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的教育啟示——育人以德

由 思維人格呂士申 發表于 人文2022-10-08
簡介由於改革開放以來普遍的忽略了德育,所以從教育上來看,現如今從事教育行業的一些人,還有為人父母的家長們,自身都對自己沒有道德方面的要求,做不到“律己”,如何能夠給予學生或孩子好的 潛移默化地影響呢

君子愛人以德出自哪裡

我們大家都知道教育就是“教書育人”。

教書育人就至少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書,也就是傳授知識或技能;一是育人,也就是培養人。

自古及今,教育中大都是以育人為要,強調做事先做人,“有餘力,方學文”。尤其是我們國家,一直都是有“對人不對事”的傳統,凡事均先從自身找原因,“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那時的教育關注“人”,包括立志等均是重要內容,也就是理想教育。

但是自從資本主義“流水線式批次教育”以來,教育當中育人角色不斷降低,教書的比例日漸增重。因為教育就是為了適應生產的需要服務的,所以教育中學習者成了工具和手段,人本身不是目的,換句話說教育就是為了“培養”更好的商品——勞動力而服務的。

我們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一開始過於注重抓經濟效益,而相當程度上將精神文明建設比重下降,導致教育中功利化和市場化傾向很嚴重,並且藉由市場的作用,改革的浪潮,由於我們的思想陣地沒有好好引導和把握,導致資本主義的各種思想也趁機而入。其中個人主義等均很輕易地佔用了不少人的大腦陣地。

由於教育開始忽略人這個因素,而只關注教育所學知識對日後就業等方面的作用,受教育者日益工具化,這個過程當中人格、尊嚴都成了奢侈,成了可以犧牲和放棄的物件。

為何社會上越來越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從內在根源上來看就是教育中忽略了“育人”這一環。

好在現在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並且已經將德育重新提上教育日程。這個大的風向標就是一個好的訊號。

隨著接觸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出現的各種問題也越來越多,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學生不能正確地面對問題和壓力。

這固然有環境影響和外在作用的一面,但是教育中“育人”功能的人為忽視是其中關鍵的一個因素。

不知為何,腦海中突然浮現了孔子《論語·學而》中的一句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就是這句話讓我意識到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失誤是什麼了。

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的教育啟示——育人以德

育人以德

孔子是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教育弟子都是注重“育人”的,至少在論述中都是以“君子”指稱的。君子都是有很高的道德修養的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是什麼意思呢?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

論語

《國學四庫》編委會

歷史傳奇

免費閱讀

對照我們今天的情況,我們會發現是反過來的!

今天更多的人不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而是“不患己之不人知,患不知己”。也就是說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不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只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一旦他人不瞭解自己,自己就感覺很委屈、很憋悶等等,反正心裡就是不痛快。很多的煩惱和心理疾病都與此多多少少有關係。

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劇情反轉”呢?

核心在“育人”上!

育人就是以德育人,也就是育人以德。

孔子注重弟子的品德修養的培育,並且即便不成聖人,也應向君子看齊。所以在育人時就引導弟子“求諸內,不訴諸於外”,這樣人的自律才能增強,達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要求。

正因如此才有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名句。

為何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憤怒呢?因為這是君子的表現!

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的教育啟示——育人以德

正版論語 國學經典孔子原著書籍青少年全解小學生五六七年級高中必讀書目 初中生中學版全套倫語

¥

24。8

淘寶

購買

今人呢?

很多的抱怨、憤恨不都是來自於他人對自己的不瞭解嗎?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以一切都是從自我的需要出發,任個人私慾膨脹而不自知,只睜開要求、審視、指責他人的眼睛,而閉上了對自我要求、審視的另一隻眼睛。

孔子育人以德,因為孔子本身就是一個“聖人”,有很高的道德修養,所以他才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將育人融合在“教書”過程當中。

試想以德育人,如果是自己就不注重德性修養的人能做到嗎?

由於改革開放以來普遍的忽略了德育,所以從教育上來看,現如今從事教育行業的一些人,還有為人父母的家長們,自身都對自己沒有道德方面的要求,做不到“律己”,如何能夠給予學生或孩子好的 潛移默化地影響呢?更多地是不當的行為方式和態度。

有個成語是“愛人以德”,原話是說君子愛人以德,細人愛人以姑息。透過君子與細人愛人的不同方式來作對比,旨在勸人成為“君子”而非“細人”。

我們都知道“儉以養德,奢以敗身”,也就是說培養良好的品德,首先應該養成“儉”的習慣和意識,這個儉並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節儉,還應該是精神上的自我要求。也就是“修身”而不為物慾所控制。

由於現在物質條件好了,生活也好了,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都在物質上放寬了要求,不再“嚴以律己”了,結果讓物慾大漲,而人的精神卻對自身的控制越來越弱,人被物慾奴役而不自知。

諸葛亮在《誡子書》上也是對自己的孩子諄諄教導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並且還強調“學須靜”、“非志無以成學”以及“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等觀點,這些無以都是提升學習者德性修養的。也就是說如果想學有所成就應該讓學習者心靜下來並且要冶性,這樣“靜極生慧”,學習者才能在德性提升的同時促進所學的知識向“智慧”轉化。可見學習與修身養性是一物兩面,而不能割裂開來。

因此在日益浮躁的當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無法讓自己靜心了,更多人不是不想心靜,而是做不到心靜了!這就是心馳外物所致。這也是孟子所說的學習就是為了找回自己的本心之含義所在了。

只有心靜才能讓學習者學習時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這樣注意力最好,也最專注,甚至達到物我兩忘,這種狀態下的學習效果最好

當今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國與國之間的聯絡越來越緊密,人類日益成為生命共同體。然而環境仍在持續惡化,人類生存的星球的環境還在遭受人為的破壞!

這種環境和時代背景下,人越來越“自由”,但人自身應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大。人的行為對自己和他人乃至於環境等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人對自身的道德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國家和社會對公民的要求,更是人對自身的自覺要求。

一個人只有擺脫物慾的奴役,才能實現精神上的自由,也才能讓自己擺脫物質的枷鎖,從而為自己的思想架上翅膀,飛翔於自由創造的天空,實現生命的創新與人生意義的自我把握!

當今社會,人需要知識,但是有個前提就是人必須首先是個“人”!

讓教育迴歸人,讓知識是為人服務,而不再是人為知識所奴役成為工具。

站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讓德育強勢迴歸教育的家庭併發揮其自身更加重要的作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思維人格呂士申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