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由 唯有香如故 發表于 人文2021-07-19
簡介有境界,本也

相中之色什麼意思

早就聽說過《人間詞話》在詩詞批評史上的盛名。

年前逛書店的時候,無意在書架上看到了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便買了下來。當時一併買回來的還有《閱微草堂筆記》、《浮生六記》、《鏡花緣》、《傳習錄》等,同屬古代文學大類。

近日閒來無事,

閱讀了這本意境優美的《人間詞話》。讀完之後,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我心中的感受就是:如獲至寶,甚至有種迫不及待想與眾人分享的心情。

此刻且容我追隨國學大師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王國維和他的《人間詞話》

王國維,字伯隅,號觀堂,1877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的書香世家。中國近代傑出的學者,在文學、美學、史學、古文學、哲學等領域的造詣都非常深,乃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之通才,是近代知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一生著述頗豐。其著有《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觀堂集林》《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古史論證》等。梁啟超先生曾評價其為“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

《人間詞話》雖僅薄薄三十餘頁,但此中所述全是其嘔心瀝血披肝瀝膽之作,被譽為自晚清以來中國最負盛名的美學經典。

該書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傳統概念和思維邏輯,巧妙地將中西思想文化貫通融合,點評犀利且精準。在我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譽為自晚清以來中國最負盛名的美學經典。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開創性的提出了"境界說",這也是此書之精髓要義。

在此之前,就有評論家對詩詞的評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較為流行的有:神韻說、興趣說。

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裡說道:

盛唐諸公,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意思是說,盛唐時期的作者,寫詩追求興趣二字。就猶如羚羊掛角,找不到雕塑堆砌的痕跡。這樣做的好處是有玲瓏透徹的意趣,而不是勉強拼湊而成。就猶如空中之清音、相中之本色、水中之倒影、鏡中之幻象,故能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至於清代王士慎的神韻說。則強調詩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風神氣韻,以沖和淡遠為主,來突出詩詞本身的韻味和意境,如此便能擺脫詩詞堆砌雕琢的痕跡,以達到意境優美含義無窮的目的。

對此,王國維卻提出了與前人截然不同的見解—境界。

在我看來,境界之說方能囊括詩詞之根本,高嚴羽、王士慎等人一籌。境界之說重要到了什麼程度呢?毫不誇張的說,沒有境界,就沒有人間詞話。

因此,想要更深入的瞭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想要傳達的無窮盡的意境和含義。便不得越過境界而論其它。

他對於詩詞評論的觀點是:

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矣。

也就是說:說氣質,說神韻,倒不如說境界。境界是根本,至於氣質、神韻之說,倒入了末流。只要境界有了,氣質神韻自然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人間詞話》開篇也提到了: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由此可見,王國維是極為推崇境界一說的。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境非獨為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對於什麼是詩詞中的境界,王國維是這麼說的: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對於這段文字,我的理解是:不是隻有景像和風物才能稱得上境界。人們心中的喜怒哀樂,也是境界。所以只要詩詞中有真實的景像風物,具有真情實感,便是有境界。反之,便是無境界。

可以說,

有境界和無境界的區別在於,一真一假。

從小,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老師都會要求我們寫心中的真情實感,寫真景物,真實發生的事情,切不可虛偽造假而失了真實。

但是在那時,並不能領會老師的意圖,文章多為拼湊偽造而成,,因此少了真情實感,頗有種一言難盡的感覺。

比如在小學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會面對一個論題作文:《我的媽媽》(此處可以隨意代指任何一個名稱),然後,我發現,幾乎所有人寫的人物,都是一樣的,真正的千人一面。難道我們擁有同一個父母嗎?難道那些事蹟在每一對父母身上都發生過嗎?非也,只因為我們缺少了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缺少真情實感,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才一言難盡。

要想寫出真感情,真景物的文章,必得去認真觀察記錄,生活中的真情實景,有了經歷和感受,自然能寫出能讓人產生共鳴的好文章。

所謂的真,全在乎合乎自然,合乎情理。能夠合於自然,合於情理的,不會沒有境界。

對此,他評價納蘭容若的詞作:

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正因為納蘭容若做到了以自然的角度觀物,以自然的語言去言情,他的詩詞方能讓千千萬萬的讀者感同身受,與之共情。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境界的評定

為了更好的讓讀者理解他所說的境界說,他從不同的角度分別提出了造境、寫境,境界之大小以及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說法。

造境,寫境

關於造境,寫境,王國維這樣說: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一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意思是說:所謂的境界分為造境和寫境,此二種分別對應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但是這兩種實在不好分別,這是因為一流的詩人創造出來的境界,必然是合乎自然的,也可以說是不脫離現實和自然的,他們所寫的現實的境界,也必然注入了詩人的理想。

想一想,還真是這樣。像李白和杜甫,一理想一現實。

李白所創造的理想的世界,其實是以現實世界為原型的,在那個世界裡,也能找到現實世界的痕跡;而杜甫雖注重寫實,但是在其詩作中,也能看到詩人對其心中的理想世界的構築。

二者的關係並非非此即彼。二者相互關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我、無我之境

對於有我、無我之境的說明: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故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這裡面說了

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差別。全在於作者是否能達到以物觀物。能夠做到以物觀物,方為無我之境,否則便只能有我之境。

可惜的是,縱觀古人所著詩詞,有我之境,頗多,而無我之境,則少之又少。

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他還特地拎出詩詞來作比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春。”這是有我之境,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觀景觀物,詩作中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以及情緒流露。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面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這是無我之境,作者以物觀物,分不

什麼是物,什麼是我,因此詞作達到了物我合一,物我難分的境界。

雖然境界分有我、無我之境,但王國維也坦承,能夠跳出身身的侷限,自己的視角,寫出無我之境的,方可稱得上是詩詞大家。

境界之大小

世人皆知,境界有大小,但是境界有好壞嗎?

對此,王國維這樣回答: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閒掛小銀溝”,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

他說:

境界雖然有大小之分,但是並不以此來區別境界的好壞。大境界有大境界的妙處,小境界有小境界的好處。

就拿杜甫和秦少游的詩詞來作比較吧。“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寶簾閒掛小銀溝”,境界雖幽微,但令人回味無窮;“大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境界遼闊,意境深遠,同樣讓人忍不住感慨萬千。

是的,怎能因為境界之大小而論斷境界之好壞呢。

無論境界之大小,都能讓我們感受到詩作中的美,感受中詩人心中的情感。這樣的作品又怎能以簡單的優劣來區分呢?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必經三重之境界

初識王國維,源自他對人生三重境界的解讀。

在一次培訓會議上,我的老師給我們講述了王國維的三重境界,彼此我還不基領悟。然而此去經年,我對他的人生三重境界終於有了一番領悟。

以詩詞論人生,不得不令人大讚王國維的高明之處,真妙哉矣!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晚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

古往今來,要成就大事業,在學問上有所建樹,一定會經歷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晚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如此看來,王國維對於人生的領悟相當深刻啊,想來,他在做學問、做人、建立事業方面,也必定經歷過這三重境界,從建立一個目標,經歷苦苦尋覓而求之不得。再到為了信仰和理想,縱使付出再多,面對的挑戰,承受的痛苦,經歷的磨難再多,亦無怨無悔。坦白說,如果非心之所向,是絕對抵達不了第二重境界的。最終再到第三個階段。發現你曾經苦苦尋覓求之不得的東西,竟然就在自己的身邊,頗有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灑脫和自在。

雖然我的人生閱歷不深 ,感悟也沒到那一步,但是我非常認同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重境界。

就拿我寫文章來說吧。

去年10月份,我進入頭條寫作,一開始我非常執著,我的目的就是過原創,加黃V。。目標非常明確是不是?

在這個階段,我有過焦慮,有過困惑,也有過痛苦,當看到別人紛紛過原創,加黃V,更有甚者拿青雲拿到手軟,這時,我的心態就開始不好了,對別人充滿了羨慕和嫉妒。

之後我的心境慢慢有了一些轉變。我告訴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初心,而被名利所左右。所以,我不再關注別人收穫了什麼,完全不受外界的影響,別人過原創,加V,中青雲,我自然是為他們高興,這是對他們的肯定。同時我知道自己與他們之間還存在巨大的差距,想到這裡,我便釋然了,從此便不計得失。但同時堅定了不管有沒有認可,我要堅持下去的決心,不管將來回報我的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完全放下了對原創標的執念。而全心全心地關注我的創作上。

到現在我依然還是個新手,還沒有獲得原創。但是這又能怎樣呢?沒有原創標並不影響我繼續創作。

我想,假以時日,必定能夠體會到“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和浪漫。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能力不夠,努力來湊

我在是在寫作上如此,在對很多事情上的觀點和態度上亦是如此:

隨緣不攀緣,講究不將就。不執著,不強求。

如此這般,興許做人便能開心一點。

在自己實力和慾望無法匹配的時候,當自身的實力無法駕馭野心的時候,我選擇沉下心來,默默努力。是的,能力不夠,努力來湊,也許這是唯一可以讓我突破自身侷限的辦法。

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征服世界,方能贏得世界對你的一片尊重。

這也是我從《人間詞話》領悟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