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由 興時態 發表于 人文2022-10-01
簡介無意識的衝動在意識層面上往相反方向發展,人的外表行為或情感表現與其內心的動機慾望完全相反,在心理學上稱為反向形成或反向作用、反向行為,也是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是什麼心理作用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心理防衛機制積極的意義在於能夠使主體在遭受困難與挫折後減輕或免除精神壓力,恢復心理平衡,甚至激發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激勵主體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心理防衛機制消極的意義在於使主體可能因壓力的緩解而自足,或出現退縮甚至恐懼而導致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一、反向形成

我們每個人有時都會在心中討厭或憎恨一個人,但在表面上卻又對此人十分熱情和關心。有時心裡喜歡一個人,表面上卻異常冷淡。無意識的衝動在意識層面上往相反方向發展,人的外表行為或情感表現與其內心的動機慾望完全相反,在心理學上稱為反向形成或反向作用、反向行為,也是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

當個體的慾望和動機,不為自己的意識或社會所接受時,唯恐自己會做出來,因此就會將其壓抑至潛意識,再以相反的表現在外顯行為上,這就是反向作用。換句話來說,使用反向形成的個體,他所表現的外在行為,與其內在的動機正好是成反比的。在性質上來說,反向行為也是一種壓抑過程。例如,一位繼母根本不喜歡丈夫前妻所生的兒子,但又害怕遭人非議,所以就會以過分溺愛、放縱方式來表示自己很愛他。又如,一位好吃糖但被告誡吃糖會蛀牙且不為媽媽所喜歡的女孩,每次與媽媽逛超市,總指著糖果對媽媽說:“小孩是不可以吃糖的,吃糖會蛀牙,媽媽不喜歡總吃糖的孩子。”再如,有一首歌,曲名叫做《我的心裡沒有他》,這首歌從頭到尾,都一直在強調“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如果“你”也懂得一點“反向”防禦機制的話,你就該瞭解他的心裡到底有沒有“他”了。

通常使用反向形成防禦機制的人,本身對於自己在使用此機制的時候是一無所知的,而非“口蜜腹劍”、“口是心非”刻意而為。

如,一個2歲的小男孩,他的母親又生了一個小妹妹。母親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妹妹身上。這個男孩內心感受到自從小妹妹出生以後,母親就不愛自己了,內心充滿了對妹妹的恨。他不願意妹妹的出生,不願意妹妹與他爭奪母愛,甚至他產生了對妹妹的敵意行為,用手打小妹妹。母親看見後,非常生氣。他害怕媽媽不喜歡自己,只好採用防禦措施來抵禦這種敵意的衝動,一方面,他將對妹妹的恨壓抑下去。另一方面,為了尋求母親的愛而反向形成表現出對妹妹的愛。

男孩之所以壓抑其敵意情緒是因為母親對他說:“如果你欺負小妹妹,我就不喜歡你了”。小男孩也回答到:“我不欺負小妹妹,媽媽要愛我啊”來尋求對母親的愛。男孩動用了內部的防禦機制而發生了情感的轉移,即把原來恨的物件轉而違心地說成是愛的物件。

反向形成,如使用恰當,可以幫助人在生活上的適應度。但如過度使用,不斷壓抑自己心中的慾望或動機,且以相反的行為表現出來,輕者不敢面對自己,活得很辛苦、很孤獨,形成嚴重心理困擾。在很多精神疾病患者身上,常可見此種防禦機制被過度使用。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二、潛抑

潛抑在精神分析裡被描述為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表現,是指個體把意識中對立的或不能接受的衝動、慾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經歷,不知不覺地壓制到潛意識中去,以至於當事人不能察覺或回憶,以避免遭受內心的痛苦。

如“俄狄浦斯情結”、偷窺衝動等與意識層面(包括社會道德等約束和信條)決然衝突的心理動機,還有那些不被意識接受無法進入意識層面的活動,但他們仍然在潛意識層面有力地活躍著,只不過是已經不能被意識覺察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事情的發生,往往會觸發我們的一些感受,通常我們會作出自然與直接的表達。但在特別的情況下,我們的反應會不尋常,基於各種原因,很可能無意識地已將真正的感受作了潛抑。如,王校長是個汽車愛好者,惜車如命,太太常常取笑他簡直將自己的汽車當作了兒子。一天早上,當他在趕往教育局參加會議時,不幸發生了交通意外,他的車子被尾隨的大貨車碰撞了一下。當時王校長只是下車隨便看了看被撞毀的車尾部分,然後便冷靜地匆忙與對方交換了通訊方式,再記下對方的車牌後,就馬上開車駛往教育局,同時,再集中精神構思在會上個人要作的重要報告。在這個事件中,由於撞車時是八點三十二分,二十八分鐘後會議就要開始,還有重要的事情也急待決定,王校長一反常態的表現,只是因為他採用了潛抑的防禦機制。

潛抑指的是潛意識地有目的的遺忘或不願承認或知曉內在的衝突、對選擇性感覺器官的感受或對外部事件的知情,承認這些一般就意味著屈從於因本能需要而帶來的誘惑或懲罰。將這些意識層面的感受作有目的性地排除,顯然是為著隱藏真實的情感及這些情感被意識到後可能帶來的痛苦。儘管潛抑不為意識所察覺,但在潛意識裡情感仍被保留了下來。潛抑為“癔症”的主要防禦機制。

如,容易忘記名字或健忘的傾向。透過分析發現,在這遺忘名字或健忘傾向的背後,往往存在著被壓抑的與之相對抗的動機,通常與一些客觀的本能需求相關。在有著遺忘傾向的情況中,潛抑雖然一直處於潛意識下,在主觀的情感上則直接被體驗為似乎應該知道要忘記的是什麼,甚至可以透過某種方式回憶起來。遺忘常與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行為相伴隨出現,這提示潛抑並不是真的遺忘了,在有時能夠回憶起來的材料中,相互關聯的部分、其顯著性及情感成分被做了潛抑性的處理。

潛抑是不能被意識察覺到的,壓抑能被意識察覺到並且困擾意識,是人用來控制某些慾望的。過度的壓抑會導致神經症或者性格畸形。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三、否認

否認是一種比較原始而簡單的防禦機制,其方法是藉著扭曲個體在創傷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覺來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將不愉快的事件“否定”,當作它根本沒有發生,來獲取心理上暫時的安慰。“否認”與“壓抑”極為相似。但“否認”不是有目的的忘卻,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

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如,小孩子闖了禍,用雙手把眼睛蒙起來,就像沙漠中的鴕鳥,“敵人”追趕逼迫在眼前,無法應對,把頭埋於沙堆中,當作沒這回事一樣,都是一種否認的表現。又如,女兒與男友交往了三年,在訂婚的前夕,忽然男友變心了,母親知道女兒十分愛男友,擔心她想不開,就好言安慰她,哪知女兒卻說:“其實不訂婚也好,我一直也在擔心結婚後如何才能把家庭與事業兩者兼顧起來……。”女兒用的就是“否認”的防禦機制來逃避現實的痛苦。

許多人面對絕症或親人的死亡,就經常會本能地說“這不是真的”,用“否認”來逃避巨大的傷痛。其他如“眼不見為淨”等也是否認作用的表現。

心理學家Lazarus在對即將動手術的病人所作的研究中發現,使用否認並堅持一些錯覺的人,會比那些堅持知道手術一切實情,精確估算愈後情形的人恢復的要好。因此,Lazarus認為“否認”(拒絕面對現實)和錯覺(對現象有錯誤的信念)對某些人在某些情況下是有益健康的。Lazarus同時也指出,否認與錯覺並不是適用於每一種情況(如,有些女性朋友拒絕承認她們的乳房有硬塊,可能是癌症的預兆而耽誤了醫治)。不過在無能為力的情況時,否認與錯覺仍不失為有效的適應方式。

對於原始的防禦機制,處理起來要比較謹慎,因為這是當事人真的是受不了了,才使用的。所以說,在沒有建立起比較健康的防禦機制前,不要輕易地揭開它的面紗。如果說否認和哪個成語比較接近呢?那就是“掩耳盜鈴”這個詞。他以為自己否認了聽到的聲音,別人也會同樣否認了這個聲音。這種做法顯得就有些愚蠢,是典型的兒童心理機制。

健康的成年人也有可能使用原始的防禦機制。一個人到醫院裡檢查,醫生跟他說你得了什麼重症,他的第一反應多半就是不可能,是不是搞錯了。

女兒在很小的時候把我的茶杯打破了,她用小手把破碎的茶杯拼湊了起來,還問,爸爸怎麼茶杯沒壞?如果我沒學過精神分析,還認為她在騙我,其實她是在騙她自己,她需要這樣的過渡,然後精神上才受得了。這種情況是很容易製造撒謊的孩子,如果你過於嚴厲指責她的話,以後她就會和你合作撒謊,孩子撒謊是和父母親有關係的,也就是說父母親製造了一個孩子必須撒謊的環境,就導致了孩子說謊現象的發生。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四、合理化

合理化,又稱文飾作用。是個體無意識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釋來為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動機辯護,以使其可以接受。這個防禦機制有很著名的兩個案例,一個是酸葡萄心理——醜化失敗的動機;一個是甜檸檬心理——美化被滿足的動機。

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範時,儘量蒐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作為一個合理的解釋,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此種方法稱為“合理化”。換句話說,“合理化”就是製造“合理”的理由來解釋並遮掩自我所受到的傷害。事實上,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對失誤外,當我們遇到無法接受的挫折時,短暫的採用這種方法以減輕內心的痛苦,避免心靈的崩潰,並無可厚非,有句話說:“得意時是儒家,失意時是道家”,就是一種適應生活的哲學。更何況在找尋合理的理由時,也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過,個體經常使用合理化的防禦機制,借各種託詞以維護自尊,則不免有文過飾非、欺騙別人也欺騙自己之嫌,終不是解決問題之道。

最常用的“合理化”可分為以下二種方式:

1、酸葡萄心理

當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因自己能力不夠而無法獲得時,就加以貶抑和打擊,稱為酸葡萄心理。

這個心理現象來自於伊索寓言裡的一段故事:從前有一隻狐狸走進葡萄園中,看到架上長滿了成熟的葡萄,它想吃,但因架子太高,跳了好幾次都摘不到,而無法吃到葡萄,它就說那些葡萄是酸的,它不想吃了。其實葡萄是甜的,它因吃不到,而說葡萄是酸的。

在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如,一個體育能力差的學生,說只有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才會喜歡體育;一位容貌平平的女子特別愛說“自古紅顏多薄命”、“紅顏是禍水”;追不到女朋友的男孩說“這種女人品德不端、水性楊花,嫁給我,我都不要”。

2、甜檸檬心理

與酸葡萄心理相反,另一種心理現象是甜檸檬心理。這個心理機制是指企圖說服自己和別人,自己所做成或擁有的已是最佳的抉擇。

上面伊索寓言裡所說的那隻狐狸,後來走到檸檬樹旁,因肚子餓了,就想摘檸檬填飽肚子,而且邊吃邊說檸檬是甜的,其實檸檬味道是酸澀的。

引申到我們面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我們也會像這隻狐狸一樣,努力去強調事情美好的一面,以減少內心的失望和痛苦。如,娶了個姿色平平的妻子,就說她有內在美;嫁給一位木吶寡言的丈夫,就說他忠厚老實;孩子天資平庸,就說他“傻人有傻福”。這種“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知足常樂”的心態,有時適當地運用,能協助我們接受現實,但如果過分使用這種方法,會妨礙我們去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五、抵消

抵消作用又稱為解脫,是指用一種象徵性的事物或行為來抵消已經發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保持心理平衡。

平時人們往往使用這種心理防禦機制來解除其負罪感、內疚感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我們無意中做出了對別人不利或不禮貌的舉動,馬上說一句“對不起,請原諒”,使心理上得到安慰,抵消對不起他人的舉動;一位已婚男子在歌舞廳玩得很晚才回家,他可能會給妻子帶回一件精美的小禮物或回家後一反常態而表現的很溫順,以此來抵消他的愧疚和不安。

又如,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買轎車、送鑽戒給妻子來消除心中的罪惡感,並且以這個行動來證明他是個盡責的丈夫;又如,一位工作繁忙無暇陪孩子的父親,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質需求來消除心中的愧疚感,並且用這個行動來證明他是顧及孩子的。

再如,媽媽照顧孩子,不小心讓孩子碰到了門框上或是撞到了桌子角上而哭起來,做媽媽的常常會用自己的手或者是牽著孩子的手打門、打桌子的方式來哄孩子。其實並不是做大人的相信門或桌子真會撞人,或者是打門或打桌子就能幫孩子出了氣。只不過是因為內心不安,覺得自己對孩子照顧不周,所以總得做出一些事情來象徵一下“我也盡了力”,以抵消其內疚。

臨床上有關抵消作用的例項也很常見。有一位反覆洗手、洗衣服的有強迫行為的來訪者,女性,18歲。經心理諮詢後發現,在她10歲時,有一天清晨她和父親一起在樓下打羽毛球,父女倆打得非常愉快,快要結束時,羽毛球掉在了一堆大便附近,當時她非常噁心,自認倒黴,匆匆結束了與父親的晨練回到了家。以後她再也不打羽毛球了,改為清晨跑步的方式鍛鍊身體。發病前2天,父親提出與她一起打羽毛球,她愉快地接受了,但卻逐漸出現了上述強迫症狀。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她是想用洗手、洗衣服等象徵性的動作,來抵消她10歲時的不愉快經歷。當然,該案例還可能存在更深一層次的心理誘因,在此就不做詳述了。

無論人有意或無意犯錯,都會感到不安,尤其是當事情牽連他人,令他人無辜受傷害和損失時,的確會很內疚和自責,假如我們用象徵性的事情和行動來嘗試抵消已經發生了的不愉快事件,心理上的不舒服感就會有所減輕。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六、補償

當個體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標不能達成時,改以其他方式來彌補這些缺陷,以減輕其焦慮,建立其自尊心,這就稱之為補償的防禦機制。就作用而言,補償可分為消極性的補償和積極性的補償。

所謂消極性的補償,是指個體所使用彌補缺陷的方法,對個體本身沒有帶來幫助,有時甚至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如,一個事業失敗的人,整日沉溺於酒精中而無法自拔;一個想減肥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以暴飲暴食來減輕其挫折;一個被同學排斥的學生,參加不良幫派組織以取得幫派成員的接納;一個得不到正向關注與關心的孩子,發展負面的行為以獲得他人的注意。

所謂積極性的補償是指以適宜的方法來彌補其缺陷。如,一個相貌平庸的女學生,致力於學習的追求,從而贏得別人的重視;前聯邦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了許多慈善救濟組織,也特別成立對猶太人救濟的組織,以彌補二次大戰時希特勒政府對世界的浩劫和殺害猶太人的內疚;古希臘的演說家笛莫斯安思,為了克服口吃,而將石子含在口中作練習,以使他的發音更正確,結果他不但克服了口吃的缺陷,還成為了一名著名演說家與辯論家;有位美國總統的第一夫人曾說,她年輕時,容貌不美,轉而致力於培養內在美,去追求成就感,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以上這些例子,和我們常說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句話的涵義是一樣的,都是成功的補償。

除了上述兩種補償,另有一種補償方式,稱為“過度補償”,它是指個人否認其失敗或某一方面的缺點不可克服而加倍努力,企圖予以克服,結果反而超過了一般正常的程度。如,有一個在學校被人嘲笑為“男人婆”的女老師,為了向別人證明,她是個有“女人味”的女人,就大量的購買各種名牌化妝品、名牌服飾,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每天一套新衣服,一反往日襯衫、牛仔褲的打扮。她的改變,為她贏得了他人的讚美,但也因而造成她入不敷出的經濟窘狀,而她在缺錢又想維持被讚美的形象,不得已在服裝店行竊時,被當場抓獲,移送公安機關法辦,斷送了她美好的前程。補償具有一種向後拉(補救)以防止向前倒(失敗、障礙)的功效,對個體的心理和行為而言,大有好處。然而,使用錯誤的補償方式則就有其害而無其益了。

《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詮釋(5)

丁俊貴

2022年9月18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