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秦阿房宮規模的“絕無僅有”,是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嗎?

由 小騰趣談 發表于 人文2022-10-04
簡介三、考古發掘中的阿房宮規模十五年前,秦阿房宮考古人員對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了發掘,最終給出的結論是阿房宮前殿沒有建成,只夯築了地基和三面圍牆

絕無僅有的無是什麼意思

從現存的文獻資料來看,阿房宮的規模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絕對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但實際上阿房宮僅修完前殿的地基和圍牆,秦始皇便駕崩了。

關於阿房宮的規模究竟有多大,由於缺乏詳細史料記載,所以目前並未定論。從司馬遷《史記》記載中可知,秦阿房宮應該是一個分期修建的龐大宮殿群。

前殿的修建是阿房宮規劃中的一期工程,史載規模是“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這個前殿修成後“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足可見其規模。

然而在前殿夯築地基的過程中,秦始皇突然病逝,即位的秦二世忙於應付農民起義,前殿的修建便戛然而止。下面我們就討論一下阿房宮規模到底有多大。

一、文學作品中的阿房宮規模

文學作品中的阿房宮規模僅次於民間傳說,可謂是史無前例。最著名的就是晚唐詩人杜牧寫的《阿房宮賦》,這篇文章將阿房宮的規模推向了歷史的巔峰。

秦阿房宮規模的“絕無僅有”,是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嗎?

文章開篇是“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突顯了阿房宮的霸氣。接著是“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描繪了阿房宮宮殿的規模是綿延三百里。

如此宏大的建築群,自然規模是無與倫比的。但這僅僅是文學作品中的誇張手法,顯然要比正史中的記載誇大一些,其實更為誇張的是來自於民間的傳說。

相傳,秦阿房宮共有宮殿七百多間,每個宮殿中的氣候都是相同的。更為誇張的是,秦始皇每天住一個宮殿,至死也未住完。可見宮殿規模是舉世無雙的。

二、文獻史料中阿房宮規模

當然了,上述只是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文獻中阿房宮又有多大呢?從歷代的史料記載來看,司馬遷《史記》中對阿房宮的記載比較客觀,接近實際情況。

秦阿房宮規模的“絕無僅有”,是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嗎?

《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覺得咸陽宮有些侷促,想要效仿周武王建都鎬,在上林苑修建新的宮殿。於是,大臣規劃出了前殿的規模。

僅前殿的規模就是“東西寬五百步”,相當於現在的700米,“南北長五十丈”,相當於現在的115米,面積近8萬平方米。殿上可坐一萬人,殿下高五丈。

阿房宮前殿是整個宮殿群的主體工程,是秦始皇日後議政之地。史料中還記載,在前殿及附屬宮殿修建完後,還要從殿前架天橋直達終南山,山上建宮闕。

殿後則要修建複道,渡過渭水直連咸陽宮。司馬遷將其形容為“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大意是阿房宮像閣道星從北斗星橫渡銀河直達營室星一樣。

秦阿房宮規模的“絕無僅有”,是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嗎?

這樣的規模是舉世無雙的,讓人驚歎的,然而這僅僅只是圖紙上的規劃而已。其實司馬遷的記載還算保守,《漢書》中的描述更為誇張,都用數百里形容。

司馬遷道出了阿房宮的預期規模,實際上前殿還未修完就已結束。這種結局在近些年的考古發掘中也被證實,而實際發掘的遺址要比司馬遷記載的大一些。

三、考古發掘中的阿房宮規模

十五年前,秦阿房宮考古人員對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了發掘,最終給出的結論是阿房宮前殿沒有建成,只夯築了地基和三面圍牆。發掘時的具體資料如下:

阿房宮前殿夯土臺基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高出秦代地面12米,面積達54萬平方米。臺基的南面沒有夯築土牆,只有運土坡道,其它三面有圍牆。

考古人員對整個夯土臺基進行了打眼探測,沒有發現秦代宮殿建築中的瓦當、殿址、壁柱、廊道等遺蹟或遺存。由南向北運土坡道是當年民工踩踏留下的。

秦阿房宮規模的“絕無僅有”,是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嗎?

考古人員還對夯土臺基上的土樣進行了植矽石分析,結果顯示夯土臺基在建成後,地面上被一米多高的野草所覆蓋。這足以表明阿房宮前殿沒有修建完成。

考古人員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阿房宮前殿遺址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房宮,沒有發現別的宮殿遺址。這個遺址與宋代文獻中的“阿城”(阿房宮)記載吻合。

實際中的阿房宮僅完成了前殿地基的夯築和三面圍牆,整個阿房宮並未建成。從阿房宮前殿遺的大小來看,其規模要比司馬遷描述的前殿的規模要大一些。

整個前殿遺址的面積達54萬平方米,是故宮面積的80%,這僅是阿房宮前殿的面積。而整個阿房宮宮殿群的面積可想而知,如果能建成,自然是世界最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