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電視劇《麓山之歌》:展現製造業的中國智慧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人文2022-10-13
簡介本文轉自:光明日報近日播出的電視劇《麓山之歌》不僅是麓山重工的具體故事,也不僅是雜取荊南省裝備製造業多樣性而融合出的故事,它還是我國實體經濟所經歷的發展故事

改玄更張皮是什麼意思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近日播出的電視劇《麓山之歌》不僅是麓山重工的具體故事,也不僅是雜取荊南省裝備製造業多樣性而融合出的故事,它還是我國實體經濟所經歷的發展故事。《麓山之歌》的情節裡有回顧,但這個故事的表意指向的是未來。

作品的開篇四面楚歌,在五年來機械製造業總體形勢下滑的背景下,方銳舟迫不得已提出了“重工換金融”這樣改弦更張的方案;衛丞的“麓山一號”研發專案遭遇資金斷裂的衝擊;宋春霞這位精通車、銑、刨、磨、鉗的全國勞模面對著“皮之不存”的困惑;金燕子還沒摸到嚮往的“白頭盔”,就將滑落到“售車小姐”的地步……造成這一困境的原因有很多,如產品供求關係的週期變化問題、功利性產銷的寅吃卯糧問題,但最核心的問題是麓山重工所依賴的高中端泵閥90%需要進口,用方銳舟的話說,就是“長期以來技術儲備不足”的問題。《麓山之歌》在開篇處,言簡意賅地將核心技術的有無問題,尖銳地呈現為生死存亡的故事情境。

麓山重工職工過萬人,而荊南省不止有一個麓山重工。在這段開場戲中,麓山重工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荊南製造業又何談從容?在《麓山之歌》中,麓山重工遇到的“卡脖子”技術是高階液壓柱塞泵,這是鋪展在劇情中的“核心技術”形象。在劇情的縫隙中、在角色的臺詞裡,麓山重工所裝備的鐳射切割機、智慧化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碳纖維複合材料,都涉及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性問題。

“置之死地而後生”,是《麓山之歌》敘事的基本結構。不願做代工的麓山重工,從“中國生產”成功地走向“中國智造”是這個結構延展的必然結果。從悲歌到壯歌,《麓山之歌》的獨特性不在呈現完美結果的方面,而是在這個結果形成的過程中。這部作品中,“打贏核心技術攻堅戰”貫通了決策、管理、科研、生產和培訓等諸多方面,在衛衝之、衛丞這樣的核心科技人員之外,還有韓省長、邱沐陽這些核心決策者,有宋春霞、金燕子這樣的核心工匠,也有方銳舟、明德江這樣的核心管理者,在國企之外還有玉衡這樣的民營企業。麓山重工的鳳凰涅槃是合力併發的結果,該劇以綜合發展觀和整體性創新觀,突破了科技創新故事的固有模式,使這首奮進發展的壯歌演變成一部各方共同發展的交響。

《麓山之歌》耐人尋味的地方在於它探討了核心技術與核心價值觀的關係。劇中,從朱可妮被清退、馬炎辭職送外賣到金燕子試當4S店銷售員,幾位青年產業工人都與企業產生了疏離感。箇中的原因具體到麓山重工,是因為缺乏核心技術,導致企業發展滯後、經濟效益低下、職工榮譽感喪失、自我更新意願降低。而當麓山重工走出低谷,並因技術賦能走向行業前列,乃至建立i5車間奔向世界一流之時,不僅馬炎決意迴歸,連原來不願意下車間的胡七對也甘願從頭學起。這前後的變化,形象地闡釋了這樣一個判斷,核心技術在哪裡,製造業的重心就在那裡,哪裡是重心和中心,向心力和凝聚力就在那裡。核心技術與核心價值觀是一體的兩面,這是《麓山之歌》蘊含的政治經濟學。

《麓山之歌》的故事起於麓山重工遭遇行業寒流奄奄一息之際,收束於智慧產業園建成的生機勃勃之時。這部作品是麓山重工從跟跑者發展成為領跑者的進行曲,是“中國製造”在新時代轉變為“中國智造”的交響詩。這部優質作品也有它的不足之處,若能在技術研發之外,再寫一兩筆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片段內容,便會讓這部劇作更完善。 (作者:趙彤,系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

推薦文章

  • AION LX PLUS跌到26.6萬,245馬力配3.9秒加速成績,值得入手嗎?

    AION LX PLUS跌到26.6萬,245馬力配3.9秒加速成績,值得入手嗎?其實,現階段國產中型SUV可選性還是很多的,比如我們今天推薦這款AION LX PLUS,從空間來看要比斯拉Model Y大了一圈,而且配置更加智慧化,更加豐富化,關鍵是動力效能十分吸睛,加上終端的優惠後,AION LX PLUS的價效比更...

  • 孫瑋 ║ 心與物遊

    帝企鵝日記7 ║ 52cm×36cm ║ 絹本設色 ║ 2019年作為藝術家,孫瑋肯定不會滿足於客觀描繪和細節複製,而是將這些生動的形象納入到深有意味的人文情景中,既展示出花鳥的自然狀態,又力求互文增意...

  • 游泳世錦賽:張雨霏200米蝶泳摘銅 錯過“大滿貫”

    新華社布達佩斯6月22日電(記者劉暘、陳浩)22日晚,國際泳聯第19屆世界游泳錦標賽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中國“蝶後”張雨霏摘得銅牌,與賽前“金牌大滿貫”的目標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