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由 桃桃淘電影 發表于 人文2022-12-01
簡介在溫瑞安的江湖裡,江湖不只是武俠人腦海中的意向,而是具體可見可感的景象,是金風細雨樓、六分半堂、朝堂刑獄、梨花小院

金風細雨樓在哪兒

最近,《說英雄誰是英雄》的熱度大家應該都感受到了。

前兩天豆瓣開分6。8,現在漲上了6。9分。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在近兩年的江湖武俠劇中,這算得上是一個值得拿出來聊一聊的好成績了。

故事根據溫瑞安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王小石(曾舜晞飾)、溫柔(楊超越飾)、白愁飛(劉宇寧飾)三個少年人闖蕩江湖的歷程。

從一些高讚的網友評論中,能發現大家對這部劇追的那叫一個細緻。

這屆網友關心的不僅僅是劇情,從服化道置景到演員的表演,幾乎是拿著放大鏡在追劇。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佈景很實,有生活氣息”

“人物造型挺不錯”

“畫面構圖與色彩搭配絕了”

……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實景”“美”“質感”“生活氣息”等是大家拿著放大鏡觀看後給出的高頻結論詞。

落到具體的場景,私心裡,我有三處非常喜歡的場景,分別是:

金風細雨樓的飛天跨海堂、刑部尚書躲藏的石洞、沃夫子與茶花婆婆的梨花小院。

金風細雨樓是江湖中心,飛天跨海堂位於湖泊之上,取了“江湖”之意境。而在建築風貌上,它是樓的樣態,有層級,有高下,內部營造出頗有縱深的空間感。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紅色作為整個建築的色彩風格,在“樓”的幹練疏朗氣質上又增添了愛憎鮮明的義氣。

王小石、白愁飛與金風細雨樓樓主蘇夢枕市井結義之後,進入樓內,在飛天跨海堂上,蘇夢枕軍師楊無邪念出

王小石與

白愁飛的“個人簡歷”。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三兄弟剛剛結義,情感正濃,此時的飛天跨海堂光線明亮,紅色主調意味著三人的熱血,空曠簡潔的堂內全景暗示此時三人齊心協力、坦蕩相待的內心。

這裡的金風細雨樓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場景,而隨著光線、鏡頭、色彩、構圖等共同參與到了三位主角的情感敘事中。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金風細雨樓屹立江湖之上,樓之高代表著樓主的心氣之高遠。

飛天跨海堂作為金風細雨樓的核心區域,堂之大意味著蘇夢枕的氣度之闊。

場景與人物,蘇夢枕與江湖,早在此處,就已經埋下了伏筆,具象構建了大家對“江湖”二字的視覺感知。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如果說金風細雨樓中蘊含著江湖的飄搖、義氣、熱血、不得已;那麼刑部尚書傅宗書避禍的石洞則隱藏著廟堂的秘密,藏著見不得光的汙垢、天怒人怨的國之蛀蟲。

紅色是蘇夢枕和他的金風細雨樓的顏色,黑色則是傅宗書避禍石洞中的主調。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穿過小花園,在假山石壁之後,做盡壞事的刑部尚書傅宗書披頭散髮躲在陰暗潮溼的石洞裡瑟瑟發抖。

廟堂之高與石洞之逼仄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每一個細節都流露出對傅宗書的諷刺。

脫下官袍的傅宗書,宛如喪家之犬,形容憔悴,頭髮蓬亂。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與之相對比的是氣定神閒、成竹在胸的蘇夢枕與六分半堂總堂主雷損。

廟堂之上的蠹蟲傅大人只顧個人安危,倒是兩個江湖首腦一心想著如何快刀斬亂麻。

為了天下間流淌的黃金,傅宗書與有橋集團成為踐踏民生天道的芻狗,他們生存的地方註定是暗黑無光的幽僻之所。

在廟堂與江湖的紛爭之外,梨花小院則代表著平凡市井的煙火氣息,熨貼、寧靜、藏著俗世生活的細膩滋味。

梨花小院是白色的,方方正正、簡單樸素,一方灶臺、一闕小院,處處透著最平凡簡單的生活願望。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在王小石、白愁飛落魄之時,茶花婆婆的梨花小院兒收留了兩個“京漂”年輕人,給予他們一段無關江湖的平靜生活。

人的心性在極端環境下鍛鍊,也在日常點滴中積聚。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私心裡,這是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段落。

這個時期的王小石與白愁飛像是兩個京漂,因為得罪了黑惡勢力遭到行業封殺,處處打工被拒,最終無奈只得靠其他手段過活。

兩人一家家武行、鏢局等問過去,一身武林絕技硬是連看家護院之類的工作也找不到。

古人與今人,在打工求職、實現自我價值上,實現了穿越時空的現實共鳴。

小人物在大城市紮根的艱辛躍然銀幕,生動而真實的現實氣息撲面而來。

兩個相識於微時的少年,在進入真正廝殺的江湖之前體驗了真正的凡人生活,從而對生活的艱辛與百姓的不易感同深受。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沃夫子與婆婆的梨花小院是寧靜淡泊的生活所在,是江湖人的一方退隱之地,代表著平凡人的生活意向,也是江湖與廟堂之外的俗世生活寫意。

這三個核心場景,凝聚起了江湖、廟堂與凡塵俗世三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分別

以紅、黑、白三種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光影佈局,凝縮著創作者對這部戲的風格想象。

用場景鋪陳,以景帶情,溫瑞安的武俠向來有此風格,而在本劇中,景與情的交融,無疑是對溫氏武俠的精神提煉。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大家都知溫瑞安與金庸、古龍、梁羽生並列為新武俠四大宗師,被稱作“金古梁溫”。

在這“武俠四大家”中,溫瑞安作品的詩意更濃,他甚至曾說在他的創作中,最滿意的是詩。

溫瑞安武俠中的詩意講究情景交融,講究“一切景語皆情語”,因此

常常出現大段風景描寫。

金庸曾經婉轉勸說溫瑞安風景的描寫不要太多,“寫風景不必只寫風景,可以寫書中人物。所見的風景,在情節裡引入,這樣會自然一些”。

但對於溫瑞安而言,景是他的武俠之基礎,是他的江湖與人物的生長之處。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溫瑞安寫“四大名捕”時,人在馬來西亞,《追殺》中連綿不絕的雨淋,粘稠的空氣等,都是他對馬來西亞風物景象的移置。

甚至連人物,他都長於將現實中的人物化用到小說中,比如《說英雄誰是英雄》原著中的張炭,便來自於他的朋友香港編劇張炭。

這種景真情切的武俠寫法塑造了溫瑞安獨特的武俠風格,進入這部劇裡,以幾大核心場景塑造“景真”,以三位少年人京城紮根之難呼應現實年輕人都市求職之艱辛。

“景真情切”亦成為劇集之筋骨。

如果要形容這套劇中的江湖,應是一片詩意與現實交織的影像江湖。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英雄少年與詩意江湖的文字底色,雜糅出了這部劇非常獨特的影像質感——帶有詩意氣質的現實江湖。

其實從片頭開始,這種詩意與熱血的氣質就已經暗自為劇集打下了基底。

整個片頭的創新之處在於以國風武俠片頭結合現代審美,用手繪漫畫風傳遞出劇集青春、熱血的整體氣質。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落在打鬥戲中,這種氣質則凝縮為:快、準、穩的招式呈現。

溫瑞安的武俠除了景真情切之外,還有一大特色是詩情畫意,常常以詩入劍招。

比如在《說英雄誰是英雄》原著裡,王小石遇上葉棋五、齊文六,一個以棋招為武招,一個化詩文為劍式。

每一招一式都是詩句、棋譜。

原書中寫:

“王

小石完全被招式所籠罩……他知道青衣文士唸的,正是劉彥和的《神思篇》。《神思篇》主旨是說明心神的修養。以及分析神思與外物的交感,從而構成文章意象。可是,這些做文章的道理,在青衣文士手上使來,完全變成了武功招式……

這寫文章的六大要訣,而今卻成了天衣無縫、絲絲入扣、無瑕可襲、綿延不絕的六記劍招。

在這種劍光交織的天羅地網裡,王小石闖不過、衝不破、掙扎不出。

他左手劍、右手刀。

他一口氣使出“踏、破、賀、蘭、山、缺”六刀。

六刀一出,仍衝不開劍網,逃不過劍劫。”

在這樣的文字描寫之下,如何從詩意文學的語言中領悟出打鬥場景的招式要訣?

從詩意江湖到影像江湖,如何在具象化過程中保留溫氏武俠的詩意風骨?

要好看又要有詩之韻律美感,具象化的壓力給到了全劇創作人員。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苦水鋪一戰的鋪陳,大開大合,

打鬥的詩化方式是輕招式、重風格。

蘇夢枕的紅袖刀,著意渲染刀鋒之寒,在出刀之前以長鏡頭、特寫來醞釀。

出刀之際,以小全景、近景配合快速剪輯,加快打鬥的節奏,營造出刀鋒的凌厲之感。

整體氣質上帶有文字氣質裡的快、準、狠,在乾脆利落的招數施放中給予觀者乾脆利落的爽感。

這是一個非常討巧的做法,用快速剪輯保留了人物打鬥的飄逸、狠利質感,而將設計留給了場面排程,

從整體上保留了溫氏武俠的詩意寫意。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整個廝殺段落,一波三折。

先是古董打前陣,配合周圍人的埋伏、試探。

劇中有一個蟲兒飛又落的鏡頭,非常寫意地暗示著連一隻飛蟲都在敵人的計劃之內,難逃魔爪。

古董圖窮匕見之際,所有人合圍而上,我們和蘇夢枕一樣,以為這就是全部的招數了。

但很快,第二波飛箭圍剿緊隨其後。

兩人被團團圍住。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攻防一層又一層,敵人的埋伏不僅僅在於動作設計,更在於情節上的藏與露,以敘事上的層次感和設計感,呈現了江湖的兇險。

這是場面排程與敘事共同造就的詩意武俠段落。

一邊是打鬥之利,一邊是江湖之謀。

這個段落的震撼源於出招的簡單利落與江湖層出不窮的埋伏之間的反差。

熱血與謀略,純良與複雜,在這種交雜中碰撞出了一種五味雜陳的詩之餘味。

王小石與白愁飛初入京城就被陷害投入刑部大牢的段落,是英雄路上的坎坷,是苦澀、曲折、磨礪,

是與詩意相接的江湖之殘酷。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必須要說,

這種曲折與殘酷也是溫瑞安原作的題中之義。

整個刑部大牢段落中,王小石與白愁飛走在陰暗牢獄內,兩邊的囚犯恍如地獄厲鬼,張牙舞爪向著兩人撲來。

這裡的大牢還原了溫瑞安刺客小說《殺人者唐斬》中的場景,算得上是“英雄”團隊向數年前這部溫氏武俠的致敬。

人物處境一樣殘酷卻又一樣有著切身之痛。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大牢裡的王小石與白愁飛遭受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苦楚,更是心靈上的折磨。

任勞任怨給他們的“牢飯”不在於餿臭,反而有著可怖的“新鮮”。

一碗碗血紅的鮮肉,是從犯人身上現割下來的人肉。

不吃,則餓死。

吃,則放棄人類本性,變身為獸。

在吃與不吃之間,是對人性與心性最殘酷的考驗。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這種殘酷,是對英雄的靈魂拷問。

白愁飛在這拷問下幾近屈服,幸而王小石為他守住了底線。

英雄的故事過半,王小石拼死守住了踏入江湖的初心,義氣依舊,善良仍在,身處江湖之中,有所為亦有所不為。

而同入江湖的白愁飛則在這染缸中選擇了另一條不同的路,在名利之下,他實現了自己“揚名天下”的夢想,卻也付出了情誼為代價。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我們見證著兩人的意氣風發與分道揚鑣,恰是因為愛之深,才會在慨嘆與唏噓之下,對白愁飛的選擇“責之切”。

或許,從白愁飛搶王小石匣子的第一次相逢,從白愁飛剋制不住想要吃下牢獄人肉的那一刻,兩兄弟背道而馳的命運就早已寫就。

這般殘酷與背叛,

俠氣與快意,盡皆

溫瑞安武俠詩意包裹下的層層滋味。

抓住這些,才能真的讀懂這些段落的深意。

這些

以簡單劍招迎戰複雜江湖的英雄,在陰險狡詐的江湖迷局中,命運早已布好了棋局。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取捨之間,繁簡之中,溫瑞安的詩意江湖,最終疊化成熒幕上的影像江湖,完成了細膩影像肌理與詩意江湖風骨的交融。

在溫瑞安的江湖裡,江湖不只是武俠人腦海中的意向,而是具體可見可感的景象,是金風細雨樓、六分半堂、朝堂刑獄、梨花小院……

武俠也並非只是刀劍招式,而是藏於心中的問道精神、詩意氣韻。

至江湖兒女也並非如表面那般灑脫,而是承受著殘酷的命運與抉擇。

他宣佈,這裡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了!

在風光如畫,景色如新的長卷上,溫瑞安恣意書寫著他的詩意江湖,定睛細看之下

這詩意中,絲絲縷縷的溫柔與殘酷糾纏出人物不同的命運軌跡。

傳統武俠中,江湖已老。

而溫瑞安與李木戈的江湖,才剛剛在詩意與殘酷中向我們展露出它全新的風貌,等待著新一代江湖兒女去潑墨揮毫,續上新的畫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