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益州是“天府之土”還是“疲敝”,為什麼諸葛亮的說法前後矛盾?

由 燕趙節度使 發表于 人文2023-01-30
簡介編輯義》央視94版截圖掠奪益州財富,封賞功臣劉備與劉璋反目之後,為了激勵將士作戰,劉備大開空頭支票,許諾道:“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

天府之土的之什麼意思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高談闊論,分析天下大勢,即《隆中對》。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到:“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益州在漢末有多麼富庶?

據《續漢志郡國志五》記載,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益州戶籍人口有134萬,名列天下諸州第二,僅次於荊州;

自從秦國將巴蜀納入版圖,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千里沃野的成都平原,使四川成了“天府之國”。

四川出產的優質絲綢“蜀錦”是絲綢中的精品,暢銷天下。魏吳兩國每年都要從蜀國大量進口蜀錦,“蜀錦”的暢銷,為蜀國換來鉅額財富。

四川自貢被稱為“千年鹽都”,分佈著儲量極為豐富的地下鹽礦,從秦漢時期就發展出井鹽開採業。而鹽在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劉備三大謀士諸葛亮、龐統、法正都曾稱讚益州的富饒。

諸葛亮在《隆中對》稱讚道:“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龐統說:“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

法正說:“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

益州是“天府之土”還是“疲敝”,為什麼諸葛亮的說法前後矛盾?

編輯

隆中對 / 圖片來源 電視劇《三國演

隆中對 / 圖片來源 電視劇《三國演

但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他向劉禪上《出師表》。《出師表》中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為什麼短短二十年,益州就由“天府之土”淪為“疲敝”了呢?

原因就是劉備佔據益州的窮兵黷武和掠奪民脂民膏!

劉備入川后多年征戰,耗盡了益州的人力物力

隆中對 / 圖片來源 電視劇《三國演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得知曹操意圖攻打漢中的張魯,十分惶恐。因為漢中自古以來就是益州北方屏障,一旦漢中丟失,那麼益州不保。在張松的建議下,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先行攻打張魯,然後佔據漢中抵禦曹操。

劉備佔據荊州後,早就想佔領益州,實現《隆中對》跨有荊、益的計劃,於是和龐統、黃忠、魏延、卓膺等將領,率領步騎萬人入川。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鬧翻,益州之戰開始。劉備軍勇猛善戰,勢如破竹,劉璋軍紛紛投降。只是到了雒城,劉備軍才遭遇到了頑強抵抗,一年後才將其攻克。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軍包圍成都。

當時成都有精兵三萬人,糧食和絲帛可以支援一年,官吏、軍士和百姓都願死戰到底。但劉璋卻說:“我們父子統領益州二十餘年,對百姓沒有什麼恩德。百姓苦戰三年,暴屍荒野,是因為我劉璋的緣故,我怎能安心!?”於是下令投降,益州之戰以劉備的大獲全勝而結束。

漢末自從黃巾之亂後,北方和江東軍閥割據,混戰不休,生靈塗炭,“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但四川盆地因為地勢險要偏安一隅之地,得以在亂世之中避免了戰火的波及。再加上劉焉劉璋父子對益州實行寬刑薄賦的治理政策,他們二人又沒有稱霸天下的野心,所以對外征戰很少。在劉焉劉璋父子的治理下,益州人民生活富足安樂。

但劉備入川引發的益州之戰持續了近三年,百姓死傷很多。為了躲避戰亂,大約有20萬巴郡居民和7萬武都居民遷往曹操控制下的長安三輔地區,益州人口銳減。

可以說劉備入川是益州人民的一場浩劫,這也是益州從富饒淪落為凋敝的開始。

益州是“天府之土”還是“疲敝”,為什麼諸葛亮的說法前後矛盾?

編輯

隆中對 / 圖片來源 電視劇《三國演

隆中對 / 圖片來源 電視劇《三國演

劉備佔領益州後,尚未來得及修復戰爭破壞,便很快發動了與曹操爭奪漢中的大戰,時間又持續了兩年:217年至219年。

這次大戰的主戰場雖然不在益州,但益州作為漢中的大後方,依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讓益州進一步凋敝。

為了爭奪漢中,曹操和劉備共派出17萬大軍在此激戰了兩年多。

因為漢中對益州極為重要,所以劉備更是竭盡全力去爭取,仗打的十分艱苦。因為需要徵調大量益州的人力物力來保證軍需來支援漢中之戰,以至於益州都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可以說益州的民力物力已經被劉備徵調到了極限。

《三國志楊洪傳》: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雖然益州遠離戰火,但作為漢中戰爭的大後方,漢中之戰嚴重打亂了益州人民正常的生活生產秩序,男不能耕,女不能織,田地荒蕪,糧食歉收,再加上青壯年的死傷,對益州的產生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

為了北伐,劉備徵調益州壯丁,修建從成都到漢中的道路和軍事設施,曹操聽說後認為劉備勞師動眾,損傷益州民力。

《三國志·先主傳》注引《典略》記載:“劉備稱漢中王,於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

《三國志·魏書·桓二陳徐衛盧傳 》:昔劉備自成都至白水,多作傳舍,興費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

益州是“天府之土”還是“疲敝”,為什麼諸葛亮的說法前後矛盾?

編輯

隆中對 / 圖片來源 電視劇《三國演

義》央視94版截圖

呂蒙“白衣渡江”奪取了蜀漢的荊州三郡,俘殺關羽,蜀漢的荊州地盤全部丟失。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攻打東吳,雖然戰場在荊州一帶,但提供輜重和人力的大後方仍然是益州。

夷陵之戰劉備五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輜重喪失殆盡,人力和物資損失巨大,益州自然也是損失慘重。

東漢末年一個士兵配備三個民夫來運輸糧草,劉備五萬大軍需要益州出動十五萬民夫來支援前線。如此勞師動眾,益州能不疲敝嗎?

益州捲入了三場大戰,無論是人員損傷還是物資消耗都是巨大的,這讓原本富庶的益州陷入貧窮凋敝,甚至是動亂之中。

益州人民無法忍受劉備蜀漢政權的窮兵黷武,紛紛發動起義。

公元223年(蜀漢章武三年),劉備病逝。漢嘉太守黃元、益州郡漢族豪強雍闓、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夷王高定、益州郡夷王孟獲等紛紛發動起義,反對蜀漢政權。執掌蜀漢朝政的諸葛亮花了約5年的時間率軍南征,才穩定了局面。

益州是“天府之土”還是“疲敝”,為什麼諸葛亮的說法前後矛盾?

編輯

義》央視94版截圖

掠奪益州財富,封賞功臣

劉備與劉璋反目之後,為了激勵將士作戰,劉備大開空頭支票,許諾道:“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

翻譯:只要我拿下益州,倉庫裡的東西全歸你們,我不干預。

進入成都後,劉備果然履行承諾,厚賞將士。劉備計程車卒們甚至丟掉了兵器,爭先恐後的去府庫中爭搶財物。

《三國志先主傳》: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

據《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九》記載:備入成都,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

據《三國志劉巴傳》注引《零陵先賢傳》記載:“初攻劉璋,備與士眾約:‘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競取寶物。”

《三國志張飛傳》:“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餘頒賜各有差。

益州是“天府之土”還是“疲敝”,為什麼諸葛亮的說法前後矛盾?

編輯

義》央視94版截圖

洗劫了成都的府庫還不滿足,有人甚至建議劉備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有功的諸將。因趙雲極力反對,劉備才作罷。

《雲別傳》: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

義》央視94版截圖

劉備佔領四川之後,面臨最迫切的情況就是要與曹操爭奪漢中,另外還要對抗覬覦荊州的東吳。於是劉備便開始掠奪益州財富,補充軍需,積極備戰。

但府庫早已被掠奪一空,劉備問謀士劉巴該怎麼辦。劉巴說道:“此事很容易就能解決,只需鑄造值百錢的銅錢通行,統一物價,並實行公賣制度就可以了。”

《蜀書 劉巴傳》:初攻劉璋,備與士眾約:“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競取寶物。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市。”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通俗點講就是鑄造大面值的新錢,穩定物價,設定官市(官買官賣),這樣一來官府就可以最大程度控制收納民間財物。

益州是“天府之土”還是“疲敝”,為什麼諸葛亮的說法前後矛盾?

編輯

義》央視94版截圖

首先透過鑄造新錢能夠將多餘財力透過鑄造收歸官府,但因為發新的新錢幣值是舊錢的一百倍,一枚新錢幣“直百錢”幣值等於一百枚舊錢蜀五銖,所以會引起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劉巴提出第二條:設立官市,透過官府強力控制,保證新錢的流通使用,所有的買賣都必須在官府的控制之下,否則就是非法,會遭到嚴厲打擊,甚至官府還規定以益州商人購買蜀錦必須使用直百錢。這樣一來,就控制了物價。

具體來說

劉璋治下,益州百姓用劉焉劉璋父子鑄造的重2。5克的蜀五銖交易,如果要購買100錢的物品,需要一百枚蜀五銖,即與250克銅等值;

到了劉備治下,益州百姓用劉備發行的一枚重10克的直百錢就可購買原來100錢的貨物,中間的240克銅的價值蒸發了。換句話說,益州人民手中的財富瞬間蒸發了96%!

劉備以數量極少的銅明搶了益州人民手中四十多倍的物資,其實就是經濟剝削。史書記載:“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通俗點講就是鑄造新錢,穩定物價,設定官市(官買官賣),這樣一來官府就可以最大程度控制收納民間財物。

首先透過鑄造新錢能夠將多餘財力透過鑄造收歸官府,但因為發新的新錢幣值是舊錢的一百倍,一枚新錢幣“直百錢”幣值等於一百枚舊錢蜀五銖,所以會引起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劉巴提出第二條:設立官市,透過官府強力控制,保證新錢的流通使用,所有的買賣都必須在官府的控制之下,否則就是非法,會遭到嚴厲打擊,甚至官府還規定以益州商人購買蜀錦必須使用直百錢。這樣一來,就控制了物價。

具體來說。

劉璋治下,益州百姓用劉焉劉璋父子鑄造的重2。5克的蜀五銖交易,如果要購買100錢的物品,需要一百枚蜀五銖,即與250克銅等值;

到了劉備治下,益州百姓用劉備發行的一枚重10克的直百錢就可購買原來100錢的貨物,中間的240克銅的價值蒸發了。換句話說,益州人民手中的財富瞬間蒸發了96%!

劉備以數量極少的銅明搶了益州人民手中四十多倍的物資,其實就是經濟剝削。史書記載:“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益州能不“疲敝”嗎?

莊子說:“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信哉!

劉備、諸葛亮、姜維等這些所謂的“英雄”,為了實現自己野心,以“興復漢室,克復中原”為口號,對益州人民極力壓榨,瘋狂掠奪,對外連年發動戰爭,從而導致益州由富庶淪為疲敝。

他們有沒有問過益州人民“願不願意”?

義》央視94版截圖

益州之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