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是指的什麼樹?有道理嗎?

由 三農陽哥 發表于 人文2022-10-19
簡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似乎咱們外出經意與不經意之間,都會看到樹木的身影

砍一枝損百枝是什麼意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

位,

似乎咱們外出經意與不經意之間,都會看到

樹木的身影。

因為樹木也給我們增長了很多的知識。比如金絲楠木因為它的

質地密實

而且生長緩慢,並自帶許多

的功效

,因此才會有萬兩黃金一兩木的說法。

也因為金絲楠木,我們才得以知道它被廣泛應用於

皇室中,而

且最著名的就是

和珅府,

因此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歷史故事。再比如菩提樹也因為當日釋迦牟尼佛與

菩提樹下

參悟佛法而聞名。我們家裡的傢俱也是離不開樹木。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是指的什麼樹?有道理嗎?

因此樹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樹木的品種

非常之廣

。而在農村還會有一些關於樹木的俗語,比如“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

”,那麼這裡不建議

砍伐

的三種樹木都是什麼樹呢?

榆樹

如今

榆樹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看到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因為這與這幾年的社會發展有著一定的關係。因為人們的

經濟意識

都變得非常的強,而對於榆樹這種

生長緩慢

,是無法滿足人們快速致富的想法,因此很多的榆樹都被

砍伐。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是指的什麼樹?有道理嗎?

但是對於經歷過三年

自然災害

的老一輩人,他們對於榆樹有著難以名狀的情感。榆樹可以說渾身都是寶。尤其是在困難時期,人們餓的都會吃榆樹葉

、啃榆樹皮,

不知道

養活

了多少人。

而且榆樹的葉子長得也非常獨特,就像一個一個的

制錢

,所以也會被人們認為家有“餘”錢。而且榆樹的

“榆”諧音“餘

”,象徵著年年有餘。這些都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

嚮往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是指的什麼樹?有道理嗎?

除了這些榆樹的樹皮還是

一味藥材

。因此才會有家裡再窮,也不要砍伐

榆樹的

說法。而且也因為榆樹的缺乏,它的榆樹葉在市場上還能賣個好價錢,畢竟現在的人們都在追求

綠色飲食

,因此這種純天然的食物自然會受到人們的

追捧。

2.家槐

注意這裡說的是

家槐

,而不是

槐樹。

多數情況我們都會把這兩種槐樹當成一種槐樹,其實不然。我們平時吃的槐花也就“

洋槐”

,它實際是外來樹種,與我們國家的家槐完全不是一個樹種。而我們的家槐還

象徵

著回家。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是指的什麼樹?有道理嗎?

關於我們的槐樹其實還有一個悠久的

歷史故事。

縱觀歷史的發展程序,咱們國家一共經歷了三次比較大的

遷徙。

不可否認因為這樣的遷徙更加有利於人類的

發展

,但是誰願意離開

生養

自己的土地,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安家。

據史實資料的考證,那一次的大遷徙從

1370年到1417

年曆時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前後組織了多達18次的移民,近百萬人遷往了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地。而那個時候

從關隘口

出發的時候,就有一棵

家槐

,據說當時的人們都會折一枝或者捧一捧土。現在山西都還會有“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是指的什麼樹?有道理嗎?

這是從

家槐

的發展過往來看這個問題。其實家槐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槐米

。槐米可以做茶飲,秋天成熟的

槐連豆

還是一味中藥,因此家槐既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

藥用價值

3.柳樹

柳樹

也是非常獨

特的樹種。

因為這種樹與民間的傳統有關係,與咱們的生活也是密不可分。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楊勇的比較著名的一首描寫柳條的一首詩,而在數九里還有

“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的俗語。可見柳樹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是指的什麼樹?有道理嗎?

同時柳樹還

兼有

通鬼神的能力,當然這就有一點

迷信的色彩

。通常你到一個村莊的時候,如果稍加留意就會看到村口都會有一棵

大柳樹。

據說鬼怕柳條,村口種植一棵大的柳樹,就是為了

防止

邪祟進到村子。因此柳樹也就具備了

驅邪的功能。

人窮不砍三種樹,後代子孫得佑護,是指的什麼樹?有道理嗎?

總結:

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

想法,

還是其它什麼原因。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花草樹木的滋養,它們帶給我們的是

清新的空氣

,養眼的色彩,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平添了許多的生機,同時也為我們的

綠色環境

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論有沒有俗語,不論什麼樹種我們都不要

肆意

砍伐,我們要做的就是

愛護花草樹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