝《蒙華林園誡詩》

釋義:處於高位之時,應常常考慮會有被免職的時候;處於盈滿的地位時,要經常想到會有溢位來的時候。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出處:《樂府詩集·君子行》

釋義:君子注意預防尚未釀成的事端,使自己免遭懷疑。君子:聰明人。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

【安不忘危臣所願,常思危困必無危】

出處:唐·周曇《鮑叔》

釋義:在平安時刻經常想到危難,就會安然無患。

【莫笑無危道,雖平更陷人】

出處:唐·僧修睦《雪中送人北遊》

釋義:不要盲目樂觀地以為沒有危險的道路,唯獨平坦的地方更容易使人跌倒。比喻不要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

【道險不在廣,十步能摧輪】

出處:唐·孟郊《孟東野詩集·偶作》

釋義:險惡的道路不在於是否寬大,就是十步路也會翻車。比喻人應當常常提高警惕,謹防後患。

【患至而後圖,智者有不能】

出處:宋·歐陽修《送張洞推官赴永興經略司》

釋義:等到災難發生了,再想辦法應付,就是聰明人也會束手無策了。

【月夕花晨伴我行,路當坦處亦防傾】

出處:清·田松巖《題勞山杖詩》

釋義:有良辰美景陪伴我行走,即使在平坦的道路上也要防止栽倒。

【早榮亦早枯,易得還易失】

出處:清·張廷玉《雜興》

釋義:早繁榮的早枯萎,容易得到的也容易失去。

【古人大業成,皆自憂患始】

出處:清·劉巖《贈人》

釋義:古時候成功大業的人,都在一開始做事時,就確立憂患意識,作好各種預防。

【何以稱英雄,識以領其先】

出處:清·袁枚《書所見·其二》

釋義:怎麼才能算是英雄呢?首先必須要有先見之明。

名句拾遺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出處:《禮記·中庸》

釋義:凡事只要提早準備就會獲得成功,不提前準備就會遭到失敗。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出處:《老子》

釋義:災禍依存著幸福,幸福潛伏著災禍。倚(yǐ):倚靠。伏:潛伏,隱藏。比喻禍福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處逆境,也不要灰心喪氣。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出處:《論語·衛靈公》

釋義: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打算,就會有即將臨近的憂患。

【以虞待不虞者勝】

出處: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謀攻篇》

釋義:以有準備對毫無準備的,必然取勝。虞(yú):預料。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出處:《晏子春秋·雜下》

釋義:偉大人物考慮問題,難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經過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點有益的意見。

【既勝若否】

出處:《司馬法·嚴位第四》

釋義:打了勝仗的時候,要像沒有打勝仗那樣(保持高度戒備)。

【舉所美必觀其所終,廢所惡必計其所窮】

出處:《管子·版法》

釋義: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定要事先看到事情的結局;廢止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一定要考慮到事情的後果。舉:舉動、喜歡。美:喜歡。計:考慮、盤算。窮:後果。

【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出處:《孟子》

釋義:君子具有長遠的憂慮謀劃,就不會有眼前的禍患。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出處:《左轉·襄公十一年》

釋義:處於安逸的環境裡,要考慮可能出現的危險和困難,這麼想了就會有準備,有準備就沒有禍患了。

【竭澤而魚,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出處:《呂氏春秋·義賞》

釋義:使沼澤乾涸而去捕魚,當然不會捕不到,但明年就沒魚了。比喻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從長遠打算。

【弗備難,難必至】

出處:漢·劉向《說苑·貴德》

釋義:沒預先作困難的準備,困難一定到來。

【思難而難不至,忘患而患反生】

出處:北齊·劉晝《劉子·利害》

釋義:預先慮及危難,危難可免;事前不防禍患,禍患必生。

【事未至而預圖,則處之常有餘;事既至而後計,則應之常不足】

出處:宋·辛棄疾《美芹十論》

釋義:問題未出現之前就預作打算,解決問題就往往應付自如;問題出現之後再做謀劃,則常常覺得力不從心。

【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將來之非】

出處:明·洪應明《菜根譚》

釋義:後悔過去的過失,不如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錯誤。

諺語集錦

【年年防歉,夜夜防賊】

釋義:每年都防著稻穀歉收,就如同每夜提防竊賊偷取財物。比喻隨時防著不利與意外。

【得寵思辱,安居慮危】

釋義:受到寵愛時,要考慮到受汙辱的一天;處在平安之時,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

【禍到臨頭悔既晚,船駛江心補漏遲】

釋義:禍到臨頭後悔已經來不及了,船駛到江心彌補漏洞也無濟於事。比喻想避開禍患行動要及早。

【只可遠望千里,不可近看眼前】

釋義:比喻人要看得遠。

【冬不可廢葛,夏不可廢裘】

釋義:冬天不可扔掉薄衫,夏天不可扔掉皮衣。比喻不能只看目前,要為將來打算。葛(gé):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可編籃做繩,纖維可織布。裘(qiú):皮衣。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釋義:說明行事要預防發生意外。

【三月思種桑,六月思築塘】

釋義:三月裡養蠶時才想到種植桑樹,六月裡莊稼要澆灌時才想到修築水塘。比喻人無遠慮。

【千日斫柴一日燒】

釋義:一千個日子砍柴一天就燒完了。比喻長久準備是為了一時的需要。斫(zhuó):砍。

【忙時用著閒時講】

釋義:緊急時需用的一切要在閒著的時候講清楚。

【前留三步好走,後留三步好行】

釋義:比喻做事要給自己留有餘地。

【磨刀不誤砍柴工】

釋義: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釋義: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後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釋義:在一時不得志的人面前不要大談自己得意的事情;自己處在順利的日子,不要忘掉困難的時刻。

【事要前思免後悔】

釋義:事情開始前就得考慮好,免得幹起來再後悔。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釋義: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麼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歇後語薈萃

【貓教徒弟——自己留一手】

故事漫談

傳說中,老虎的本領是向貓學習的。有一天,老虎覺得自己已經學到貓的全部本領了,就向貓撲了過去,最後救了貓的,是爬樹這一來不及傳授的本領,貓非常慶幸自己留了這一手,保住了性命。

【投石問路——試試深淺】

釋義: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藉以探測情況。後用以比喻進行試探。

【竹籃打水——一場空】

釋義:用竹籃打水,水會從縫隙中流走,所以是白費工夫。比喻花了時間,精力或吃了苦頭,到頭來卻什麼也沒得到。比喻做事之前要考慮周到。

【按下葫蘆又起瓢】

釋義:按下葫蘆又起瓢就是說在水缸裡把葫蘆按下去了,瓢又浮起來了。意思就是顧了這邊又丟了那邊。比喻在遇到問題時由於事先沒有準備好而手忙腳亂。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釋義:比喻事到臨頭才做準備,雖起不到更大的作用,但也可以應付應付。

【長添燈草長添油——做好了準備】

釋義:比喻做事情要提前做準備。

【河裡摸不到魚——抓瞎(蝦)】

釋義:摸不到魚,只好捉蝦。瞎與蝦同音。比喻做事沒有準備而臨時著急慌亂。

【從門縫裡看大街——眼光太窄了】

釋義:比喻應該放寬眼光,往遠處看。

【泰山頂上觀日出——高瞻遠矚】

釋義:站得高,看得遠。瞻:視,望。矚:注視。比喻眼光遠大。

【叫花子做皇帝——快活一天算一天】

釋義:比喻只顧眼前快活,沒有長遠打算,也比喻目光短淺。

【晴帶雨傘,飽存飢糧——有備無患】

釋義:晴天時帶著雨傘,吃飽後儲存糧食,以防不測。比喻事先有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患:禍患,災難。

趣味閱讀

【巧言妙語】

藏頭藥方

明朝時,湖北蘄春縣有個橫行霸道的縣官,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縣官想要延年益壽,便把李時珍找來,請他為自己開一副滋補藥方。李時珍早已得知此縣官的為人,於是提筆寫道:“柏子仁三錢,木瓜二錢,官桂三錢,柴胡三錢,益智二錢,附子三錢,八角二錢,人參一錢,臺烏三錢,上當三錢,山藥二錢。”

縣官送走李時珍後,高高興興地派人去抓藥。藥鋪的人看了一會兒,說:“大人被罵了。”接著便解釋說:“這是個藏頭藥方,把每味藥的頭一個字連起來讀便是:‘柏木棺材一副(官柴益附),八人抬(臺)上山。”

抓藥的回來把這件事告訴縣官,縣官氣得要命,立即派人到李時珍家裡去抓人,卻撲了個空。原來,李時珍已料到縣官不會就此罷休,收拾好行囊遠遊尋藥去了。

【幽默看臺】

慮二百歲壽誕

有個老頭,富貴雙全,子孫滿堂。百歲大壽這天,賀客來了很多,滿屋滿院子都是人。

老人家看了,緊皺起眉頭,好像有些不高興。

賀客們見狀,忙問他:“您老人家如此福分,還有什麼可憂愁的?”

老人家回答說:“我別的都不愁,只愁我將來再過二百歲壽誕時,來祝賀的人還不知要再增加幾千幾百呢,讓我怎麼能記得清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