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頒發“蝸牛獎”,擠掉“懶政怠政”生存空間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人文2023-01-03
簡介類似喝倒彩式的民間頒獎行為,不應被當作“刺頭”、“找茬”,而不妨給予“蝸牛獎”同等的待遇——政府部門鄭重對待,媒體追蹤報道,給某些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部門和官員以鞭策

政府如何治理懶政怠政

頒發“蝸牛獎”,擠掉“懶政怠政”生存空間

▲“蝸牛獎”獎狀。圖片來源於網路

近日,浙江麗水縉雲縣進行了一次別具一格的“頒獎儀式”。“獲獎”的相關單位負責人走上臺領獎時,都“抬不起頭”,因為他們拿到的“獎勵”,是因工作效率太低而獲得的“蝸牛獎”。當地官員表示,“工作要抓緊幹,不然會得蝸牛獎”。這句話已經成了當地不少單位的緊箍咒,因為害怕丟臉,所以擔心自己的單位因為懶政怠政被點名。

“蝸牛獎”的創意,其實最早來源於江蘇泰州,2016年初,泰州首設“蝸牛獎”整治幹部懶政怠政不作為,之後,這一舉措被許多地方所效仿。除了縉雲縣之外,浙江嵊州、廣東遂溪等地,都曾給做事拖拉推諉的政府部門頒發過“蝸牛獎”。

設定“蝸牛獎”,是諷刺某些部門“辦事比蝸牛還慢”,以此喚醒他們的羞恥心,對他們的工作形成鞭策。網友曾專門賦了一首打油詩:得了蝸牛獎,想都不敢想,脊背拔拔涼,冷汗滿臉淌。一些地方透過頒發“蝸牛獎”,給了官員很大觸動,對於庸政懶政的治理,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比如在浙江縉雲,一些部門被頒發“蝸牛獎”之後,不少推進速度慢的專案,在短時間內得到整改。過去村裡一個道路建設工程,因政策處理困難,一條路拖了一年多難以完工。但在被“頒獎”後10天內,政策難題就解決了。再比如一個公廁整改專案,也是在“得獎”後,不到1個月時間就整改完成……

可見,“蝸牛獎”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形成倒逼效應,有效擠壓懶政怠政的生存空間,在地方治理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最終使廣大民眾受益。因而,更多地方不妨借鑑這一思路,讓這樣的頒獎多一些,讓懶政怠政治理更接地氣。除了政府內部的頒獎之外,還不妨多鼓勵民眾參與,對於各種民間自發的創意監督行為,給予足夠包容。

其實,作為懶政怠政的受害者,民眾的觸角往往更敏銳,監督意願往往更強。此前,媒體曾報道,2015年浙江溫州有條6公里的路修了4年都沒修好,結果市民代表在電視問政直播現場給主事官員送去蝸牛公仔。此外,無錫小夥給政府某部門送了一面“不為人民服務”錦旗,西安業主給供熱公司送了一面“製冷標兵,甩鍋高手”錦旗等,也都曾引起熱議。這些做法,堪稱“蝸牛獎”的民間翻版。

類似喝倒彩式的民間頒獎行為,不應被當作“刺頭”、“找茬”,而不妨給予“蝸牛獎”同等的待遇——政府部門鄭重對待,媒體追蹤報道,給某些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部門和官員以鞭策。要想保障權力為民所用,就必須賦予民眾評價政府部門和官員的權利。因而,治理懶政怠政,除了政府自身的努力之外,也要重視和信賴民眾的監督力量。如此才能形成上下共治的良好氛圍,給政府部門及官員以更大震懾,擠壓掉“懶政怠政”的生存空間。

□ 於平(媒體人)

編輯:井彩霞 校對:吳興發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