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教育漫話:矯揉造作的弊端

由 文眼觀世界 發表于 人文2022-10-25
簡介因為我在上面說過,這是一種習得的醜態,起因於一種錯誤的教育,有矯揉造作表現的人,除了那些冒充受過良好教育,不願被他人認為對時尚一竅不通、對與人交談應酬缺乏技巧者外,很少會有其他人這樣做

矯柔造作的意思是什麼

《教育漫話》,是英國哲學家、經驗主義的開創人約翰洛克的教育代表作。全書論述深入淺出主題是“紳士教育”,即論述剛奪得政權的英國資產階級與新貴族子弟的教育,具體包括體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本人相信,矯揉造作不是兒童從小就有的毛病,也不是未經教導的天性的產物;這是一種莠草,但不是生長在荒蕪的野地上,而是生長在花園的苗地裡,是由於園丁疏於管理或是缺乏照顧的能力才導致其滋長蔓延。一個人之所以表現得矯揉造作,必定起因於管理與教導,以及不能沒有教養的感覺;矯揉造作極力改正本性中的缺點,總是具有一個動人的、令人愉悅的目的,儘管這個目的永遠難以達到;它越是想裝出一副優雅的外表,離優雅的實質便越遠。有鑑於此,我們更加要予以提防,因為它正是教育的過失;這種教育誠然是一種誤入歧途的教育,但年輕人由於自己的失誤,或是由於周圍人群行為不端,他們每每容易受到這種教育的傷害。

教育漫話:矯揉造作的弊端

優雅的態度是永遠都會博得他人的青睞的,凡是對此事加以考察的人就會發現,優雅的態度是從已做過事情的自然結合中產生,他的心情正好符合那個時候的情境。不管置身何處,倘若我們邂逅一位慈悲、友善、溫文爾雅的人,是不可能不感到愉快的。凡是豁達開朗,對自身投手舉足控制自如,既不淺陋狹隘,也不孤高傲慢,亦未曾沾染任何重大瑕疵的心靈,總會對他人產生吸附作用。從這種完善的心靈所自然產生的行為是心境的真實跡象,自然也會令我們喜歡;既然這種行為是精神及氣質(Spirits and Disposition)的自然流露,當然也就顯得瀟灑自如。當一個人經過不斷的練習,將自己的舉止變得合乎時尚了,在與人交往時,由於生性或習慣,所有言談舉止(即使是微小的表情動作)都顯得謙卑得體,落落大方,一點也不顯得做作或刻意模仿,而是溫馨的心境及良好的氣性的自然流露。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美,這種美可以透過他們的行為越發顯得流光溢彩,由此出發,他們的所作所為可使一切與之接近的人為之傾倒。

教育漫話:矯揉造作的弊端

與此相反,矯揉造作是對本應純真輕鬆表現行為的一種醜陋而勉強的模仿,缺乏那種追隨自然的美;因為凡是矯揉造作發生之處,外表的行為與內在的心境總是不相符的,表現為以下兩點。

第一,一個人實際上並不具有某種心情,可是他在言談舉止上裝模作樣,使得外表上看去似乎具有某種心情。例如,有些人有時候裝出一副憂愁、憐憫或是和善的樣子,實際上他的心態與此完全相反;不過這種刻意裝出的姿態總是難以掩蓋真相的。

第二,有時候他們並不刻意作秀,假裝具有某種心情,但卻在舉止上表現出一些與其習性不相稱的動作。例如,他們在與別人交談時,故意做出各種動作、表情及發表議論,其本意是要向對方表示尊重或禮貌,或者表示談得投機、輕鬆自如,但是由於這些表現並非出自自然,亦非真實,故所表現的只是他們內在氣質的某種缺陷與謬誤。只知一味模仿他人,卻不知道分辨別人行為的哪一部分優雅,或者哪些東西為別人的性格中所特有,這種原因經常構成矯揉造作中的大部分現象。但一切型別的矯揉造作,無論其結果如何,總是令人厭惡的;因為我們生成厭恨贗品,鄙視那些乏善可陳、只能以假裝態度去博取別人歡欣的人。

教育漫話:矯揉造作的弊端

率真的不加修飾的本性,任其自然的態度,遠比人為的醜態及諸如習得的令人倒胃的時髦模樣要好得多。倘若我們自己沒有多少成就,或是行為方面有缺憾,態度不能達到十分優雅的境地,通常會滑出人們的視野,不會遭人指責。但若我們的舉止中無論哪一部分含有矯揉造作的成分,則不啻給自己的缺點點燃了一支蠟燭;結果必定引起他人注意,不是被認為見識短淺,就是說缺乏真摯。對於這種情形,做教師的人應特別關注;因為我在上面說過,這是一種習得的醜態,起因於一種錯誤的教育,有矯揉造作表現的人,除了那些冒充受過良好教育,不願被他人認為對時尚一竅不通、對與人交談應酬缺乏技巧者外,很少會有其他人這樣做;如果我未弄錯的話,我覺得其起因常出自某些人的偷懶的勸告,他們只知制定規則,確定範例,卻不將練習與其教導相結合,不知道讓學生在自己的監視之下重複某種動作,以便改正其中拙劣和做作的成分,使那種行為變得輕車熟路,習慣自如。

作者:約翰洛克

成書時間:1693年

地位:歐美數百年來辦學的圭臬乃至“憲章”

經典名句: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