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管仲: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

由 歷史小蘿蔔 發表于 人文2022-12-30
簡介“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管子·霸言》)因此,當政者必須愛民、富民、得民,反對君權神授的觀念,從歷史的進化與發展上論證“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別”,人們“獸處群居,以力相徵”,於是“知(智)者假眾力以禁強虐,而暴人

薦賢舉能近義詞是什麼

管仲(約前725~前645)中國春秋初期傑山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名夷吾,字仲。諡號“敬”,又稱管敬仲。姬姓後人,父名管嚴。早年家貧經商。後由鮑叔牙力薦,被齊桓公任用為相,尊稱“仲父”。

主張“政不旅舊”(《國語·齊語》),對不合時宜的舊制要進行改革,“擇其善者,舉而嚴用之”。(《管子小匡》)實行“四民”分業定居,勿使雜處,“處士也,使就閒燕;處士,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國語·齊語》)。不許隨便遷徙。分國都城郊之地為二十一鄉,郊外野鄙之地為“五屬”,設各級官吏,“作內政而寄軍令焉”,使軍事與政治統一。

管仲: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

制訂“相地而衰徵“的政策,按土地肥瘠、多少徵收賦稅,“無奪民時”,富民足兵。尚節儉,戒奢侈。提倡薦賢舉能,“匹夫有善,可得而舉”,“士”經過三次審選,可任為上卿之佐。主張“賦祿以粟”,(管子·大匡》)改食邑製為俸祿制。採取多種措施發展工商業,國力大振。

輔助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第一霸。繼承和發展周初以來“保民”的思想傳統,提出“以人為本”的主張。

管仲: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管子·霸言》)因此,當政者必須愛民、富民、得民,反對君權神授的觀念,從歷史的進化與發展上論證“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別”,人們“獸處群居,以力相徵”,於是“知(智)者假眾力以禁強虐,而暴人止;為民興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師之。“(《管子。君臣下》)被擁戴為君主。

君主是人而非神,也會犯錯誤,所以要廣開言路,經常聽聽人民的議論和批評。認識到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對於杜會安定和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也看到社會的意識及規範一類東西的反作用,把禮、義、廉、恥視作治國的“四維”,強調“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管仲: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

承認自然和社會的運動變化,“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管了·宙合》)故為政要“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管子·正世》)變化是有規律和原因可尋的,天有“常”,地有“則”,古今皆然,這是規律性;而事物內部對立面的矛盾運動,如陰陽的“推移”、“利用”等,則是變化的根本原因。根據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轉化,提出“予之為取”的策略思想,若民惡“危墜”,則君予之“存安”,將來便必能取得民為君勇赴危難的效用。

管仲:天不一時,地不一利,人不一事

指出透過人的主觀努力,可以促成並把握矛盾的轉化,司馬遷評其為政“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史記·管晏列傳》即指此而言。矛盾雙方的鬥爭雖然在總的趨勢上是“眾勝寡,疾勝徐,勇勝怯,智勝愚,善勝惡,有義勝無義,有天道勝無天道”,(《管子·樞言》)但是倘若不能審察事理,善始善終,也會出現相反的結果。

因此,應該用變化的觀點看問題,並在變化中抓住主要矛盾,掌握主動權,達到促使矛盾向有利方面轉化的目的。

文獻參考——《人類遺產寶庫第一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