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由 男孩派 發表于 人文2021-06-30
簡介爸爸是兒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人生已經夠難了,不要再去創造困難,說孩子是失敗者,給他買個冰淇凌吧,讓他知道他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你為何不去死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對孩子來說,世界上最好的愛,就是父母最溫柔的話語。

——虎媽

作者 | Gloria

近日,傅園慧,焦俊豔和爸爸們合唱的一首《天下的爸媽都一樣》走紅了。

大家都說,這歌詞也太寫實了,就像在我家安裝了攝像頭,完全照著我爸媽來寫的。

“躲在被窩偷偷看漫畫,一被抓住就捱罵。”

“拿手機玩會遊戲,爸爸嫌我浪費光陰。”

“日記寫滿戀愛秘密,卻又被媽媽一覽無餘。”

“總是拿我和別人比,提醒我要更努力。”

歌詞唱出子女的心聲,也表達了父母的難處:

“想當年我也曾經年輕充滿憧憬,直到為人父母人生突然改變風景,嗓門變大脾氣變大都因為有你,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有多不容易。”

天下的爸媽都一樣,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想把最好的送給孩子。

遺憾的是,有些父母的愛用錯了方向,喜歡用“狠話”來表達對孩子的“恨鐵不成鋼。”

記得有一期《少年說》裡,小姑娘紫曄吐槽:“媽媽生活得一定很苦,畢竟她的嘴那麼毒。”

紫曄數學考了50分,三天不敢給媽媽打電話,就怕媽媽說狠話,結果媽媽還是打來了電話:

“你真是個人才,怎麼考成這個鬼東西的呢,你要再考成這樣,就不用去學校了。”

面對女兒的心裡話和訴求,媽媽的反應卻是:“我講述的是事實,犀利直白說出來是為你好。”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心理學博士馬歇爾表示:

“當語言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時,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對父母來說,我是為你好,所以才毒舌管教你,這是愛。

可對孩子來說,父母不好好說話,再深的愛都會變成傷害。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愛用狠話表達愛

是很多父母的常態

某機構曾發起一次“不好好說話”的內容徵集,一晚上,收到近600份總字數超過10萬字的反饋。

總結髮現,

中國人不好好說話的高發區在家庭單元內,越是親近的人,越愛不好好說話。

有時是暗諷挖苦,有時是正話反說的諷刺,更多的是父母習慣性的打擊和否定。

一個姑娘說,結婚前,她的父親和男友聊天,說:“我很愛她,對她兇也是出於恨鐵不成鋼。”

周圍人聽了都很感動,羨慕父親很愛她。

姑娘卻說:“我一個字都不信。”

從小,父親就對她兇,她見著父親就躲,父親就罵:“看你這鬼脾氣,以後和誰都處不來。”

高中時,有小男生打電話去家裡,父親總是草木皆兵擔心她早戀,先在電話裡把男生罵一頓,又扯著嗓子罵她:“沒事找你幹什麼?蒼蠅只盯有縫的蛋,你就是那隻臭雞蛋。”

愛和表達愛,完全是兩碼事。

漫畫家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宋丹丹曾帶著兒子巴圖上過一期《嚮往的生活》,結果那一期節目被所有人吐槽,那樣的生活真的太可怕,因為,宋丹丹從始至終都在對巴圖進行“語言暴力”。

當著全國觀眾的面,宋丹丹批評成年的兒子:“我生了一個廢物。”

甚至,不顧黃磊和何炅的阻攔,一會拿巴圖和黃磊的女兒比,一會誇劉憲華優秀,覺得自家兒子不值得一提。

甚至還滿臉嫌棄地說:“跟民政局說一下,我換兒子。”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隔著螢幕,我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寒意,更是心疼巴圖。

宋丹丹是不愛兒子嗎?

顯然不是,她很愛,她為了替兒子討公道和老死不相往來的前夫吵架,為了給兒子更多演戲的機會,帶著巴圖上各種節目。

說到底,這一類父母已經形成常態:都愛孩子,但都沒學會好好說話。

看起來,他們是恨鐵不成鋼,想用威懾力最強的“狠話”,來鞭笞督促孩子更努力,卻始終忘記了,引導孩子最好的方式,應該是溫柔語言裡的耐心等待。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父母不好好說話

會慢慢摧毀一個孩子

心理學家蘇珊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

“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父母說他蠢笨如豬,他就真的傻到極致;

父母說他膽小如鼠,他就真的遇事逃避;

父母說他沒出息,他就真的一生飄蕩無所皈依。

看過一個心理諮詢案例,很令人唏噓。

菲菲媽媽最喜歡把“死”掛在嘴邊,菲菲吃飯太急,她說:“噎死你算了。”

菲菲冬天不穿厚衣服,她說:“凍死你算了。”

菲菲生病,她說:“病死你算了。”

有一回,她到海邊玩,被捲進浪裡,幸好被及時救起,她害怕得不行,想趕緊躲進媽媽懷裡求安慰。

媽媽慌里慌張趕來,卻嚷道:“你這死丫頭,淨給我惹麻煩,淹死你算了。”

從那之後,“死”在菲菲的腦袋裡瘋長。

以至於每一次遇到問題,她都會有輕生的念頭。

過馬路走神被罵,會說:“撞死我算了。”

生病臥床,會絕望地想:“病死我算了。”

大家都覺得菲菲在開玩笑,但她是真覺得,反正沒人在意我,死了好像也沒什麼關係。

父母的語言暴力,會在不知不覺間把孩子越推越遠,逼迫得孩子沒有能力愛自己,甚至會傷害別人。

導演謝勇在一個短片《語言暴力》中,採訪了瀋陽少管所的三個少年犯。

他用奇妙的手法,拍攝出了語言暴力催生出孩子罪惡之果的現象。

笨手笨腳的孩子從小被父母罵“豬腦子”,長大後賭博欠下鉅債,被債主罵豬腦子,他乾脆買了把槍殺了人;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小時候老被父母罵“丟人”的孩子,長大後被人罵“丟人”,聯想到父母的看不起,氣憤的他直接拿了把斧頭砍人;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被媽媽從小罵“怎麼不去死”的孩子,打工時被僱主罵“你怎麼不去死”,他就真的拿了把水果刀捅了僱主,想著那就去死好了。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無數父母在看完短片後都心驚肉跳,表示:“真沒想到語言暴力地後果這麼嚴重,以後真得注意,得改。”

哈佛大學精神病學教授Martin表示:“語言虐待可能比其他形式的虐待具有更持久的影響,因為它往往更隱蔽,更連續。”

最後無外乎會造成兩種結果:

一種是深埋心底變成無法逆轉的心理傷痕,一種則是爆發出來傷害到周圍的人。

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無一不是毀滅性的傷害。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有溫度的溝通

才能找到和孩子的交集

沒有人喜歡聽傷人的話,我們的孩子亦是如此。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成長中,得到的是來自父母溫暖的鼓勵和肯定,而不是一味的謾罵和諷刺。

美國ABC電視臺曾推出一檔真人體驗節目。

冷飲店裡,爸爸因為兒子輸了比賽,拒絕給他買冰淇凌:“你是個失敗者,沒資格吃冰淇凌。”

兒子眼泛淚光:“爸爸對不起,我已經盡力了,可是他們都有冰淇凌,我也想要。”

爸爸反駁:“那是他們應得的,而你只是個失敗者罷了。”

這時候,旁邊一位男性實在看不下去了,走上來拍拍這位爸爸的肩膀:

“我們一生中都會犯錯,人生本來就充滿挫折和挑戰,孩子早晚會意識到這一點,而現在作為一個孩子,他需要知道的是,爸爸永遠是他的精神支柱。

爸爸是兒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人生已經夠難了,不要再去創造困難,說孩子是失敗者,給他買個冰淇凌吧,讓他知道他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聽到這段話,我真的忍不住掉下眼淚來。

簡單的一句話,影響的卻是孩子的一輩子。

爸爸的一句你是失敗者,孩子可能會把這句話烙印在心裡,永遠不會忘了那場失敗的比賽和不配得到的冰淇凌。

可換了一句話,孩子或許就忘了那場比賽和冰淇凌,但他會永遠儲存爸爸的溫暖鼓勵。

​“你怎麼不去死?”毀掉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

北大校長蔡元培曾說: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想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說話的語氣和方式。”

有一回,我兒子十一點還精神抖擻在床上蹦躂。

我情緒失控,忍不住說了狠話:“你再不睡,我就把你扔到大街上。”

孩子嚇得大哭,乖乖地鑽到被子裡。

過了一會,他悄悄來到我的房間。

他低聲訴說:“媽媽,我覺得你一點也不愛我,你要好好學習愛我,說話要溫柔‘親愛噠親愛噠’這樣柔柔地說,還要經常說沒關係,如果我太晚睡了,你要說沒關係下次早點睡。”

這一番話令我羞愧極了。

我們總想著要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捧到孩子面前。

卻常常緣木求魚,忽略了孩子最想要的愛——父母溫柔語言背後的陪伴和鼓勵。

其實孩子要得很簡單,父母好好說話就夠了。

好好說話的溫暖和力量,會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飛到他最想去的地方!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