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名正言順”之說

由 悅讀紋章 發表于 人文2022-09-18
簡介這裡,朱棣搬出的“祖訓”,就是戰爭的規範,也是他所謂正義之戰的名分

名不正言不順出自哪裡

“名正言順”之說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裡的“名”是指什麼呢?

這段話出自《論語。子路》,當子路問孔子,如果衛國的國君讓您幫他治理國家,您將首先幹什麼?孔子回答“必也正名乎!”就是說首先要抓正名的工作。他看子路表示不理解,就作出進一步解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這裡的“名”指的是名分,父親不符合父親的名分,兒子不符合兒子的名分。孔子的“正名”就是要糾正這種社會問題,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在孔子看來“名”就是一種社會規範。

在中國古代,戰爭就講究“師出有名”。看來,戰場上也有戰場的規範。那是必然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所以要按禮制行事,發動戰爭自然也講究“師出有名”,不然就是非正義之戰。因此,哪一方發起戰爭,就會在陣前念討伐對方的檄文,據說當年官渡之戰,陳琳幫袁紹一方寫的討伐曹操的檄文,把老曹罵得狗血淋頭。後來,曹操勝出,竟然沒殺陳琳,還重用了他,就是因為他替袁紹寫檄文符合戰場的規範。

“名正言順”之說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當年發動了一場靖難之役,由此取代了建文帝。這件事就有點言不正,名不順,雖然他把帝位攬到自己這一脈,但戰爭的名義問題在他那兒如硬在喉。幸虧他腦袋瓜轉得快,明明是造反,他硬是找出個說詞,說是“清君側”,以“誅齊泰和黃子澄”為名,一直攻進都城。反正,建文帝又不是他殺的,而且還援引朱元璋留下的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太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這一下就“師出有名”了。

這裡,朱棣搬出的“祖訓”,就是戰爭的規範,也是他所謂正義之戰的名分。

“名正言順”之說

說到這個“名”,我想到《道德經》中就有它的註解。《道德經》第一章中有這樣內容:道,雖美,非永恆不變也。理,雖好,非永遠有理也。無理天地亡,有理萬物生。故尚政無理前程盡絕無望,尚政有理前程似錦受邀。有理無理皆不涉民,似合理卻理異,皆不為重,重中之重,民願得償。

可以看出,在《道德經》中,“名”不是“姓名”,也不是“稱呼”,而是“道理”的“理”。那麼,這裡的“理”大概就是朱棣的謂的“祖訓”吧。大概就是孔子所說的社會規範吧。只是,這個“名”,用在不同領域有不同說法而已。用在戰場上,我們講究“師出有名”;用在企業管理中,要做到名正言順,就不可“越俎代庖”,只有“在其位,謀其政”,才能為自己的職責“正名”;在人生眾多的經緯線中,如何做好規劃呢,只有找到了行事的“名分”,才能做出正確選擇,才能找到不斷前行的不懈動力。

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或者個人,要找到恰當的定位,才能合理發展,才會不斷取得成就。當發展的思路處於混亂時,就先來“正名”吧,名分確定了,其他事情就迎忍而解了。

“名正言順”之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