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陝西釋出最新考古“成績單”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由 聚焦評論 發表于 人文2022-09-26
簡介2019年,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發掘獲重大發現,在秦嶺地區首次發掘出土早期現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業型別的石器,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早期現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學說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證據

少陵原上有多少個自然村

陝西釋出最新考古“成績單”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絲綢之路考古持續推進

9月2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奮力譜寫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新聞釋出會第二場,邀請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省文物局副局長周魁英、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種建榮,圍繞“探索歷史未知,揭示文明本源,譜寫陝西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主題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從新聞釋出會上了解到,一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陝西考古事業蓬勃發展,考古成果挖掘闡釋效果初顯成效,“考古中國”等各時期專案均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其中,東亞現代人起源、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等一些重大歷史考古問題研究取得重要證據和重要突破。

  重要證據 東亞現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

我從哪裡來?這是一個考古的終極之問。中國及東亞地區的早期現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還是自非洲遷徙而來?2019年,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發掘獲重大發現,在秦嶺地區首次發掘出土早期現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業型別的石器,為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早期現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學說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證據。

“省內外科研機構組織在陝北黃河沿岸、陝南秦嶺地區開展了考古調查發掘研究工作,新發現舊石器遺址400餘處,出土舊石器20餘萬件。”記者在新聞釋出會上了解到,2018至2019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和龍崗寺遺址管委會聯合組隊,對位於漢中市南鄭區境內的疥疙洞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在27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中,發現人類活動面、石器加工點、火塘等遺蹟,出土人類化石、石製品、燒骨、動物化石等遺物萬餘件。

遺址地層堆積厚約1。6米,可劃分為13層,其中第3層-10層為舊石器時代文化層,距今10萬年—1。5萬年。在第4層和第3層中出土2枚早期現代人牙齒化石,另在早年被人工搬運至洞外的堆積中篩洗髮現人類牙齒4枚、頭骨殘塊3塊,這些篩洗出土的人類遺骸石化程度多與原生地層中出土的人類化石相當。此外,遺址出土的石製品型別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斷塊和片屑等,工具多見以石片為毛坯的中小型刮削器,其次為尖狀器,屬於華北小石片石器工業系統。

研究團隊認為,疥疙洞遺址發現的人類化石具有典型的早期現代人特徵,是中國南北過渡地帶秦嶺地區首次發掘出土的早期現代人化石。特別是從中發現的共生關係清晰的早期現代人化石和華北小石片石器工業系統的石器,顯示其製作和使用者應是生活在疥疙洞附近的早期現代人。而小石片石器工業是華北地區自舊石器時代早期以來長期流行的,由中國本土直立人創造的石器工業,從直立人階段到早期現代人階段,中國石器的型別和製作技術並未發生明顯的轉變,這充分表明該地區的早期現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老的人群。該項考古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重要進展 陝西北部4300年前已現國家形態

隨著氣勢恢宏的宮室類建築、佈局規整的宗廟類遺蹟和等級分明的大型墓地在陝西北部接連發現,陝西考古在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透過對石峁遺址、蘆山峁遺址、寨山遺址等重要考古資料的綜合分析表明,距今4300年前的龍山時代,陝西北部已明確出現國家形態,聚落差異懸殊、人群分化明顯、等級觀念突出,呈現出中國國家起源的陝西模式和程序。

先來說說大名鼎鼎的石峁遺址。石峁遺址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史前城址。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者對這一宏大城址的持續發掘,不僅發現了數以萬計的玉器、骨器、陶器,遺址的城門遺蹟、宮殿區也被逐一揭示,一幅先民的生活圖景正徐徐展開。

再來看看令人驚喜不已的蘆山峁遺址。該遺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雙田村蘆山峁自然村北,1981年這裡因為徵集到28件龍山時代玉器而長期受到學界關注。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這處距今約4500年的遺址中發現白灰面夯土牆體房址、灰坑、墓葬等超過300處遺蹟。最重要的發現是在遺址核心區山樑頂部發現了宮殿建築群、宗廟建築群及貴族墓地。專家斷定,蘆山峁核心區山樑頂部屬於宮殿區、宗廟區、貴族墓地甚至宗教祭祀區的集中區域,顯示出早期都邑最核心的要素和特質。

2020年,隨著在距石峁遺址60公里的寨山遺址發現等級分明的石峁文化大型墓地,一個以石峁遺址為中心聚落、由若干次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圍拱的多層級石城群漸漸浮現出來。專家認為,多層級管理體系、社會成員從平等向不平等發展,這些訊號表明,石峁社會已經脫離了簡單平等社會,形成多層級管理體系構成的複雜社會,石峁已經邁入了文明發展的高階階段——早期國家形態。

重要突破 太平遺址已進入夏代紀年範圍

一年來,透過中央和省市考古機構和大學聯合考古隊的不懈努力,西安太平遺址的考古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據初步考古勘探和發掘判斷,太平遺址是陝西地區發現的第一個兩重環濠、200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客省莊二期文化遺址,也是迄今為止在我國西北地區發現的最大規模夏商時期遺址,填補了西安、關中乃至陝西地區的該時期遺址的考古學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在西安太平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環壕及玉器、卜骨、葉形陶牌飾等高等級文物,尤其是一件陶鈴,僅在被認為是堯都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和夏代早期的河南新密新砦遺址有所發現,基本可以確認太平遺址為一處大型客省莊二期文化環壕中心聚落,距今約4600-4000年,已進入夏代紀年時間範圍。

 重要資料 少陵原十六國大墓考古印證民族融合

2021年4月13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成功入選。少陵原十六國大墓是目前所見該時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完整的大型陵墓,既具中原傳統漢文化特點,又具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了中華文明由多元到一體的歷史演變過程。

少陵原十六國大墓位於西安市南郊少陵原之上。2019年至202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區域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掘了三座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編號為焦村M25、M26、中兆村M100,出土共計278件隨葬器物以及土雕建築、壁畫。本次發現的彩繪土雕建築,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接近中國傳統古代土木建築原型的例項。隨葬器物有陶罐、陶井、碓房、陶倉、牛車、虎子、陶雞、陶狗、武士俑、鼓吹儀仗俑、陶馬等共計198件,其中陶倉、牛車中含有大量的可觀察到的植物遺存。該墓的發現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提供了新的、極具價值的資料。

此外,在靖邊縣清平堡遺址考古中,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將長城營堡內名為“顯應宮”的城隍廟遺址完整揭露。該項考古被納入“考古中國”國家重大專案,也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下基礎。

 最新成果 楊官寨遺址實證中國古代城市演變

楊官寨遺址位於西安市高陵區,經過考古工作者十餘年持續發掘,目前確認的遺址面積達百萬平方米,是關中地區仰韶時代中晚期罕見的中心聚落遺址,文化內涵以距今5000多年前的廟底溝文化為主。

“在採用民族學來理解考古材料的傳統方法基礎上,首次大規模將全基因組DNA技術與考古全面結合,來解讀古代社會。”考古工作者對楊官寨遺址廟底溝文化大型公共墓地460餘座墓葬開展多學科研究發現,男性基因較女性穩定,推測距今約5500至5000年前以男性為繼承符號的男權社會已經確立。此外,發現了關中地區乃至中國境內最早的人工水利系統,釐清了楊官寨遺址的早期城市雛形,為西安市城市演變、中國古代城市起源發展提供了重要考古實物證據。

據瞭解,2020年度,考古工作者對環壕聚落中心水池遺蹟進行了清理。水池遺蹟位於環壕聚落中部區域,平面呈不規則菱形,由中心儲水區、取水臺階、排給水溝等部分組成。此次發掘清理的水池遺蹟是首次揭露的楊官寨聚落內部水資源利用系統。過去一年來,楊官寨遺址考古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表明中原地區文明化程序研究又向前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走在前列 陝西率先完成石窟寺專項考古調查

陝西石窟寺考古調查研究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率先完成石窟寺專項考古調查,全面摸清全省997處石窟寺資源家底,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據瞭解,陝西省石窟寺專項調查工作是全國石窟寺保護狀況專項調查的組成部分,透過這次調查,全面掌握了陝西省石窟寺現狀。

石窟寺是中國重要的文物型別,分佈廣泛、規模宏大、體系完整、內涵深厚。石窟寺在陝西省轄區內分佈廣泛、數量巨大。據瞭解,本次調查工作從2020年10月開始,由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協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等5支調查隊分榆林、延安、安康商洛、漢中、關中5個片區進行石窟寺資源調查。經調查,陝西現有各類石窟寺、摩崖造像及石刻997處,數量位居全國第二。這些石窟石刻共同構築成了完整的石窟藝術體系,是我國文化遺產寶庫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2021年9月8日,陝西省石窟寺保護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由高校、科研院所及文物保護單位共同組建,旨在整合省內石窟寺及石刻保護領域優勢資源,在石窟寺保護研究中要突出科研學術性、強化科技引領性、增強整體思維性,共同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陝西特色、院校合作發展文保科技、研發與應用高度一體化的新路,為留存民族集體記憶、傳承國家文化基因、促進文明交流互鑑、增強文化自信作出貢獻。

本報記者 趙爭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