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人腦」文言文的框架

由 康二貓同學 發表于 人文2021-08-31
簡介2.換字法有些詞在古書裡常用,但在現代漢語裡已經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的詞表達的意思,古今說法不一樣,就要用今天的說法去置換古代的說法例如說“其”

策勳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閱讀的框架

文言文是每個初高中文科學生都頭疼的東西,而隨著近年來語文教學改革的推進,這種頭疼已經漸漸的傳染給了更低年級的小學生。

那麼什麼是文言文?文言文有何特點?我們應當如何應對?

這些問題,就這樣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一】什麼是文言文

中國的語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說,“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

我來解釋一下: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形成的書面語言。

文言文是相對於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來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也就是說如果你穿越回了唐朝,遇到了韓愈。你一把拉住他說,韓先生您的文言文寫的可真好呀,他能感受到你對他的崇拜,但他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什麼是文言文?你說我什麼寫的好?文章還是字啊?”他會很懵。

文言文的特點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議論文)、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

【二】文言文的特點

那麼文言文的特點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它的特點是由以下三點所引出的:

第一、書寫不方便

先秦時期大家在竹簡上寫字,再往前,在青銅器上鑄字,再往前,在烏龜和牛的骨頭上刻字。

古時候,你打算給自己的好朋友寫封信,第一件事就是去河邊逮烏龜、上山砍竹子,如果你家特別有錢就拿出一匹布來,往上寫字。

你想想這成本得有多高呀?書寫太不方便了!

這就導致文言文一般來講單字表意。

一、單字表義

什麼是單字表意呢?例如說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剛才這句話——“例如說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

它有幾個語素呢,“例如說”“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一共六個。你會發現,除了“來”這個表示狀態的詞之外,每表達一個意思都要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字。

在古代,這就是非常非常可怕的浪費了。

逮烏龜不花錢嗎?砍竹子不花錢嗎?織布不花錢嗎?這都是錢!誰都不能浪費這些寶貴的書寫空間。

文言文在多數情況下單字表義,所以需要我們逐字翻譯。

舉個簡單例子:杜甫曾經寫過一首詩叫做《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裡面有這麼一句“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這裡的“妻子”是什麼意思呢?

這可不是指婚姻中的女性配偶。經歷過9年義務教育的同學都知道這裡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孩子。

在《蘭亭集序》中有這麼一句,“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這裡的“所以興懷”的意思是“所用來抒發情感”。“所以”並不能當做一個關聯詞來使用,而是應該逐字翻譯的。

二、省略較多

翻譯時要明確代詞和省略的成分。

1.明確代詞

舉個例子:《畫蛇添足》中就這麼一句“吾能為之足”。意思是“我能給蛇畫足。”這個“之”代表著的是這個人畫的那條蛇。

“之”在古代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一個代詞。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塔特別好寫,扭來扭去就是一個字。直到現在,我們都會在某個很麻煩但是連續重複出現的詞下方,隨意點兩點表示重複。

甚至影響到了造字法。

“冬”本來的字型是垂直排列的兩個“夂”字(zhōng,同終),強調錶示一年的終結。

“棗”本來的字型是垂直排列的兩個“朿”字(cì,同刺),指的是棗核的兩頭都是尖的。

但是在字型的簡化過程中,他倆都把下半部分的相同的部首變成了兩點。

你看看這個兩點是不是和“之”字非常相似呢。

2.明確省略部分

在《左傳·曹劌論戰》中有這麼一段話:“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你會發現這裡只有一個主語就是“公”。

誰乃入見?誰問?誰對?都沒說,原因是讀者知道那一定是曹劌。

既然你們都知道了,那麼我左丘明,在如此不方便書寫的情況下就不寫這個字了,誰同意,誰反對?

第二、文字不足夠

我們曾經說過,中國的文字不是一天內“duang”得一聲出現的,而是今天多一個,明天多一次,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現代人對著字典,看著手機,一副指點江山的模樣。但古人並不認得這麼多字,於是只好讓每個字都多承擔一些工作。

一、一字多義

一字多義,就是由文字的本義引申出引申義,或根據比喻造出比喻義。

例如,“兵”的本意是武器,引申成為拿著武器的人——“士兵”;又引申成為士兵所從事的工作——“戰爭”。“兵法”就是戰爭的方法。

一字多義,是字的意思發生了拓展。在意思發生拓展的同時,詞性也難免會發生變化。

二、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它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用法比較特殊的現象。

在《木蘭詩》中有這麼一句“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策”字的本意是指書簡,古代寫字用的竹片或木片。在這裡,這個名詞被活用成為了動詞指“登記”。

三、通假

通假字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的最後一句“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說的是“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

“見”字讀“xiàn”,表達的意思也是“出現”。這就是典型的通假字。

因為作者生活的年代還沒有這個字,所以,借來別的字暫時使用一下。

當然很多同學都會開玩笑說,通假字就是古人寫的錯字。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的思維卻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所以,時代越靠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別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第三、大環境和時代的變遷

中國最早的詩歌叫《彈歌》。

“斷足,續竹,飛土,入肉。”

出自何時呢?怎麼也得好幾千年吧!

詞義發生變化是不可避免的。

一、古今異義

古漢語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

北朝民歌《木蘭詩》中有這麼一句,“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走”是什麼意思?

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

諸葛亮《出師表》中有這麼一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識淺陋,並沒有貶義,當今的“卑鄙”則指品質惡劣,已變為貶義詞。

再舉個例子,成語“破涕為笑”中的“涕”指眼淚,現轉移為“鼻涕”了。

古今異義有很多細分的枝節,因為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內,我們就不再進一步去詳述了。

二、專有名詞

在我們悠久的歷史中會出現許多專有名詞,這些詞就像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樣,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物品,度量衡,單位,器具,數量詞,廟號,諡號特殊成為專門術語等名詞,都屬於專有名詞。當時的人用起來方便無比,但是後人在使用時卻需要一定的常識積累。

《桃花源記》開篇第一句是“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這裡的“晉太元”是時間,“晉”是國號,“太元”是年號。“武陵”是地點,指現在湖南、湖北、重慶、貴州交界一帶。

《岳陽樓記》開篇第一句是“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慶曆四年春”是時間,“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點,即現在岳陽市。

這些專有名詞是無需翻譯的。

三、語序的倒裝

傳說,山東人最喜歡倒裝句。有人問一個山東人,“我聽說你們山東人特別會用倒裝句啊,特別喜歡用,不說倒裝句,你不會說話,是嗎?”

山東人撓撓頭說:“啊?沒有吧,我們。”

一個愚蠢的笑話獻給大家。

倒裝是將語句中的主語,賓語,謂語狀語等顛倒順序的一種語法現象,常常具有強調的語氣,在古代漢語文言文中比較常見。

《木蘭詩》中開篇木蘭,在家不織布了,在那兒嘆氣。他的爸爸就過來問,“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這個思和憶,一般來講都是說只是想心上人。正所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她爸以為她想念男朋友呢!

但這句話你仔細看就會發現有問題。

“何”是“什麼”的意思,那麼按照逐字翻譯的原則,這句話會變成“問女兒什麼所想”。感覺不是正常中國人說的話。

其實,正確的語序應該是“問女所思何?問女所憶何?”

經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已經大致瞭解了文言文的特點。

那麼在文言文閱讀當中,我們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三】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一般來講有四種題型:

第一、字詞的解釋;

第二、句子的翻譯;

第三、人物形象分析及中心思想提煉;

第四、文學常識的拓展

而這四種類型題都是在考察知識點的遷移能力。

什麼是遷移能力?你在a處學到的內容在B處用,換句話說就是你在課本里學到的內容在考場上用。

所以當我們看到一道題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不應該是,“唉呀好難”,而應該是回憶一下這個字,是不是在哪裡見過。(好俗套的搭訕方法)

第一、字詞解釋

文言文字詞的解釋方法,在我看來有三步:

一、積累

一般來講,試卷上出現的內容都應該是學過的,所以我們必須得積累到位。

那如果你說,“老師我沒學過啊,我就算學過我也忘了,反正忘了就等於沒學過。”

好!我認可你的說法。

那你就要學會推導

二、推導

如何在你不太瞭解的情況下去推導一個詞的意思呢?有以下4種方法:

1.組詞法

古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與多音節詞為主,但是古代漢語也是漢語,不是外星語,不是奧特曼說的話。大家一定搞明白,中國的文化沒有斷掉。古今詞義,有著密切的聯絡。

2.換字法

有些詞在古書裡常用,但在現代漢語裡已經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的詞表達的意思,古今說法不一樣,就要用今天的說法去置換古代的說法

例如說“其”。我在講“為蛇足者,終亡其酒”時,發現很多同學不知道“其”的意思。那麼我們來組詞,“其”能組個什麼詞,“其他”。你就把“其”換成“他”,問題就被解決了。

3.成語釋義法

成語是一種被人們廣泛運用的固定詞語,它脫胎於古漢語,故成語中很多字詞,保留有了古漢語的意義,而在古漢語中很多詞語的解釋,自然也可以從成語中找到答案。

例如說,“不及”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藉助一個成語——“不及格”。

什麼叫不及格?沒有到達合格的標準。

“不及”就是沒有達到的意思。“及”就是達到的意思。

4.拆分法

有些詞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現代漢語中也使用,但詞義發生變化有的擴大,有的縮小,有的發生轉移,這個在翻譯的時候需要用拆分法。

拆分法的本質還是逐字翻譯,《桃花源記》中有這樣一句,“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那麼這裡的“妻子”就要拆分為“妻子”和“兒女”;“絕境”也要拆分為“與世隔絕”和“地方”,並不是我們現在說的走投無路的境地。

在推倒之後需要去檢驗,只要是推導,只要是積累就有對與錯,這時就需要我們再把解釋後的意思放回到原句中,做一次檢驗了。

三、檢驗

古人也是人,古人說的話也要停留邏輯基礎上,就應該符合人類的思維。

如果你得出一個結論,帶回到原句中,前言不搭後語,驢唇不對馬嘴,那肯定是有問題的。

學完字詞的解釋方法,我們就要來看一下文言文句子的翻譯方法。

第二、文言文句子翻譯。

文言文句子翻譯的十二字心法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逐字翻譯”。

但是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專有名詞不翻譯,專有名詞都可以原文抄錄;

二、當詞序發生噹噹逐字翻譯時,詞序不太順暢的時候,我們要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

三、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省略的要補齊代詞要明確;

四、刪去那些無法翻譯出的內容。

第三、分析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

這一型別題和現代文閱讀的答題思路並無二致。

人物形象主要從人物的細節描寫和所作所為去分析。

而中心思想無非兩種,一,表達喜愛與讚美;二,表達諷刺與批評。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主人公有名有姓,那麼這篇文章多半是在讚揚;如果主人公無名無姓,只是以楚人、鄭人、宋人的形式出現,那多半是在諷刺。

當然也有一些情況並非如此,只是提供一個大機率的思路。

第四、文學常識的拓展

這一類題,面太寬,難以捉摸,大家要保證閱讀量,積累在日日夜夜、時時刻刻。

不過,如果真得出現一道特別偏的文學常識拓展題,那也無需多慮,看看你身邊的同學,他們哪個像是會寫的呢?放寬心,繼續答題就好。

我一向認為要先知道“是什麼”,才能知道“特點”;知道“特點”,才能找出“策略”。

當我們學習任何一個科目,學習任何一個知識,學習任何一個板塊時,心裡都一定要記住那十四個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懂作舟。”

人類的記憶一定是建立在認知的基礎上的。

這就是我眼中的文言文。

在我眼中文言文閱讀更偏向於基礎積累題。想要學會它,那就多看多讀多積累。

不要害怕它。

因為中國人和白話文打了100多年的交道,而中國文人在此前已經和文言文打了4400年的交道了。

今天,他雖然看上去陌生,但卻是我們的老朋友,他的確在生活中少見了,但卻是我們來自老家的血緣至親。

對於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中國人是刻在DNA上的。只要你去親近它,你就會發現,它沒有那麼難,當然也沒有那麼簡單。

畢竟它承載著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