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二次革命”的失敗後,許多人對前途失望,孫中山如何鼓舞士氣?

由 道世事 發表于 人文2022-09-22
簡介“二次革命”失敗後,許多革命黨人對前途悲觀失望,認為袁世凱勢頭正盛,此時的孫中山的如何總結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鼓舞大家的精神士氣,尋找繼續革命的路徑,是革命黨領導人面臨的首要任務

匪伊朝夕的意思是褒義詞嗎

“二次革命”失敗後,許多革命黨人對前途悲觀失望,認為袁世凱勢頭正盛,此時的孫中山的如何總結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鼓舞大家的精神士氣,尋找繼續革命的路徑,是革命黨領導人面臨的首要任務。但是,在這個問題上,革命黨領導人出現了明顯的意見分歧。

“二次革命”的失敗後,許多人對前途失望,孫中山如何鼓舞士氣?

其實,早在“二次革命”發動之前與進行過程中,革命黨內部已經產生了不同意見。不過,後來由於革命的發動,緊迫的戰爭行動掩蓋了不同的意見分歧。革命失敗後,過去的意見分歧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因戰爭的失敗以及總結失敗的原因而進一步凸顯。孫中山認為,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是在黨人“不服從”,尤其是“全在不聽我之號令”,致各行其是,貽誤時機;二是在“無統一”,所以他認為:“吾黨之敗,自敗也,非袁敗之也;非袁氏兵力之強,實同黨人心之渙。”但孫中山對革命前途仍表示樂觀,孫中山著重強調革命失敗的主觀原因相比,黃興比較強調革命失敗的客觀原因,即袁世凱對發動戰爭早有圖謀,並有強大的實力;而革命黨則為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不得已之戰,故此“正義為金錢、權力一時所摧毀,非真正之失敗”。正是基於這種對形勢的客觀分析,黃興認為,革命失敗後的情況較前尤勝,袁世凱的實力更強,因此,主張“決不輕言國事”等待時機,“蓄之久而發之暴也”。

“二次革命”的失敗後,許多人對前途失望,孫中山如何鼓舞士氣?

孫、黃對“二次革命”失敗的經驗總結及其對形勢的看法,各有其側重,亦各有其理由。平心而論,孫中山是革命理想家和領導者,富於遠見卓識,但有時難免稍過超前;黃興則是革命實幹家,勇於身先士卒,但有時難免稍過持重。兩人在反清革命鬥爭中“奔走海外,流離播遷,同氣之應,匪伊朝夕”,卻由於對“二次革命”失敗的原因看法不一,連帶對革命的戰略戰術亦產生不同意見,牽連到彼此間發生了一些矛盾。孫中山對黃興在“二次革命”前後的表現多有批評,責難黃興幻想法律解決,貽誤戰機;開戰後“措置稍乖,遺禍匪淺”,並且不能堅持到底,結果“貿然一走,三軍無主,卒以失敗”。

“二次革命”的失敗後,許多人對前途失望,孫中山如何鼓舞士氣?

黃興對孫的批評反應低調,並沒有針鋒相對地迴應,而是自責。本來,黃興對孫中山的革命領袖地位是尊重的,而孫中山對黃的批評雖有過當之處,但以黃一向之為人,即使有所不快,也還不至於張大其實。問題在於,孫、黃各有擁護與支持者,如陳英士、戴季陶、許崇智、朱執信等擁孫,李烈鈞、陳炯明、柏文蔚、熊克武等擁黃。當對革命失敗的經驗總結過多牽涉到對個人的批評時,難免使他們各自的支持者心有不滿。革命黨領導人又沒有及時認識到此事之後果,居間化解雙方尤其是雙方支持者的矛盾,以致矛盾於有形無形中繼續擴大,形成孫、黃間的隔閡與分離,產生了對革命黨人的不利影響。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