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由 維特根斯坦的沉默 發表于 人文2022-09-15
簡介我們沒有去過盧浮宮,但是基本上過學的小夥伴們老師應該都介紹過,這三寶分別是:維納斯雕像、勝利女神石雕,最後呢,就是達芬奇畫的油畫——《蒙娜麗莎》

達芬奇到底要表達什麼

大家都知道故宮是我們國家一個收藏東方文物的寶殿。裡面館藏了很多有價值的歷史文物。那說到東方文明,我們就不得不提西方文明,因為全世界文明就是一家親。我們大概可以在盧浮宮中見識到西方文明的一面。這兩者之間貌似看上去沒有任何關係。其實文明的交流是自古以來就有的。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像法國這幾年,據說是收藏我們國家文物最集中的地方。法國博物館,藏著我們中國的文物數萬件。僅僅是盧浮宮的集美美術館,他的分館就藏著咱們中國的文物達數萬件。像陶瓷器有12000多件,是海外博物館中中國陶瓷收藏之首。那盧浮宮還有什麼呢?還有6000多件中國曆代多件的瓷器精品,200多件唐宋繪畫等。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像盧浮宮門前舉世聞名玻璃金字塔建築,也是出自咱們中國的設計大師——貝聿銘之手。真的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割捨不斷。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說到這個盧浮宮,它有鎮館三寶。我們沒有去過盧浮宮,但是基本上過學的小夥伴們老師應該都介紹過,這三寶分別是:維納斯雕像、勝利女神石雕,最後呢,就是達芬奇畫的油畫——《蒙娜麗莎》。你看《蒙娜麗莎》從問世到現在500多年以來,一直還是為我們所津津樂道。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那我們津津樂道什麼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達芬奇他畫這個蒙娜麗莎到底是要表達什麼樣的情緒呢?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一次大學他利用了一個軟體分析出了這個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到底是代表了什麼?其中高興佔了83%。厭惡佔到了9%。恐懼佔到了6%。還有2%是憤怒。所以說他這個微笑裡面。包含著各種各樣的情緒。如果說我們要看比例的話。其實還是以高興為主的。高興裡呢,還帶著一點點的厭惡、恐懼和憤怒。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小編覺得這個厭惡恐懼其實挺好理解的,因為畫油畫特別的累,需要模特在前面不能動、一動不動的坐好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那模特當然就會有一點點厭惡恐懼的情緒了。蒙娜麗莎她本人可能沒有這畫上畫的漂亮,蒙娜麗莎憤怒呢,她可能會覺得,你畫我還畫這麼久,要是畫美女,是不是要花更長的時間呢?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像我們剛剛說的這些。都只是停留在我們目光看到的這個畫而產生的聯想。至於坐在這個達芬奇面前當模特的人到底是誰?我們到目前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定論。這個蒙娜麗莎的原型呢,很多研究者也是花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到目前為止一共有這麼幾種說法:

義大利有一位考古學家說,找到了一位修女骸骨。她的遺骨可能是蒙娜麗莎的原型。不過呢,後來他這個說法又被後來的一個考古學家顛覆了。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這個研究者稱,蒙娜麗莎的原型是16世紀歐洲貴族的一位婦女形象。他們對骨骼DNA進行測試,表明她就是蒙娜麗莎作品中的原型模特。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到了2014年,更加離奇的事情發生了。根據義大利的一位數學家的研究發現,說這個達芬奇的生母。她就是曠世名畫《蒙娜麗莎》的畫中人,他畫的是他媽媽。後來還發現說,還有可能她的媽媽來自中國,因為後面的這個風景看上去和中國當時的風景特別相似。反正大家也會發現,蒙娜麗莎,她長得不是特別像歐洲的臉。但她到底和中國有沒有關係?還需要我們繼續去研究。就算我們最後研究出了蒙娜麗莎的原型是誰,小編覺得根本不會影響《蒙娜麗莎》這幅畫在世界的知名度。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主要還是因為達芬奇這位偉大的畫壇巨匠,他傳染給我們的藝術手段,這是比較主要的。其實說到達芬奇,我們知道他的第一身份是畫家。但是除了畫畫之外。達芬奇還有很多領域的天賦,也是讓人感到很讚歎不已。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他除了是畫家之外,還有好多的身份: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工程師。此外,他還擅長什麼呢?他還擅長雕刻、現場音樂、數學、生理、物理、地質等等多種科學。愛因斯坦對他有一個評價,他說:“達芬奇的這些科研成果,如果時就為世人所知曉、就發表的話,咱們人類的科技就可以向前提30到50年。”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達芬奇應該是一位腦洞全開的全才,很多方面都很厲害。後來很多人呢?以達芬奇為原型,創造了很多很多的學作品和藝術作品。比如在2003年出的,美國長篇小說作家丹布朗,寫的《達芬奇密碼》,也是一本暢銷書。後來還被改編成電影,小編也去看過,不過這部電影的評價卻不是很高,在豆瓣上只有6。9分。說明大家對這部電影本身不是特別的認可。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這部電影拍的倒還可以。關鍵問題是太故弄玄虛了,搞得觀眾看不懂,太荒誕,好像自己必須智商達到他們那個水平,才可以看懂一點一樣。所以很多人可能看了大概十幾分鍾。就開始棄劇了,就想睡覺了,這有點不利於正常人的思維。所以說當時很多的媒體就批判,達芬奇密碼是一部爛片。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有的說法說這個電影非常平庸,沒有懸疑,也沒有浪漫,更重要的是沒有趣味。你想這三樣東西一樣都沒有,坐電影院兩個多小時,是幹嘛呢?不過我們來暢想一下,如果達芬奇他老人家,現在復活過來,看到這個電影或者說這個小說,你們覺得他會有什麼樣的感慨呢?他第一個感慨,應該就是:“哇哦!你們把我說的這麼神奇嗎?我自己都沒有想到呢。”就是你們都多想了的意思。

法國文化:蒙娜麗莎表達的情緒之中還含有厭惡,從何而來?

達芬奇,他代表的是一種符號,是一種法國文化的象徵。倒也不一定說非一定要是達芬奇,其實後人對他的畫作津津樂道,就是大家在透過達芬奇 向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致敬!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