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夷陵之戰,孫權明明取得大勝,卻為何要主動向劉備求和?

由 超級七品小芝麻官 發表于 人文2023-01-05
簡介說白了,夷陵之戰之所以會爆發,就是因為荊州的歸屬問題,若不是因為孫權一直想要佔領荊州,出兵偷襲荊州,劉備怎麼可能放棄曹操這個最大的對手,轉而進攻孫權

古代公主的兒子封什麼

事實上,要是孫權不主動向劉備求和,東吳必亡!

具體而言,孫權之所以會在夷陵大勝以後主動請和,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

夷陵之戰,孫權明明取得大勝,卻為何要主動向劉備求和?

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的爆發,主要源於荊州的歸屬問題!

荊州最開始是屬於劉表的

,但由於劉表誅殺了孫堅,和江東孫家結下了大仇,且荊州在東漢末年算是非常富饒的地方,所以江東孫家一直對荊州垂涎三尺。劉表活著時期,江東孫家雖一直有心染指荊州,奈何劉表實力不俗,所以孫家一直沒有取得大功,直到劉表去世,劉琮上位,孫家才等來了染指荊州的機會。

當時孫權見劉表病逝,假意派魯肅前去弔唁,其實就是想試探荊州的虛實,想要趁機對荊州用兵,哪知道劉琮很慫,直接投靠了曹操。而當時的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其實力之強大,江東完全無法正面硬抗,所以孫權奪取荊州的希望破滅了,

荊州直接落入了曹操之手

。不過隨著赤壁之戰的爆發,荊州的歸屬問題,再一次變得模糊不清。

劉表死後,劉琮繼位,直接宣佈了投降曹操,於是荊州大部分地方都遵守了劉琮的命令,投降了曹操,但是曹操在還沒有徹底收服荊州的情況下又發動了赤壁之戰,而且還落得個大敗的下場,所以荊州各郡又開始搖擺起來了。其中荊南四郡投降了劉備,南郡投降了孫權,南陽郡仍在曹操手中。

也就是說,其實

赤壁之戰後,荊州是被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給瓜分了的

。至於劉備借荊州,其實就是從孫權手中借走了南郡!當時的南郡和曹軍接壤,而孫權和曹操的防線從合肥延伸至南郡,太過漫長,實力不足以防禦,所以他才會把南郡借給劉備。說白了,孫權對荊州根本就沒有完全統治過,

劉備從他手中借的荊州,不過是一個郡而已

,而且之後劉備還用其他郡換取了南郡的歸屬!

夷陵之戰,孫權明明取得大勝,卻為何要主動向劉備求和?

劉備入駐益州後,孫權想要回南郡,但劉備不答應,於是孫權出兵進攻劉備,最終和劉備立下了湘水之盟,

劉備將江夏、長沙、桂陽三郡讓給孫權,以此換取南郡

,從此兩家達成和平,一致對付曹操。哪知道沒過多久,孫權又在劉備的背後捅了刀子。

當時劉備正在打漢中之戰,曹操為了讓劉備分兵,派曹仁出兵進攻荊州的關羽,結果由於曹魏內亂,曹仁沒有及時進攻關羽,反而被關羽吊打,史稱襄樊之戰!此戰中,號為天人的曹仁被打得不敢出手作戰,一代名將於禁被打得全軍覆沒,屈辱投降,以至於華夏震動,各路人馬紛紛響應關羽,

反抗曹操的軍隊甚至已經出現在了許都附近

,曹操都被嚇得差點遷都了,令人驚歎!

按照這種形勢發展下去,劉備、關羽、孫權三方聯手,未嘗不能擊敗曹操,然而就在這個時間節點,孫權卻突然出兵偷襲了關羽的後方,攻佔了劉備的荊州轄區,令眾人大跌眼鏡。

更令人意外的是,孫權竟然把關羽給殺了

,直接斬斷了和劉備集團的斡旋空間!於是迫於內外部的壓力,劉備只能暫時放棄曹操這個對手,轉而出兵伐吳,夷陵之戰就此爆發。

說白了,夷陵之戰之所以會爆發,就是因為荊州的歸屬問題,若不是因為孫權一直想要佔領荊州,出兵偷襲荊州,劉備怎麼可能放棄曹操這個最大的對手,轉而進攻孫權?

夷陵之戰的結局大家都是知道的,劉備在此戰中被打得大敗,損失了大量的精銳,一度使得蜀漢幾乎亡國。然而在這種情況下,

孫權卻不主動進攻,趁機滅亡蜀漢,反而積極向劉備求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孫權為何會這麼幹呢?

為何他總是頻頻作出令人意外之舉呢?

夷陵之戰,孫權明明取得大勝,卻為何要主動向劉備求和?

事實上,孫權之所以會在取得大勝的情況下,主動向劉備求和,乃是形勢所逼!若孫權不求和,東吳必亡!具體原因如下!

一、曹丕南征,吳軍全線崩潰

偷襲擊敗關羽以後,孫權志得意滿,以為自己真的能夠打贏蜀軍,所以他積極地往吳蜀邊境佈置兵馬,之後的夷陵大捷,更加堅定了孫權的自信心,於是他直接和曹魏翻臉了,以為自己能夠和曹魏抗衡了,哪知道他的幾條防線,

直接被魏軍打崩了!

曹丕的想法是坐山觀虎鬥,等孫權和劉備拼得兩敗俱傷再下場摘果子。夷陵之戰劉備落敗後,曹丕立馬宣佈發動南征,討伐東吳,而魏軍的陸戰能力本來就強於吳軍,所以在各處戰場中,吳軍基本都被吊打,損失慘重。要不是朱然憑藉著江陵城硬抗魏軍,為吳軍贏得一線生機,東吳極有可能一戰亡國!

吳軍雖然兩度擊敗蜀軍,但整體來說,吳軍的陸戰能力其實是比不過蜀軍的,更加比不過魏軍,所以在和魏軍的交手過程中,吳軍敗得很慘,差點亡國,在這種背景下,孫權自然

不希望劉備趁火打劫

,所以他只能向劉備求和,希望劉備不要在吳蜀邊境動兵,徹底摧毀吳軍的軍心。除此之外,向劉備求和,

也有助於向曹魏施壓

,因為一旦吳國和蜀國重新聯合在一起,曹魏就得小心自己的西南方,小心劉備的出兵。

說白了,孫權之所以會主動向劉備求和,就是因為

曹丕南征,吳軍被打得全線崩潰

,但凡吳軍能夠在戰場上稍微表現好一點,孫權也不會拉下臉去示好劉備!

夷陵之戰,孫權明明取得大勝,卻為何要主動向劉備求和?

二、劉備坐陣白帝城,意圖不明

夷陵之戰,劉備大敗,灰溜溜地逃到了白帝城。按照常理來說,劉備既然已經大敗了,就應該回到都城重整兵馬,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劉備至死也未回成都,而是一直待在了白帝城,令人大感意外。

站在我們後人的角度來看,劉備之所以會選擇留在白帝城,無外乎兩個原因,

一是撫慰人心,防止自己一撤,蜀軍人心動盪

,紛紛潰退,給東吳可乘之機,另一個原因則是

劉備的身體出了問題

,沒辦法再顛簸勞累了。畢竟當時的劉備已經六十多歲了,又剛剛經歷了夷陵大敗,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然而站在孫權的角度來看,劉備不回成都,反而一直待在白帝城的意圖,就完全不同了!劉備雖然敗給了陸遜,但他在那個時代,也是能征善戰的,他一直釘在白帝城,極有可能是不甘心失敗,想要捲土重來!雖然陸遜的才能高於劉備,但其他人並非劉備的對手啊,陸遜被調到後方去應對曹操了,誰還能夠擋住劉備呢?若劉備決定趁火打劫,東吳怎麼辦?

一個曹魏東吳尚且無法應對,再加上一個蜀漢,東吳豈不是要就此亡國?

所以說,孫權必須得主動向劉備請和!因為待在白帝城的劉備,

不回都城的劉備,給了孫權乃至東吳極大的壓力

,誰都不知道劉備會不會突然發瘋,出兵進攻東吳,一旦劉備這麼幹,東吳既有可能成為魏蜀吳三家中率先滅亡的一家!

夷陵之戰,孫權明明取得大勝,卻為何要主動向劉備求和?

三、東吳內部不穩

東吳內部不穩的問題,由來已久!當時孫策橫掃江東,戰功彪炳,然而江東的世家大族就是不服孫策,最終竟然找人弄死了孫策,令人大跌眼鏡。孫權上位後,雖然積極的修復和江東世家大族的關係,

但雙方一直貌合神離,並未真正的走到一塊

。典型的例子便是赤壁之戰時,江東世家大族基本主張投降,只有魯肅、周瑜等少數人主戰,可見這些人是多麼的不在乎江東的歸屬。對於他們來說,孫權會不會淪為階下囚並不重要,重要是的世家大族的利益得到保障!

在日後的東吳伐魏過程中,江東世家大族的這種思想,體現得更加明顯。很多人都非常疑惑,江東明明有那麼多的名將,明明他們連劉備關羽都可以擊敗,為何在北伐的過程中,他們愣是無法擊敗魏軍,擴大戰果呢?事實上,這就是因為江東的世家大族在作怪,

他們並不想北伐曹魏

,所以在吳軍北伐的過程中,他們大多消極怠工。

除了內部的世家大族不願全力作戰,荊州的那些世家大族也是典型的牆頭草,他們並不願意真心為孫權賣力。劉表來了他們投降劉表,曹操來了他們投降曹操,劉備來了他們投降劉備,孫權來了他們投降孫權,

反正無論誰來,他們都選擇投降,儲存實力

,在這種背景下,孫權根本不可能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他們不投降曹魏就是一件好事了。

事實上,不光江東、荊州的世家大族和孫權貌合神離,交州的那些人也時刻在想著背叛孫權,這都是東吳內部的不穩定因素,考慮到這些因素,孫權必須得和好與劉備的關係,否則

壓力到了一個臨界點,東吳將會徹底崩潰,就此亡國!

夷陵之戰,孫權明明取得大勝,卻為何要主動向劉備求和?

結語

總的來說,孫權取得夷陵大勝以後,之所以會主動向劉備求和,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一、曹丕南征,東吳全線崩潰;二、劉備坐陣白帝城,意圖不明;三、東吳內部不穩。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迫使孫權主動向劉備求和,因為若不這麼做,東吳必亡!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