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外孫暑假故鄉行之三:回到龍桑寺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人文2022-10-28
簡介在香氣四溢的火燒味道中,小外孫透過一組人物塑像模擬生產場景,饒有興趣的觀看了糖酥火燒的製作過程,邊看邊問,新鮮生動,興趣盎然

古代管姥姥姥爺叫什麼

文圖/劉強

外孫暑假故鄉行之三:回到龍桑寺

商河縣的地方特色美食糖酥火燒是古代百姓祭神的食品,創始於清光緒年間。它以麵粉、紅糖和花生油為原料,精揉細做,大如碗口,厚若盤碟,香醇酥甜,風味獨特,膾炙人口,它的發源地就是商河縣龍桑寺鎮,這裡也是我的家鄉。

糖酥火燒在當地有二個有名的品牌,都是產於龍桑寺,一個叫“將夠本”,一個叫“少得利”。小外孫喜歡甜食,對糖酥火燒也是情有獨鍾。於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我們仨人啟程去距縣城三十多華里的龍桑寺少得利食品有限公司參觀。

經過二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就來到了少得利食品公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紅色的門樓,門樓上方懸掛著一副牌匾,上面三個黑底黃字“少得利”熠熠生輝。

外孫暑假故鄉行之三:回到龍桑寺

進門後我們參觀了糖酥火燒的製作流程。在香氣四溢的火燒味道中,小外孫透過一組人物塑像模擬生產場景,饒有興趣的觀看了糖酥火燒的製作過程,邊看邊問,新鮮生動,興趣盎然。最後我們在前臺上購買了近十餘種各類餡的糖酥火燒,小外孫高興的不得了,岀門後我們爺倆迫不及待的品嚐了一塊糖酥火燒,味道確實不錯,香甜可口,舌尖生冿。

外孫暑假故鄉行之三:回到龍桑寺

糖酥火燒主要以糖、油、面為原料,炒煎油麵做酥,香油調拌,擀麵成餅,拉抻成條,疊製成多層面皮,包上糖、花生米、核桃仁、青紅絲等餡,放入回籠爐烤制而成。其形如滿月,色呈蛋黃,香氣芬芳,酥而不碎,焦而不糊,嫩而不生,是商河十大特色名吃之一。

從少得利食品公司岀來越過國道340公路,我們又來到龍桑寺鎮廣場上。只見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桑樹,如一條騰飛的巨龍,盤根錯節地生長在廣場的中央,桑樹下邊是一塊矗立的石碑,上面雕刻著一隻螻蛄。在這棵桑樹下我和外孫講述了龍桑寺地名的由來。

外孫暑假故鄉行之三:回到龍桑寺

兩千多年前,劉秀經過此地人困馬乏,在一棵桑樹下休息時,酣睡中不知追殺他計程車兵正在趕來,這時是一隻螻蛄救了他。公元25年,劉秀終於平定了王莽之亂,重新建立了大漢政權,被稱之為漢光武帝。他想到了自己當初的許諾,於是一道聖旨發到了商河,封當年給自己遮陰的桑樹為龍桑,封救自己的螻蛄為金頭玉螻蛄,並且以桑樹為核心建了一個寺院,就叫龍桑寺。

聽完這個美麗的傳說,小外孫笑著說:“龍桑寺是姥爺的家鄉就是媽媽的家鄉,也是我的家鄉,沒想到這龍桑寺還挺有故事哩”。說話之間,姥姥拿起手機,給我們爺倆在龍桑樹下留下了一張幸福的合影。

外孫暑假故鄉行之三:回到龍桑寺

作者簡介:劉強,現供職於中國農業銀行商河縣支行。系中國農業銀行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濟南市週三讀書會會員。工作之餘愛好文學、攝影及太極運動,作品散見於報刊雜誌及公眾號。

壹點號 天天向上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