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清末不能抵禦外敵的真正原因

由 吾悅吾曰 發表于 人文2022-09-12
簡介清朝統治者對於防民,那是不惜血本的,廣設鄉勇,這些鄉勇素質之差,難以言表,濫竽充數者居多,足滋憂民,防敵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

不可抵敵是什麼意思

清朝末期,腐朽已達極點,豈經得起外來之一擊,吏治不改革,政治不重新整理,中國難免不會被別人撞開大門!

清朝與英國人的第一次交鋒就遭遇慘敗。那些指揮打仗的膿包在事後向皇帝的報告中,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三條。一、對方船堅炮利,武器佔優;二、自身的部隊軍心不穩,難以掌控;三、奸細太多。

但他們都沒有深究造成這種局面的深層原因。

清朝大吏雖不全是無識之輩,但象林則徐這樣的人,實在太少,大多保守心日重,無進取圖強之信念,抱殘守缺,消極應世,皆明哲保身之輩!

清朝士兵缺乏訓練,同散兵遊勇亳無區別,擾亂地方有餘,抵禦外侮不足。

清朝統治者指民為奸,誣良為賊,安能撫民安邦?

更為可恨可氣的是清朝統治者有目無珠,類似奕山這樣的廢物,還一再委以重任,在南方敗給了英國人,丟失了香港不算;還在東北向俄國人屈膝,把祖宗留下來的大片國土拱手相讓。象這樣的人縱使千刀萬剮,也難消國人之恨。偏偏在那樣腐敗的朝廷裡,他還混得很不錯。他的“防民甚於防寇”的言論還留傳久遠,豈不值得一笑哉!

象他這樣苟且偷安之輩實在太多,安能保住祖業!

官府防民甚於防賊,安能安民保境!

清朝統治者對於防民,那是不惜血本的,廣設鄉勇,這些鄉勇素質之差,難以言表,濫竽充數者居多,足滋憂民,防敵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

在清朝,有錢人和強盜別無二致,都是騎在勞苦大眾頭上作威作福之人。

人民群眾面對外來侵略者自發地護家衛鄉之舉,雖然不足以扭轉歷史的車輪,但表現出來的英雄壯舉,也足以令侵略者印象深刻。

沒有組織的群眾是無法長期凝聚在一起的,其戰鬥力就大打折扣了。

只要民氣尚在,任何在強權和武力威逼下籤訂的條約,都是無法為受害方所接受的。

條約的文字解釋太多樣了,沒有平等的國際關係,就沒有平等的條約。

照這樣來說,現有的條約也沒有一個算是真正平等的條約。

眾所周知,美國的霸權主義由來已久,自開國以來,就不斷開拓疆土,推行蠻橫的強權主義,任意欺凌弱小民族。

到如今,這種狀態也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經濟上表現得格外明顯,在國際貿易對其有利之時,就大肆提倡開放世界市場,開放國門,大力削減關稅,以利物品流通,迫使不發達發展國家向其開放市場;當國際貿易不利之時,高樹關稅壁壘,大打關稅戰。

美國的政策雖然能橫行一時,但其逆潮流之舉,必將遭到惡報。

關稅壁壘只是保護弱者的一種手段,長期頻繁使用,只會使自身的競爭力日益減弱。

任何外交都以武力為後盾,一個國家沒有清明的政治,繁榮的經濟,強大的武力,任何時候都會受到別國的任意欺凌。

清末不能抵禦外敵的真正原因

推薦文章

  • 《熊出沒》曾經很火但已經消失的3名角色,其中還包含納雅

    而第3個角色就是我們最喜歡的人氣角色納雅,這位鹿族少女不僅人美心善,還特別的有愛心,比如說在劇情版中那樣不止一次拯救過光頭強,而且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十分的火爆,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可能大家在後續的《熊出沒》探險日記當中就能看到她,但可惜的是,...

  •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之家庭紐帶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之家庭紐帶艾略特、父親與守衛就如李安導演自己在傳記《十年一覺電影夢》所寫,「處理“父親形象”十分有助於我的創作與生活,隨著一部部電影的完成,父親壓力的陰影從我的體系內逐漸滌除,對我來說,有著淨化與救贖的功能...

  • 雲南高校門口現“天價”桂花糕:一刀少則幾十多則上百

    ”一切切下,少則幾十,多則上百據記者瞭解,每到開學季,各大高校門口都會有賣桂花糕、板栗糕的商販,許多剛到學校報到新生都會購買...