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拖延症不是慢性子,強糾、打罵不奏效?父母試試這樣引導

由 芯主張 發表于 人文2023-01-25
簡介馬克·吐溫也曾經說過:“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也許一開始速度不快,但是反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肯定能夠得到提升,進而在其他的事情上也能夠做到一心一意,以此逐漸擺脫拖延症

口伐筆誅代表數字幾

說到拖延症大家可能會想到慢性子,但兩者並不一樣,前者在眾人眼裡儼然一個“貶義詞”。雖然不是什麼很嚴重的病症,但是它著實讓非常多的人束手無策。

不僅是孩子,連成人也不能倖免,所以不僅社交論壇上有在討論如何克服,甚至還有人專門出版了克服拖延症的書籍。想要克服拖延症需要運用智慧,而不是像我的一位朋友一樣採用打罵的方式。

我的這位朋友做任何事都是雷厲風行的,但是她女兒的行事方式卻和她截然相反,用我朋友的話說就是

“老婆婆紡線——拖拖拉拉”。

老師佈置的作業也不多,但每天都要寫到九點多,小孩子有的是時間,大人們卻沒有“閒情逸致”陪著她。

在沒上學之前她還以為她女兒是慢性子,直到全程目睹她女兒寫作業的過程,才發現根本就是有拖延症,為此沒少打罵她女兒,但是這種不“聰明”的方法顯然收效甚微。

拖延症不是慢性子,強糾、打罵不奏效?父母試試這樣引導

拖延症≠慢性子

有的人早上一起來,刷牙、洗臉、吃早飯速度飛快,馬上就能夠出門上班;而慢性子的人每一步都是慢條斯理的,用得時間非常久。

但是對於慢性子的人來說,刷牙、洗臉、吃早飯這其中的每一步他們都是在很認真、仔細的執行的,並不是在浪費時間、虛度光陰。

雖然整個過程耗時的確也挺長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性子的人有自己的節奏,他們是出於悠閒、仔細等目的去執行的,非常地專注,不會三心二意;也因此,他們不會在意他人的評價、催促,心態甚是平和。

雖然從耗費的時間上來看,拖延症的人做事情也很慢,但是他們在做的過程中不專注,需要人時時刻刻的“推一把”才能“前進”,一旦他人催促、評價、責備,就會變得暴躁、不耐煩,或者會因為自己的不專注而自責。那麼為什麼會“患有”拖延症呢?

拖延症不是慢性子,強糾、打罵不奏效?父母試試這樣引導

這些情況導致孩子拖延

第一,不夠專注

俗話說:

“成功始於專注,專注在於當下”

,慢性子之所以不會像拖延症一樣被大家“筆誅口伐”、之所以能夠做成事,就是因為慢性子的人做事專注,也因為專注更仔細、心態更平和,從而離成功更近。而很多“患有”拖延症的人卻因為不專注,常常神遊天外,導致做事、學習都事倍功半,結果碌碌無為。

第二,內容無趣

對於小孩子來說,新鮮有趣的事情才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力,所以很多的兒童課程設定得都非常有趣味,旨在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對知識感興趣,透過興趣驅動自我專注的學習。如果家長們不管孩子的心性而讓他們學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的話,自然在學的過程中就會讓他們被拖延症盯上變得拖拖拉拉了。

第三,任務太難

在孩子的學習上,很多家長真的是

“皇帝不急太監急”

,孩子還沒有到學習某種知識的年齡,就強行讓孩子去學習;面對超出自身接受能力的內容,他們自然會“患上”拖延症。

甚至這種“拔苗助長”的行為還會讓孩子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所謂“慢一點就是快一點”,家長們在安排任務時還是要切實參照孩子的實際情況的。

第四,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並不能完全的說是一個缺點,但是如果在事情還沒有開始做之前,就因為想要事事完美或者恐懼失敗從而遲遲沒有行動,那麼它就是一個缺點了。

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就會一拖再拖從而“患上”拖延症了。

拖延症不是慢性子,強糾、打罵不奏效?父母試試這樣引導

如何幫孩子擺脫拖延症?

第一,善用“舒爾特方格”

善用“舒爾特方格”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從而更“聰明”地擺脫拖延症。看名字,舒爾特方格訓練法似乎很難,但是實際上它非常易於操作。

先把一張正方形的卡紙分成25個方格。然後在這些方格內隨意、不重複的填寫25個數字,接著讓孩子按照1到25的數字排列順序依次指出每個數字在卡片上的位置並大聲讀出來。

如果耗費的時間越少,那麼說明專注程度越高。為了避免孩子習慣某種排列方式,可以在每一次的訓練中變換數的位置。

馬克·吐溫也曾經說過:“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

也許一開始速度不快,但是反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肯定能夠得到提升,進而在其他的事情上也能夠做到一心一意,以此逐漸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不是慢性子,強糾、打罵不奏效?父母試試這樣引導

第二,佈置有趣合適的任務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家長們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標準想當然的給孩子佈置不適合他們的任務。比如說讓他們學習超出他們認知程度的內容,又比如說不能夠結合他們當下的心理特點而給他們佈置枯燥乏味的任務等等。

要知道“

欲速則不達”、“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想要更好地培養孩子,家長們可以諮詢學校的老師或者專家,又或者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從而給孩子們安排他們能夠接受且喜歡的學習內容和任務,讓孩子們會學習、愛學習!

第三、擺脫完美主義傾向

擁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會因為害怕自己不完美、自己做的不夠好從而用拖延症來面對各種任務,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擺脫對失敗的恐懼、對完美的追求才可以徹底擺脫拖延症。

家長們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育孩子學會接納自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是人就都有缺點,我們無法在沒有擁有足夠經驗的情況下就做到面面俱到。

而且人是可以不斷成長的,我們可以不斷的在實踐過程中發現錯誤的行為和觀念從而及時改正。接納自我加上成長心態不僅可以讓孩子行動力十足從而不再拖延,還能夠讓他們學會用正確的態度看待失敗和成功。

拖延症不是慢性子,強糾、打罵不奏效?父母試試這樣引導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希望家長們能夠正確分辨慢性子和拖延症;倘若孩子有拖延症,也希望家長們不要用“笨”方法——即打罵、責備來要求孩子改正。

可以借鑑上文,也可以諮詢專業的人士、閱讀專業的書籍從而更“智慧”地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於擺脫拖延症的好方法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