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古典油畫技法特點

由 愛吃泡麵的小美女2 發表于 人文2023-01-10
簡介第二層又稱為中層塑造,這一階段用覆蓋力較強的顏色展現結構、光影、體積、色彩的基本關係,除一些細節、飽和度不足之外,這個階段會利用油畫顏料緩慢乾燥的特點盡情塑造刻畫

什麼是消極被動模式

乾性油使用的記載在歐洲之外可以追溯到很遠,但能夠從追溯的起點延續下去成為日後的油畫,還得尋找歐洲的線索。在歐洲,5世紀開始有相關的文獻提到乾性油繪畫,15世紀尼德蘭地區出現了油畫。比揚·凡·艾克大10歲的康平在1420年左右有使用乾性油繪製的作品,但由於揚·凡·艾克完全遵循材料的特性,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繪畫方法,因此瓦薩里在他撰寫的藝術家傳記中把油畫的發明之功歸結到揚·凡·艾克名下。

古典油畫技法特點

在正式的油畫語言成熟前,歐洲的繪畫也是分層創作的,色彩分層處理的原因有多種,此文不展開論述,在實際應用中,逐漸形成了前後色彩的關係。揚·凡·艾克除確立了涉及材料使用的方法之外,還提出了歐洲油畫的“三層法”,這種被稱為“佛蘭德斯三層法”的做法,先後在歐洲北部、中部、南部傳開,後成為歐洲油畫的基本繪畫規則。

古典油畫的“三層法”把繪畫的過程分成底層鋪色、中層塑造、表層調整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因為畫板不同,會有不同的底層的繪製。

古典油畫技法特點

“三層法”的第一階段是底層鋪色,底層階段解決色調的大形式問題,除了預先考慮設計好的構圖和造型位置的經營外,底層繪製會考慮為下一步塑造建立明度和色調關係。早期北方佛蘭德斯畫法的底層是在吸收性較強的白色膠粉底上繪畫,畫家會在勾勒好造型的底板上塗刷被稱為“imprimatura”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底色,在使畫底吸收性減弱的同時,展現出需要的色調。油畫傳到義大利之後,達·芬奇發明了明暗法,在底層繪製中降低了畫面色調的明度。

古典油畫技法特點

隨著畫布的使用,油畫的底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到提香、卡拉瓦喬的油畫階段,直接製作成畫面創作需要的色調,但大多也是土紅、棕色一類,這樣的畫底需要為下一步的繪製提供明度,與北方畫法不同的就是開始使用提亮技術。在維米爾的畫中,底層顏色是介乎北方畫法與義大利畫法之間明度稍高的暖灰色,其繪畫底層的鋪色不僅受底板明度的限制,更考慮互補或臨近色相的疊加會產生何種新的視覺效果。

古典油畫技法特點

在第二層的塑造中,根據需要及畫家的能力,有些作品在這個階段幾乎直接畫出最終效果,如揚·凡·艾克繪製的《瑪格麗特·凡·艾克肖像》,從現代技術檢測看,並沒有多層的反覆,但從作品衣飾部分可以看出表層對釉染技術的使用。第二層又稱為中層塑造,這一階段用覆蓋力較強的顏色展現結構、光影、體積、色彩的基本關係,除一些細節、飽和度不足之外,這個階段會利用油畫顏料緩慢乾燥的特點盡情塑造刻畫。一般在第二層的塑造中,即便乾燥之後繼續使用覆蓋力較強的色彩覆蓋,這種功能效果雷同的色層還是歸屬於第二色層。

古典油畫技法特點

第三層被稱為表層,做法主要是釉染罩色。在這一階段,原本色彩弱飽和狀態得到改變,畫面暗色得到加強,因而是彰顯神采的階段。主要利用油畫顏料的透明和半透明特點提升色彩飽和度,新增細節,減弱前一步過於誇張的筆觸和明暗,有些畫家如倫勃朗會在區域性反覆第二和第三層的關係,以此展現出驚人的質感。

古典油畫技法特點

多層技法總是前一步為後一步作鋪墊,後一步在前一步的基礎上相應地推進,層層相疊,有理有據。在媒介的使用上,油畫誕生之前,畫家使用的是坦培拉材料,油彩的出現除解決了畫面防潮問題之外,還可以利用緩慢的乾燥時間反覆調整色彩的微妙關係。乾性油相比其他媒介能更好地折射光線,即便不甚透明的顏色,稀釋到一定程度,都有較好的透明性,因此在表層繪製中,畫家大量使用罩色的技巧。

推薦文章

  • 希望對方也在乎自己,覺得不對勁就試探對方的2個生肖男

    即便你們的感情再好,每天情話連連,但生肖蛇仍然不那麼確定愛情中他真的有存在感,對你們的感情不是掌控者,他就總覺得被自己給冷落了,感情方面對戀人的態度也會發生改變,對方的一點點小情緒會牽動生肖蛇一天的心情,所以生肖蛇覺得有啥不對勁就去試探對方...

  • 奧尼爾跟喬丹、詹姆斯和科比而非科比搭檔,能更偉大?

    奧尼爾跟喬丹、詹姆斯和科比而非科比搭檔,能更偉大?歷史前十中剩下喬丹和詹姆斯,這是能非常明確地下結論:他們跟奧尼爾合作,效果和上限都遠超科比...

  • 淺談電容的高頻特性

    所以一個高頻電容的等效電路如下圖所示:進一步電容器的阻抗表示式可以詳細表達如下:所以電容的阻抗絕對值和頻率的關係如下圖所示:解析:在低頻時,其電阻器的阻抗是線性下降,表現為容性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