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孝而不順,是為大孝”:而愚孝的人,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父母

由 庸人情感 發表于 人文2021-06-24
簡介而中國的文字文化博大精深,兩個字組在一起,是一個意思,拆開單獨來看卻是另一個意思,就比如我們經常所說的“孝順”兩個字,孝為孝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順則是服從、聽從的意思,對父母的應該言聽計從

臣不可以不爭於君什麼意思

孝順這個詞深深地紮根在我們的血液中,自古以來,孝道就在我們的中華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俗話說的“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把孝道擺到了很高的位置,逐漸地,孝順成為了觀察一個人人品如何的重要依據。

而中國的文字文化博大精深,兩個字組在一起,是一個意思,拆開單獨來看卻是另一個意思,

就比如我們經常所說的“孝順”兩個字,孝為孝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順則是服從、聽從的意思,對父母的應該言聽計從。

誠然,對父母做到“孝”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種思想觀念。因為父母把我們撫養成人,我們以“孝”作為回報理所應當。

“孝而不順,是為大孝”:而愚孝的人,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父母

但是孝可以,順卻已經超出了孝道的範疇,不信?看我們儒家創始人孔子對孝道的理解:《孝經》中,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

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意思是孔子的弟子曾參問孔子:“子女順從父母就是孝嗎?”孔子卻回答:“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當父母做得有什麼不義的地方,那麼子女就必須勸告父母別這麼做,因為這樣會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

如果一味地聽從父親的命令,而使父母陷入不義之中,怎麼能叫孝呢?”

“孝而不順,是為大孝”:而愚孝的人,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父母

這不禁讓我想到孫儷主演的電視劇,《安家》中的一段場景:孫儷扮演的房似錦,是家裡的老四,前面還有三個姐姐,後面還有一個弟弟。在房似錦最在乎的爺爺生病的時候,房似錦母親潘貴雨,利用房似錦對爺爺的在乎,多次以爺爺生病,需要用錢為理由,向房似錦索要錢財。

房似錦心疼自己的爺爺,一次又一次地往家裡打錢,潘貴雨卻不用這些錢來給爺爺看病,直到把爺爺拖死,最後在爺爺出殯的時候,得知訊息的房似錦匆忙趕回家,發現潘貴雨還在利用爺爺的死,藉機斂財,一怒之下,和家裡斷絕了關係。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種情況下,房似錦仍然選擇順從,她就會和她的母親一樣,一起陷入不仁不義的境界之中,怎能對得起最疼自己的爺爺?

“孝而不順,是為大孝”:而愚孝的人,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父母

其實“孝順”二字完全可以拆開,前者“孝”意為孝敬,是一種美德,而後面的“順”意為順從、服從,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現如今,卻都在不遺餘力地提倡孝順。

這其實和我們從小的教育有關,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要聽話,要順從,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父母的話猶如一堵高牆,給兒女立下了這個規矩。

小時候我們思想太矮,所以看不見牆外的風景,言聽計從也無可厚非,但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思想也逐漸變得高大起來,於是我們看到了父母所立的牆外的風景,原來是這麼新穎的一個世界。

這也就是叛逆期的由來,也是從叛逆期開始,我們開始不順從,開始變得不聽話。

“孝而不順,是為大孝”:而愚孝的人,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父母

“不順從”這種思想,會在父母的棍棒下逐漸被壓制,但是並不會消失。其實說的冷血一點,就是父母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下意識地用棍棒壓住我們思想的暴動。在這種棍棒教育下,有的孩子只有順從,有的卻想要鬥爭到底。選擇順從,我們有可能一直活在父母的陰影之下,按照父母既定的路線,走完這一生,甚至可能成為一個“媽寶男”。

其實在父母心裡,這並不是對我們不好,相反,他們的良苦用心也都是為我們好。但是兩代人之間思想上的差別,受教育的不同,有分歧都已經是命中註定的,

成年之後,我們就要有自己的決斷,父母的話只能是一個參考,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我們手中,我們自己要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盲從。

“孝而不順,是為大孝”:而愚孝的人,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父母

有很多人因為孝,所以順。順是不想讓父母傷心,很多人這麼想:父母把我們養育成人,我們現在卻心中有反抗之情,這真是忘恩負義之舉。但其實這種“忘恩負義”的舉動,是我們的必經之路,我們都會長大,脫離父母的羽翼,一直活在父母的庇護下,我們只能成為一個“巨嬰”。

也許父母會感概我們“翅膀硬了”,管不住了,但是我們獨立出來,努力造就一個更好的未來,讓父母抬得起頭,不就是最大的孝嗎?

我想大家也聽說過《二十四孝》中《埋兒奉母》的故事,郭巨家窮,有了孩子之後,擔心孩子佔用了母親的口糧,於是說:“兒子可以再有,母親卻只有一個,我們把兒子埋了吧”。這句話聽了真是讓人不寒而慄,這也叫孝順嗎?這是謀殺!而這個故事後面雖然以大歡喜結局,郭巨在埋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挖到了黃金,於是成了有錢人,但這種恐怖故事一樣的情節,真的讓人感動不起來。

“孝而不順,是為大孝”:而愚孝的人,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父母

於是孝順在如今社會越來越複雜,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孝不是毫無底線的言聽計從。

孝是我們的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是為了別人嘴裡的一句“你很孝順”,就言聽計從的過上父母已經安排好的人生,甚至為了父母的虛榮嫁入有錢人家,置自己的愛情於不顧。

孝而不順,是需要兒女和父母雙方的互相妥協,而不是一個隻手遮天,一個聽之任之。父母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要求兒女必須做這個工作,兒女也不能強制要求父母別去跳廣場舞。

這種互相的妥協,才是孝最好的狀態。

“孝而不順,是為大孝”:而愚孝的人,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父母

庸人庸語:

孝而不順,是為大孝,孝而順,是為愚孝,而愚孝,最終只能害了我們,也害了父母。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